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岭两人千古名,欲辨真假不得知
老迟到:王莽岭走笔
从晋城出发,到陵川县东南部的王莽岭不足百公里。抵达时,天空浓云低垂,秋风卷着落叶从山谷中吹来,秋雨淅淅沥沥,在风中极不温柔地打在身上,透着丝丝凉意。偌大景区,门可罗雀,与游客摩肩接踵的热点之地形成鲜明对比。如此也好,尽情游玩,不失为乐。
斜风细雨中,撑开一把伞,似乎整个人都跟着飘摇起来。不知何时,雨点儿逃得没了踪影,风儿也有些倦了,没有阳光普照的山峰,显得有些冷峻,但丝毫未影响登山心情。
王莽岭是南太行的最高峰,被称作“国家地质公园”,最高海拔1700余米,素有“清凉圣境”“太行至尊”美誉。深秋时节,又逢细雨,气温格外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起太行山,初识已过十几年。第一次,我陪女儿去焦作云台山,走进群峰深处,立即被崇山峻岭、奇峡飞瀑征服了,从此喜欢上巍巍太行。后来,我几次自驾去了太行山的不同地方,天脊岭、梯虹关,留下了我和朋友们的欢声笑语;地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的野三坡、百里峡,也有我和同学们游玩的足迹。每次到太行山,有不同的惊喜和体验,都会陶醉在那巍峨壮美之中。
我追忆着过往,行在崎岖的山路上,移步在陡峭的台阶上,秀丽风光入眼来。群峰,一座连着一座,连绵不绝;沟壑,一个接着一个,纵横交错。江山如此多娇,纵使风雨飘零,也挡不住行者的脚步。人啊,一旦有了兴趣,便会兴致勃勃,心无旁骛地投入其中,苦点累点也就抛到九霄云外。似乎,秋风不再带凉意,偶尔落下的雨点也多了些柔情。这时的脚步更加轻盈了,心境完全融进了山川秀丽之中。
半路上,将过“行云亭”,悬崖内侧有一平坦处,遇见两对中年夫妻,地上摆放着茶具和画笔,有位男士直面山峰,正在聚精会神地挥毫泼墨,群峰在他笔下活灵活现;两位女士,一位在舞剑,另一位则合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这是自进了景区大门后,第一次遇见,也是极为特别的游客,他们以一种别样的情怀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难能可贵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内心深处有许多感动。
驻足片刻,正欲前行,其中一人告诉我,不妨折回,在岔口处上行,不足二三百米,有“流水亭”,为欣赏风景的极佳之处。话毕,生怕我不听劝,接着诙谐地强调:“走过路过,千万不能错过!”从其言,我置身小亭里,万丈深渊就在脚边,深不见底,令人不寒而栗;对面山峰如同刀削一般,高耸直立,蔚为壮观。谢谢这位素不相识的好心人,让我没有错过眼前的风景。
登上108级台阶的“好汉坡”,穿越常有云雾缭绕的“行云洞”,便步入了“黄羊栈”。这是一条在半山腰开凿的步行道,铺着石板,蜿蜒曲折,宽不足一米,窄处仅容两三人并肩通过。路上方,望不见山顶;脚下方,深渊看不到边际,险要无比。小路依山就势,有的地方穿山而过,有的地方建有铁质台阶,有的地方搭有铁架护棚,以防山顶落石。人行其上,对面昆山挂壁公路清晰可见。这是南太行7条挂壁公路中最为年轻的一条,建于1992年,如同一条带子系在峰腰处,而那些侧窗,望上去则像山的眼睛,专心致志地望着周围群峰众壑。这是继早年在梯虹关后,我又一次看到挂壁公路,不禁又感慨起来,人们为了出行,困难面前不低头,坚忍不拔,攻坚克难,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他们永远值得后人尊敬。
在路上,所见奇峰怪石,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两块巨大石头天然成峰,在悬崖边缘,呈依偎状直立,名为“不了情”。据传说,采药青年坠崖摔伤,昏迷不醒,千年灵羊化成采灵女,悉心照料,日久生情,两情相悦,终日厮守。居在深山的高僧发现后,认为灵羊为妖,执意拆散,面对誓死不从的情况,便用法力将二人变成石峰。传说归传说,但看眼前之石,人与羊,形状确有几分像,似乎在验证着传说。
“百变灵石”突兀地立在悬崖上,一看像弼马温与太白金星,再看像观世音菩萨,又看像调皮的小丑,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有不同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曹雪芹笔下那块被遗弃在青埂峰下的石头,想必石头都是有灵性的,只不过,这一块是否会有非同寻常的故事?
