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侃蓝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同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在政治、军事上都有过人的才能、显赫的功绩,又因其天生好学、自律,且通达人情世故,知人善任等优秀的品格,被不少学者、名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
曾国藩一生患有多种常见慢性病,其中之一是“牛皮藓”。关于此痼疾,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轶闻典故。
相传,曾国藩出生时,其祖父梦到有一条巨蟒缠在他家柱子上,曾国藩出生后家中一棵死梧桐树竟然重新开枝散叶,焕发出生机,于是其祖父便相信曾国藩是巨蟒转世。
而曾国藩的“牛皮藓”也像是蛇的鳞片一样的藓,终其一生都没能治愈,使曾文正深受其苦。
然而,即便如此,曾国藩一生不到不得已的时候,绝不会吃药、用药。
曾国藩在养生之道上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并多次写家书传授子孙养生之法。而秘诀谨在“不药”二字上。
那么曾文正的养生之道能否值得被现代人借鉴呢?
身心并治
他强调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主旨就是养生以治心为主,以“不药”二字为准。
治身之道:必防其患,刚恶曰暴,柔恶曰慢。
治口之道:二才交悌,曰慎言语,曰节饮食。
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
大概意思可以归纳为“惩忿窒欲,少食多勤,谨言慎行,劳逸结合”。
曾国藩也给两个儿子写信,告诫他们“体弱多病,只宜清净调养,不宜宾施政治。”
同时用庄子的“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告诉他们凡事贵在顺应自然变化,养生、治理天下事物也是如此。
不能随意服食丹药,应自在宽容,养生的根本就是养心。
教他们在眠食二字上用心,睡眠以养阴,饮食以养阳。同时保持心底宽广,就能身体健康。
他对几个弟弟也是以“不药”二字相劝,曾国藩对季弟曾国葆容易发病,又随意服药甚为忧虑,他说: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还说,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
九弟曾国荃当时在南京前线“一度肝病已深,痛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曾国藩写信对他说,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嘱至嘱!
曾国藩认为,肝火上窜,血不养肝,此断非药所能为,必须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不可提心吊胆,总以能睡觉安稳为主。就是说此病来自心理上的隐忧与畏惧,心病还需心药医。
养生为学并进
曾国藩提出养生六事,他说:“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励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学而强志。也就是通过读书来养我浩然之气。一个人心中坦然,精神愉快,自然身体康泰,这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也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普遍适用的养生经验。
曾国藩相信人的气质本由天生,唯读书可改变;人的性格有缺陷,可用读书弥补。
因此,曾国藩重视以书养生,以学养气,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与审美品位,改变、滋养人体充沛气血的根本途径。
善相术的曾国藩说:书味深者其面自润。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孟子》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可见读书能够陶冶情操、性情豁达、心情愉悦、正气充沛,自然在不知不觉中扫除体内的阴郁之气,使人神清气朗。身体气血运行顺畅,自然能面目红润、光彩照人。
所以说,养生不只是单纯的一个身体,还要做到学识、精神、格局、境界等和谐统一,以达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程度。
《黄帝内经》也讲“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希望读到此文的诸君随时调整好身体、心理状态,精气神合一,水火既济,身心强健,一生不服用药石。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