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记载道:“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从汉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我国古代最早的学堂——太学,也由此产生。太学是举国上下的最高学府,也是唯一的官办学府,用以儒家思想培养当代官员。
与此同时,西方中世纪的欧洲国家也同样成立了自己的大学,著名的学者在那里交流思维逻辑,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然而,中国的学院在顺应朝代发展的时候却在慢慢消磨,反观欧洲的中世纪大学,始终屹立在西方精神世界里不倒,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者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呢?一、 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产生原因
1.书院是当代制度的衍生物
书院最初的原型是官办太学。随着王朝的更迭,不少文人志士沦落,没有归属的感觉让他们苦不堪言,于是私立学院便因此产生。
诸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等等。在宋朝就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主张修复白鹿洞书院,他就是朱熹。
在《朱子大全》中曾有记载:“独此一洞,乃前贤旧隐儒学精舍,又蒙圣朝恩赐褒显, 所以惠养一方。”即使书院的修复与重建没有得到官府的支持,但文人对读书的热情促使书院快速地建立起来。
自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得普通人有了“青云直上”的机会。在此情形之下,无论是为了求取功名,还是淡泊名利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都纷纷踏入书院。
但是随着科举制度逐渐沦落为统治阶级巩固地位的工具,书院也因此成为了科举制的附庸品。人人只求能够飞黄腾达,对真正的古书不求甚解,如何还能正其学术风气?可以说,中国古代官员制度的腐败是书院间接堕落的原因。
2.中世纪大学的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的欧洲进入了中世纪,中世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统治阶级的专制。在中国封建制度繁盛的时候,欧洲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为了对抗封建经济,教化好斗的愚民,欧洲中世纪大学便由此产生了。
中世纪大学建立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化的人才,真正满足社会需要,为社会所用。欧洲的封建统治者需要雇佣专业人才来为他们服务,刚刚兴起的城市同样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这就与中国书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书院的读书人,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就是心灰意冷,其真正能助益社会发展的实在少之又少。中世纪大学则不单单是培养一批官员,而是向社会源源不断输入可用之才。
由此可见,欧洲中世纪大学是满足工商阶层对知识渴求的地方,它没有依附封建统治的制度,没有乌烟瘴气的功利风气笼罩,仅仅是作为一种好学好问的时尚潮流,在中世纪开始渐渐扩大其影响力。
除此之外,十字军东征也是促成中世纪大学迅速发展的原因。欧洲十字军向东掠夺其他国家的土地和财富,却也无形之间拓宽了欧洲人的视野。
华盛顿美国大学研究中心主任阿赫迈德说:“十字军东征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此胜利的意义在于,将欧洲推向了更加文明开放的时代。阿拉伯文化的引入、古罗马文化的重生,这些都将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最有力的知识文化基础。二、教学机构的不同管理方式
1.书院多样化的管理形式
书院大都是由文人自主创立的,但是封建统治阶级逐渐意识到了书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于是也开始参与书院的运行与管理。中国古代书院从设立组织来说,就有官办、私办、私办公助之分,如此情形之下,很难对书院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
由于书院基本不受官府的控制,于是民风较为厚重。儒家思想本身就是将学术知识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于是在书院中探讨的是树立价值观与知识的统一,强调社会的安定和谐。在相互的交流争鸣之中,许多新的思想诞生,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书院开放自由的辩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然而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引荐,致使这些思想并未助力朝廷的作为。书院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这也是导致其走下坡路的原因。
2.中世纪大学的“特权”管理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同样对外开放,且包容性很高。然而,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件新生事物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方式就是斗争。通过不断地斗争,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中世纪大学同样也是如此。最后,中世纪大学拥有了四项权力,其中的一项就是大学师生具有参政的权力。
这项权力的确立为中世纪大学提供了发展的便利。最著名的有波隆纳大学和巴黎大学,这两所大学都采用了以行会的组织形式,统一管理学校主体。
波隆纳大学采用的是“以学生为行会”,由学生组织制定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利益,同时具有聘请讲师、确定教学时间等一系列权力,学生的包容性和自由度都很高。
巴黎大学则是“以教师为行会”,在教师中选出最高管理者,也就是当今的校长,再逐步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这一点就与现在的学校制度体系类似。
由此可见,中国书院未能得到统一有效的管理,使得其难以发挥价值。欧洲中世纪大学不受封建统治者的约束,自行创立了大学的行政管理体系,使得资源分配合理、权力得到维护,同时提高了大学的社会地位。
1.一部坎坷的“书院成长史”
书院在中国古代是传承文化精神的象征,在文明社会中举足轻重。封建统治者的专制注定无法繁荣书院,恰恰相反,由于官府参与了书院的管理,使得书院的发展掣肘。如果说南宋时期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那么元代无疑是书院走向下坡路的最大推手。
吴钩曾说,“元代的书院之设日加多,其弊日加甚”,书院的创立者只知假宠于有司,不知为教之大。书院不再是交流思想的圣地,而是沦落为权力的附庸。
到了明代朱家皇帝,皇权进一步强化巩固。官府创办了太学、州县学和社学,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将学院的控制权牢牢把握在皇室手中。与此同时,书院开始四散凋零,人们只知官家办学,再无书院一说。盛极一时的白鹿洞书院终成为一片废墟。
但是官府创办学校并非是为了求取真知,而是希望通过知识的传授,固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只为皇室所用。朱元璋下旨“改天下山长为训导,书院田皆令入官”,以此将书院收入囊中,为己所用,还美名其曰,“教化“。
明朝统治者对书院的打压激起了学者文人的愤怒,在明朝末年,统治者的权力逐渐松懈,明代学子聚众讲学、抨击朝廷时事,以此发泄对统治阶级的怨愤。但权力拥有者怎么可能容忍落魄文人如此放肆?在几番猛烈的打压下,书院终于还是倾覆了。
2.中世纪大学始终传承“斗争”精神
相较于中国书院的覆灭,欧洲中世纪大学似乎一直很“走运”。由于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平民阶级也随之壮大。与此同时,欧洲中世纪大学那种与生俱来的斗争精神丝毫没有消失,反而演变得愈加强烈。
这种斗争并非是一味争取主权,而是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学术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中世纪大学里,以前那种鱼龙混杂的学术已经被系统化的学科代替,每种学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方法。在当时的中世纪,大学就有了法学、医学、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等等共十余门学科,迅猛的发展趋势无人能挡。
除了在社会上,中世纪大学要“斗争”主权,在学校内部,又十分流行学术争论。这种辩论式教学有些类似于中国书院产生新思想的辩驳,但是这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探索真知的人文精神,更有助于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中世纪大学不仅培养了知识分子,更是在社会风气中注入了蓬勃向上的新活力,那就是科学。科学是宗教信仰的对立面,也是推进西方文明的强大动力,在欧洲文明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反,中国书院也曾出现了“辩论式教学”的影子,可是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转瞬便淹没在了历史的潮流之中。四、总结
中国古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都是读书之地,然而命运却截然不同,这就在于社会历史背景、管理制度和具体发展历程的不同。
中国的封建统治扼杀了新思想的诞生,科举制度使得书院沦落为权力的附庸;中世纪大学却因为行会管理制度和高度自治权发展起来。但两者的价值观念、教学方式和内在精神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借鉴意义,值得后人为此深思。
参考文献
1、《朱子大全》
2、《礼记》
3、《中世纪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