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120人的山村现仅剩5户,下雪后女人们聚在一起闲谝:咱山里真好

由 都超英 发布于 休闲

一场春雪过后,笔者和朋友相约着到晋南中条山采风,汽车沿着一条铺着水泥的山路前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位于半山坡上的村庄。村子不大,一座座农家院沿着一条山沟的两侧而建。站在沟的一侧向对面望去,掩映在白雪和黄土之间的农家院落,以黛色的山体为背景,颇有传统水墨画的意境。
我们继续驱车前行,走到水泥路的尽头时,正是村子的另一侧民居“聚集区”。说是聚集区,其实也只有七八户人家,每家的院子前都堆满了从地里挖出来的花椒树根。我们将车停好,拿着照相机开始在村里游走。雪后的山村整洁安静,路边的几株野桃花开得正好,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而空气中则飘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凉爽又清新,让人忍不住想多呼吸几口。几只灰喜鹊在树上叽喳着跳跃,抖落了一片雪花,让山村多了几分灵动。
感受着早春雪后的清凉,我们走进了一户敞开着大门的人家,还没到窑洞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热闹的说话声。掀开挂在窑门口的布帘,一股暖意袭来,向里一望,果然见到好几个人正在窑内看着电视,谝着闲话。看到我们进来,他们暂时安静了一下,等问清我们的来意后,都显得非常热情,主动地介绍起自己的村子来了。
这位坐在炕上的大叔姓张,是这个家的男主人。张大叔70岁左右,脸色红润,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是一位退伍军人。张大叔说,你们今天来得真是时候,因为地上有雪,没法去田里干活,村中仅剩的几户人家的女主人都集中到了他家里,和他的老伴看电视、谝闲话。“我们村以前有120多口人,现在只剩了5户9个人,很多院子都空了。有的人是搬到了山下的新村,有的是外出打工、上,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
“我们不愿意搬出去,主要是喜欢这里的环境,空气好,水好,能让人长寿。”正在聊天的一位大妈接过张大叔的话,快言快语地说道。“山下有一个姓孙的老人,50多岁时得了癌症,到医院动手术时,刀口子都开了,医生一看都扩散没法切了,又重新缝上让他回了家。村里人都说他不行了,后来他搬到俺们村里生活,到山里放羊,现在过去了10几年还好好的,经常下山到镇里陪孙子上学。”
另一位大婶说,她平时在镇上陪孙子读书,经常得一些感冒、胸闷、气短的小病,可每次回到村里住一段时间,就啥事都没了。“我们这里没有污染,喝的是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加上每天都鸟语花香的,让人特别地放松,心情也就特别地舒畅,咱这山里是真的好。对了,我们村有一个老太太,已经88岁了,脸上的皮肤还平平的,红润得很,一点不像80多岁的人,你们一会可以去看看。”图为村中土路旁的一片竹林。
听了大婶的话,我们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老人。按照大婶的指引,沿着山坡的小路,我们找到的了一个垒着低矮围墙,却有一扇铁门的院落。透过围墙看过去,院内仅靠土崖的地方,有着两孔陈旧的窑洞。这就是那位88岁依然面色红润的大娘居住的地方了。
走进窑洞,老人正坐在炕上,围着一床被子看电视。老人的脸色的确如大婶所说,红润舒展,没有皱纹。笔者看到,她的手边放着电视遥控器,遥控器上绑着一根红绳儿,另一头与电视的电源开关相连,老人说有了这根绳,开关电视就不用下炕来回跑了。
与老人聊天得知,她姓孙,有五六个子女,但自从老伴在15年前去世后,她谁家也没去,一直在这孔有着百年历史的窑洞内独居。“大儿子就住在隔壁,其他孩子都搬到山下了。我年龄大了,不愿意走。”孙大娘说,别看她今年88岁了,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没啥毛病,“上山下沟,我跑得比你们小伙子都快。”
在孙大娘的隔壁院子,我们见到了她的大儿子老孙。老孙今年67岁,和老伴住在一起。他告诉笔者,这个院子是在老父亲手里挖出来的,老父亲是山外的人,年轻时入赘到了孙家。老孙和老伴除了种地,还负责村里的防火站,检查和登记进山的人和车,看护着大山,防止出现山火。图为我们在和老孙聊天时,他的老伴回来了,老伴正是在张大叔家闲谝的妇女中的一位。看到我们在她的家里,大婶赶忙端出了过年时吃的花生瓜子和点心让我们吃。
“我们村子就是环境好,适合养老,这是老年人不愿搬出去的原因。年轻人觉得山里人少,不热闹,加上小孩子们要上学,附近都没有学校,需要去镇上,来来往往的就很不方便,所以年轻人就都搬走了。不过,每逢过年,他们还都回来,过完初五才走。”老孙笑着说,他的孩子们也都出去打工了,但他和老伴商量了,会一直住在山上,种地守山,伺候老母亲,“我们住习惯了,不怕人少,人少更安静,就像世外桃源一样。”大河乡土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