灵芝女、灵芝石、奇石岗、高僧布道……一块块石头,形神俱似,都有自已独特的传说。
行进中,遇到一对中年夫妻,他们结伴而行,同样醉在大好河山中。简单攀谈几句,得知他们来自河南开封,打算到锡崖沟景区住一晚上,次日继续游览。这是上山后第二次遇见徒步的游人,同样为他们执着攀登的精神点赞。
道别不多久,即达山顶,一片密林,青松居多。沿着山脊辟有小路,曲曲折折。这时,鸟鸣声起,有风吹来,松涛阵阵,此起彼伏,曲径听涛,悦耳动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带着别样的节奏,透着朴素的韵味,让人仿佛走进世外桃源,回味无穷,身心俱醉矣。
边行边看,目光掠过宽阔的沟壑,所见之处,层峦叠嶂,绵延不断,与天相连。视野里,“太行雄风”“雄冠太行”,蔚为壮观,像在傲视群峰,愈显雄浑壮阔,涤荡着观者胸怀。
行至极顶,与奇峰相聚,如入险绝之境。这里,是景区摆渡车的终点,三五成群的游客,散落在空旷的山岗上,他们专注于眼前风光,林海苍茫连成片,峰崖高耸入云巅,恰有浓云暗淡,雾帐又起,千峰万壑越发秀丽多姿,美景如画,徐徐展来。神龟峰、仙鸵峰,栩栩如生;方知崖、刘秀跳,都有故事;琴台、寒柳……众多景点,美不胜收,正如有人所言,“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
山风吹起,夹杂着雨滴,急促地打在身上,像在善意提醒,山高人为峰,勿恋忘途归。打了个寒噤,天气着实有些凉,动起来,走起来,跑起来,步入归程。盘山路,十八弯,曲折迂回,又是另一番风景。
回望王莽岭,奇峰汇聚,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争夺之地。山顶东面平地,有烽火台、军寨、古道关隘遗迹;半山腰开阔处,传说是古战场,汉代王莽与刘秀在此争斗,万马齐嘶,刀光剑影,情景寻之不见,一片静寂。
一岭两人千古名,欲辨真假不得知。西汉末年,政局动荡,礼崩乐坏,战乱频起。大司马王莽辅佐的皇帝有4位,或昏庸无能,或荒淫无度,或年幼无知,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虽有一心辅政,励精图治,但即将走到尽头的西汉王朝,早已无力回天。王莽殚精竭虑,无私付出,他没有意识到改朝换代近在眼前。作为旁观者,朝廷上下看在眼里,齐心拥护。但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吧,恰好有人宣称,在龟鸵山发现龙脉神像,并有四字天书:“王莽登基”。一切,似乎顺理成章,王莽称帝,建立新朝,历经15年。
皇帝乃刘家,岂容外戚当?于是,有了刘秀与王莽的战争,留下了“刘秀跳”的传说。据说,刘秀在王莽岭上安营扎寨,深夜带兵到王莽军营刺探军情,不料被发现,紧追不舍。逃到悬崖深峡时,刘秀情急之下,纵身一跃,死里逃生,得以回到“刘秀城”。之后,经昆阳之战,史上最为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刘秀消灭了王莽主力,推翻新朝,建立东汉,开创了“光武中兴”。“刘秀跳”是传说,是胆量,蕴含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励人志气,令人深思。
信马由缰地想,最终又聚焦到了王莽身上。以前所了解的,王莽算作外戚篡位的反面典型,为人不齿。通过一路走一路看,有所思,有所悟。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谁能断定,不是刘秀恢复汉室“正统”而对王莽政权的全盘否定呢?又假设,如其不被推翻,新朝顺利传承,又有谁能不认为他或许是一代明君呢?这其中真伪,孰是孰非,唯有历史是最真实的答案。而这种真实,从留存下来的史料中,很难寻到可供考究的证据了。想到这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不乏人云亦云,众口一词,遇到此种情况,保持从容之心比随波逐流更重要,不为所惑,不为所蔽,做到辨是非、知美丑。
风光秀丽的王莽岭,是一道横亘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水岭”,也是一道从已知探未知的“分水岭”,给予行者的,不仅是山川锦绣,还有深思之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