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这个人,对生活与工作的环境,要求是比较苛刻的,能让我待下来讨生活的,一定是一处有风景的地方,还得好玩,最好有一堆百看不厌的景和物,太过单调的地儿,经不住打量,一日看尽了,便会觉得厌烦!
我工作的地儿在济南玉函路女子学院,之前是学校,后来搬迁,如今换成了办公楼,各色公司藏匿其中,原来的教室改成了写字间,学生自然变成了整日疲于奔命的上班族,原本空旷的操场,现在被大大小小的车辆统治,密密地排列着,又好似贪不知足,还要不断挑衅,侵占行人的地盘。
一大早走进办公楼,你听到的当然不会是琅琅入耳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为了各种业绩,不停高喊着口号,甚至扯破了喉咙,发出阵阵嘶哑的咆哮之声,此时我的内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把,顿时紧张起来,再想想现实,又有太多无奈,年轻人的生存空间被各种压力挤满。
对于已过而立之年的我来说,减压的方式早已不是约上一堆朋友举杯痛饮,胡侃海聊了,现在的我,除非知己,很少走入人群,而是喜欢寻一处幽静之地,内心放空,享受片刻孤独……
很多人不知,或者无暇理睬,在这座办公楼西南角,藏着一处僻静小院。
拾级而上,没几步台阶就到了小院门口,在房屋与栏杆的掩饰下,有几棵桃树、李树和海棠,虽不多,但各个都翘起艳丽的花朵,早等在那里,她们的情商高,一瞅准机会,便纷纷抢着崭露头角,散发着缕缕勾人的清香,不闹、也不腻,美的恰到好处。低头细看花蕊中嗡嗡作响的蜜蜂往来不绝,头顶上还有几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偶尔在空中翻飞几下,即便有人来了,也赖着不肯走,不知是人惊了鸟,还是鸟惊了人,叽叽嚓嚓叫个不停。在树的旁边,围着一片青草地,它们静静地躺着,装聋作哑,悠闲自在的很啊!
走进小院,打眼一瞧,没什么色彩,灰沉沉的,一副老气横秋般模样,正中由几块大石头堆砌的假山,破衣烂衫显得没精打采,它身后站着起伏雄伟的真山,自然硬气不起来!小院边上人为修上了铁栅栏与外阻隔,整个小院不足半个足球场大小,院内有很多随意排列的侧柏树,直直地挺着,粗大的枝条,紧紧地挨着,能遮住大半个天空。
向南走,是一条铺满碎石的小道,狭长弯曲,略显幽深。小路的尽头摆放着供人们休憩的石桌石凳,摆放风格简单粗暴。这里面虽没有妖艳的花朵,但也十分耐看,随处可见一些野花野草,有黄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散落在道路两旁,它们开的随性,不受半点委屈,这让我心生不少感动。独行的妙处不可言表,是热闹理解不了的,置身其中,一天的烦闷,一扫而光。
走在这里让我想起儿时在乡下,总喜欢寻一处无人的树林,手执长棍,扮演起各种厉害角色,在深林荒野中行侠仗义,那时心境自由畅快,是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是见义勇为,锄强扶弱的英雄;亦或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好汉……置身其中浮想联翩久久不忍离去。
转身向北走,在小院的北角种着一片菜地,被主人打理的较为整饬。菜地里驻扎着一支绿营军,那是一排排绿油油的葱花,挨挨挤挤的,好像伸不开手脚。旁边的油菜花就显宽松许多,住上了VIP包厢,被主人呵护备至。其他的就叫不上名字了,只看见他们探出一颗颗嫩绿的脑袋使劲的向上长。菜的种类应该不少,这里一派田园生活气息,生机勃勃,常看常新不觉厌烦!
这让我又想起从前,初到济南时,无论搬家到哪,母亲总会择一处与水源相近的空地,带着我将空地开垦出来,拿起锄头,翻地,然后耙平,翻好地就撒上一些,韭菜、豆角之类的种子,于我,那真是既新奇又有成就感的体验。往后,母亲辛勤地耕种在小菜园里,锄草、浇水十分尽心,菜园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到了收获的时候全家人满心欢喜…….
这几年母亲虽忙于照看小孙女,时有身心俱疲之感,但一有空闲,还不忘找来几个泡沫箱种上些蒜苗、韭菜,置于阳台之上,悉心照料。进城生活几十年的母亲依旧无法改变她那勤劳节俭,朴素实在的农村妇女形象……..
小院是朴实的,朴实得像古城墙上的片片砖头;小院是灵动的,灵动得像大明湖里的条条金鱼;她又是亲切的,亲切得像冬日里母亲用炉火新烤出来的一块块蛋糕。仔细一想,这小院更像一壶陈年自酿的老酒,每次走上一遭,便有荡气回肠,热血奔流的感觉,随之深情从心底涌起,不禁让我涕泪横流了……..
作者:满斌,济南市语文教师,北京开问官网签约作家、我爱泉城登山服务志愿者。热爱文学创作,发表多篇文章在 《中国作家网》、《济南头条》、《齐鲁壹点》、《中国乡村》杂志、《青春诗刊》等并作为嘉宾参与《济南经济广播》节目录制,在“泉城诗歌咏诵会”获得优胜奖、园林系统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曾获深圳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深圳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
壹点号 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