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半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汉字,让外国人脑壳疼。我们总说英文难,英文难,但是会说英文的人,走到大街上就能碰到,会说差不多就能写下来,可是外国人学我们中文,那可真是让我们中国学生一雪前耻。
我们一词多义,一意多词,我们一音多字,一字多音,我们同样的字,放在不同的句子里就是不同的意思。就问你,如果你是外国人,你头秃不秃。可面临翻译时,还是有许多东西词不达意,或者总显冗长,所以为了翻译"She"刘半农专门发明了"她"这个汉字。
刘半农的文化之路
刘半农是从江南钟灵毓秀中走出来的人,他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家中并不富裕,但一家人都比较有文化,这也使得他比较聪明,六岁就能作对联,还能背诗。
图为刘半农
他从小成绩优异,兴趣也广泛,喜欢钻研各种跟文字相关的东西,20岁时,在母校翰墨林小学当老师。
辛亥革命时,他又去参军,没过多久,就因为看不顺眼军队内部的某些混乱而选择回乡了。
回家也不能闲着啊,这么大个人了,总得自己赚钱吃饭吧。于是他在家呆了不到一个月,就带着弟弟刘天华一起去了上海。
他刚到上海时,在开明剧社当编辑,第二年又在中华书局干起了翻译。
他非常热爱文字和写作,先后在《时事新报》、《小说界》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他或原创,或翻译的外国小说。
他努力向国人介绍安徒生,高尔基,屠格涅夫等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1917年他因为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等文章,而被关注。同年夏天,他被北大校长蔡元培破格录取为北大预科国文教授。
能被蔡元培破格录用,可见是真的有文学功底,是蔡元培十分欣赏的人。
图为刘半农
1918年初他又开始了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新青年》对于当时的人是个什么社会地位的存在,那基本上就相当于今天的"官宣",他在《新青年》中痛批为封建旧文学辩护的观点,一时引起了当时的热议,一举成为当时的流量话题。
之后他远赴英国伦敦留学,在翻译当时的英国戏剧《琴魂》时,由于文中有大量的"She",因为中文里只有一个他,不分男女,所以翻译过来时,每次都得用他女或者那女的代替。
图中为鲁迅
通篇下来,就是那女的说什么什么,他女怎么怎么样,整体显得繁琐冗长,语句还不通顺,就俩字:难受。
为了不那么难受,刘半农就用一个"她"字代替,她这个字,一看就是由"他"转变而来,因为其有女字旁,就代指女她,真的是又好认,又好理解。
但就这一个字,在国内却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女性痛骂,这怎么回事呢?当时的女性给出了解释,从古至今,第一人称的"我",第二人称的"汝",那都是不分男女的,为什么第三人称要分男女?
还有就是这只在阅读时才能看出是男他还是女他,平常说话,读音都一样,这不是画蛇添足,毫无意义吗?
刘半农和鲁迅之间的恩怨情仇
这时国内正在进行五四新文化运动,鲁迅先生也看到了刘半农翻译的这个"她"
字,大为赞赏,到底是弃医从文的人,接受起来,竟然十分的快。
图为鲁迅
之前鲁迅的文章里,也常用"伊"来代替女他,但到底读起来不太顺,于是刘半农的"她"一经推出,鲁迅先生便作为第一批拥护者,已经用上了。
鲁迅是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那都是顶梁柱级别的人物,受人们所敬仰和爱戴。
鲁迅和刘半农因为新文化运动而结识,但鲁迅这人朋友离得远了,他就懒得联系,觉得真正的朋友就是长时间不联系,那也是好朋友,可刘半农并非如此。
他俩人刚刚分别是,刘半农还常给鲁迅写信,但鲁迅懒得回,就这样,刘半农可能觉得鲁迅许是不太在意他这个朋友。
图为鲁迅
后来刘半农到了英国,生活上陷入困境,国内的朋友他也不再往来,就这样他还是给鲁迅漂洋过海寄来一张明信片,对于这件事,鲁迅是有感动的,但是他太懒了,一想到一封信还得隔着山海传送,瞬间就觉得没必要,然后他又没回,就这样两人慢慢疏远起来了。
"她"字彻底大火,被大众接受
1925年刘半农从英国回来,在轮船上,写下了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流利顺口的词,眷恋缠绵的情,被谱上吴侬软语的调,一经发布,便广为流传。
刘半农的"她"是指妻子朱惠,朱惠与他之间也比较具有传奇性,两人是通过彼此的母亲认识的,朱惠比刘半农大三岁。
图为刘半农及其妻子和女儿
因着这个原因,刘半农的父亲甚至还反对过他们的亲事,但奈何朱惠的母亲就是看中了刘半农,不能把朱惠嫁过来,她就要把小女儿嫁过来。
刘半农的父亲感动于朱家的诚意,答应了,谁知朱惠的妹妹是个福薄的,刚定亲没两年,就生病去世了。
朱家实在喜欢刘半农这孩子,就跟刘家商量,把朱惠嫁过来吧,刘父感念朱家对他们的看重,这才答应了。
后来刘半农心疼朱惠裹脚疼,就跟两家的长辈大闹了一场,两家长辈这才折中想了一个法子,那就是让朱惠白天裹脚,放上放一放。
刘半农的体贴也深深打动着少女的心,两人的感情日渐加深。
图为刘天华、刘半农、朱惠和女儿
后来刘半农的母亲生病,两人为着冲喜,匆匆结了婚,当时彼此年纪还小,朱惠又在刘家日日操劳,连着两次流产。
刘父竟然又想让刘半农纳妾,受着新式教育的刘半农如何会遵从父亲这无理的要求,于是他去上海时,把朱惠也带上了。
两人在上海时,生下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女孩儿,由于刘父的陈旧思想太严重,刘半农怕父亲因为女儿是女孩就不受待见,从小就让女儿女扮男装,一直到他们出国前夕,才让女儿回复女孩儿的身份。
到那时,眼睁睁看着大孙子变成大孙女的刘父,面对要离开的一家子,也是无可奈何。
刘半农之死
1934年6月中,刘半农前往内蒙古等地调查发言音调和声调,结果在途中遭到昆虫的叮咬,这一咬刘半农就病了,一病不起,无奈只得赶紧赶回北平。
原以为到北平,医疗条件先进很多,就会慢慢好起来,不曾想,回到北平竟先是被庸医误诊,等到人都快不行了,才慌里慌张的把他转到北平协和医院。
染上的是"回归热病"送过去时已是来不及,当天下午人就在协和医院过世了。
刘半农病逝后,鲁迅在《青年界》上发表了一篇《忆刘半农君》,里面详细记述了他与刘半农的过往,这一次鲁迅不再口出讽刺。
图为鲁迅
他在文中写到他与刘半农之间的三次误会,错都在他,第一次是懒于通信,第二次是刘半农请他为《何典》作序,他却在序中出言讽刺,何典的内容像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难违旧友的面情,又该动手。应酬不免,圆滑有方,只作短文,庶无大过云尔。
第三次是刘半农在《语丝》上发表的林则徐旧事存在错误,鲁迅反手就在《语丝》上指出了他的错误。
从此之后,刘半农再也不和鲁迅联系了。
鲁迅最后在文中赞扬刘半大力提倡的"她"和"它"字,因为在那个年代,之前不过是提倡标点符号,就让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更何况是发明两个字,还把他们推广开来,这与后人,是多么大的进步。
刘半农确实打了几场"大仗",在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