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老人”催生“康养小镇”

“年轻老人”催生“康养小镇”

2022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北京报道

"早日退休",是许多当代年轻人自我调侃职业规划时,时常爱说的一句话。如今,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婴儿潮"中的这批人,正在陆续步入退休生活。

在钱包和身体两大因素的改善下,这批"新银发族"们不再只满足于现存传统性养老服务,开始追求更加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这也催生出多种新兴业态,"康养小镇"就是其中一个。

58岁的"年轻老人":大部分养老机构过于老套

"我终于在山里安家了",近日,58岁的湖北人高玉兰在朋友圈更新了动态。虽然为了置办这套面积60平方米的小两室,高玉兰和老伴前后折腾了小半年,花费近50万元,但她依旧难掩内心激动。高玉兰的新家位于恩施郊区的山脚下,在这里除了居住的楼房,还有食堂、健身房、小操场和医院等,开发商告诉她,这里叫"山谷康养小镇"。

"康养小镇"是近年流行的业态,一般指以"健康"为主题的小镇,选址在距离城市车程约2~3个小时左右的远郊,依托宜居的生态环境打造而成,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重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生态。

和高玉兰在市区居住的商品房相比,这里的房子并不大,但最吸引她的还是小镇的生态环境。"因为在山脚下,夏天特别适合避暑,冬天温度也可以接受,居住一年也没问题。最重要的是,四季的空气特别好,非常适合户外运动"。

高玉兰退休后一直帮自己的独生子照顾孙女,生活过得很是忙碌。去年,儿子被长期外派出国工作,她和老伴也得到彻底"解放"。在短暂休息后,她开始规划晚年时光,也主动接触过多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像居家养老、参加社区活动、去老年大学,还拉着老伴参观过养老公寓。

"现在大部分养老机构里的生活过于老套,不太适合我们这些‘年轻老人’。"高玉兰说,随着生活不断提高,自己和身边的老年朋友们的身体都很硬朗,心态也积极向上。尤其是50岁至65岁的老年群体,算是老年人里的"年轻人",他们的养老生活方式亟须重新定义。

9月7日,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称,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跃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新时尚,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4%。

"我感觉养老院更适合岁数更大或者行动不便需要贴身照顾的老人,养老公寓也多在市区,我和老伴更喜欢户外活动,今年还相约朋友去露营徒步,希望能贴近大自然,心情好身体自然也好"。

“年轻老人”催生“康养小镇”

从"一人一床"到"一家一院"

远隔万里,60岁的北京人袁海正式步入退休生活,虽然久居城市,但是内心对"田园诗意"的憧憬一直未被钢筋水泥磨灭。尤其在经历半个月的居家隔离后,他对大自然更加向往。

偶然刷手机时,他被一则康养小镇的广告牢牢吸引,蓝天白云下整齐排列的青砖灰瓦小院,完美踩中袁海的心意。在经过多日的对比后,他决定去实地考察。

不同于高玉兰购买的楼房户型,袁海心仪的这个项目位于北京近郊的农村,主打独门独院。带看的中介说,这里原来是一家倒闭的工厂,经过统一规划和重新引资后,被改造成迎合城市老年人喜爱的徽派风格。

"相比楼房,我还是更期待住院子,出门方便还可以种采养花。"袁海说,自己对"接地气"有一种执念,很多朋友也觉得高级养老公寓里的"一人一床"怎么也比不上"一家一院",独立的活动空间更大,关上院门也能拥有舒适的社交距离。

院子虽满意,但付款方式却让袁海纠结。据介绍,该项目的土地性质为宅基地,袁海需要以长期租赁的方式,一次性支付10年或者20年的租金,费用在40万元到80万元不等,有定制版的精品院甚至要上百万元。

中介说,从去年开始,北京郊区这样的宅基地很多,无论规模大小,广告词里都会带上"宜居""康养"等词汇,不过对于房屋周边生活和医疗配套是否完善,自己也说不好。

"四处开花"的康养小镇

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旺盛需求的带动下,康养产业快速发展,频迎利好消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指出,鼓励健康服务相关企业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大力开展健康养生、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运动康复、健康旅游等多样化服务。

在政策的大力鼓励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全力推动康养小镇的发展,并形成具有地区特征的康养小镇集群。

《江西省"十三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在全省创建10家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个健康小镇。《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表示,到2022年,建成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的医养健康特色小镇。《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海南高质量发展健康产业,将实施"九大工程",其中,将以康养服务业为核心的康养特色健康小镇打造工程。

今年年初,上海市崇明区宣布要加快发展活力新康养,探索建设一批业态丰富、功能完备的康养小镇。

打造康养小镇并非易事

据全国中老年网的调查,中国城市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额2016年超过17万亿元,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

在需求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康养产业快速增长,这片万亿蓝海也使大健康、中医养生、养生旅游等众多康养相关概念备受市场和资本关注,同时更为转型中的传统开发商提供新思路,纷纷布局"康养+旅游+地产"模式,推出"康养小镇""康养文旅小镇"等养老地产或康养地产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至少有30家宣布进入养老地产项目,其中不乏保利、万科、复星等知名企业。

虽然康养小镇发展态势"高烧不退",但作为康养产业中的一环,康养小镇同样受产业投入门槛高、回报慢、粗放式发展、配套设施单一、人才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标准,消费者在选择时也难免"花眼""踩雷"。

一位不愿具名的康养小镇投资人对记者坦言:"现在很多康养小镇都是‘半路出家’。反正房子盖好在那里,什么产业在风口小镇IP就往什么产业上靠。进入小镇的指示牌,今天写‘休闲小镇’,明天就改成‘文旅小镇’,后天又变成‘大数据小镇’,这样的小镇入住体验肯定不行。"

该投资人说,如果想打造出一款成熟的康养小镇并非易事。首先,康养小镇的入门门槛高,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无论全新开发还是改造小镇,仅是小镇和周边基础设施的花费就不菲,这也直接导致康养小镇的目标客户对准的是中高端老年消费者"。

此外,对于成熟的康养小镇,优秀的医疗配套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来说,康养小镇为了依靠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往往地理位置偏远,其周边很难有三甲医院,甚至没有合格的医疗机构,大部分都是县级医院或卫生所,其医疗水平较差难以满足康养小镇的发展需求。

同时,"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运营"也是目前康养小镇普遍面临的问题。让很多康养小镇偏离了康养晚年的定位,逐步成为"卖出去就算了"的山中地产。

而没有产业支持的康养小镇,缺乏长久的生命力。直接导致康养小镇"卖不出去""买了不住"和"住得不适"等问题,进一步造成产业有效供给不足,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征。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8期)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131 字。

转载请注明: “年轻老人”催生“康养小镇”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