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1、 濒危的麻雀

麻雀作为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鸟类之一,如今数量已是大幅度减少,甚至在个别地区早已绝迹多年。媒体报道,栖息在荷兰的麻雀数量相比1980年已锐减了一半,而它在荷兰是位列黑鸫之后第二常见的繁殖鸟类,如今却被列入濒危物种,加以保护。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不只是荷兰,像英国、韩国、俄罗斯包括我国,均出现麻雀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但相比其他国家,麻雀在我国的历史境遇更为复杂,以至于本土的家麻雀竟以“宠物鸟”被鸟类爱好者圈养:一只身体健康的纯种家麻雀,在鸟市轻松突破千元,而在50年代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2、 第一次人与麻雀的“斗争”

麻雀与我国人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对抗始于1958年,这一年备受争议的“除四害”正式开始,而麻雀不幸成为了“四害”里的一员。

到底为何消灭“四害”,尤其是麻雀,目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朝鲜战争期间,1952年美国违背使用化学武器的国际禁令,违规使用细菌武器,一些携带病毒的昆虫逃窜、散落到了我国境内。我国政府随即发表抗议,并于当年3月份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事实上,50年代我国农业生产落后,而人口却快速膨胀,所以如何提升粮食产量一直是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的头等大事,自然以破坏庄稼、啃食粮食、危害人民健康的老鼠、麻雀、苍蝇、蚊子成了重点整治对象。1958年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正式打响,数以亿计的人参与其中,而消灭麻雀的理由是它抢夺人的口粮、。有科学家专门计算,每只麻雀一年可损坏5斤的粮食,而在物质匮乏的当时,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麻雀的心脏脆弱,连续剧烈的飞翔10分钟,就会因心脏破裂而死亡,所以灭雀的方法也极为简单、原始。白天损坏麻雀的巢穴,敲打脸盆、铁桶,将竹竿绑上布条挥舞;晚上则利用手电筒、火把驱散它们。许多麻雀因得不到休息,常常是飞翔过程中突然坠落,要么摔打而死,要么是心脏破裂而死。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除四害”可谓是“战果累累”,上海第一次集中灭雀仅用了3天时间,就消灭麻雀8.8万只、刚孵化出的幼卵26万个;第二次经验丰富,两天时间里大约60万只麻雀失去生命。广东省一年共计消灭了3100万只麻雀,而安徽省创造了全年灭雀1.35亿只的成绩。资料显示“除四害”的第一年,消灭的麻雀足足有2.1亿只,大量麻雀或被焚烧、或被掩埋。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麻雀消失的后果很快显现出来了,1958年-1961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的减少,而麻雀减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科学家通过解刨数百只麻雀的内脏,发现所谓的粮食竟然只有零星几个,绝大部分是草籽、小虫。1959年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正式写了一份关于麻雀问题的报告,指出麻雀利大于弊,并且立即得到了认可,麻雀的位置随即被臭虫取代。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3、从苏联引入麻雀后,第二次“争斗”开启

灭雀运动导致我国的土著家麻雀濒临灭绝,如果指望它自然的繁殖,不知等到“猴年马月”,所以进口麻雀成了唯一的选择。我国从苏联进口的百万只麻雀是西伯利亚树麻雀,和我国本土的家麻雀相比,它体型小、羽毛光滑,警惕性高,周围稍微有些风吹草动,立马拍打翅膀飞走;而家麻雀体积略大、身体偏肥胖,羽毛有些毛糙,属于“笨小、可爱”的类型。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另外苏联的树麻雀,虽然叫树麻雀,但喜欢在房舍的椽梁下、玉米桔梗堆里“安家落户”,冬季时在农村的土房里栖息的麻雀,基本都是树麻雀。而家麻雀却恰恰相反,喜欢在树枝、树洞里筑巢。

客观而言,树麻雀属于典型的外来物种,因为体积小,也存在像猫、蛇这样的天敌,但整体并不多,所以树麻雀在我国开始了疯狂的繁殖,数量快速攀升。等到了90年代,我国的树麻雀早已达到了数亿只,农村常能看到大片的麻雀集体飞翔。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需要注意的是树麻雀和家麻雀属于同一物种,并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自然环境下,两者存在交配的机会,多年繁衍后,纯种的家麻雀越来越少,这也是为何家麻雀价格高企的原因。

但2005年后麻雀数量逐渐呈现出减少的态势。我国经济蓬勃发展,2000年前后农村掀起了一股翻盖新房的热潮:以前是土培、粗木大梁的传统土房,逐渐被水泥板房代替。另外大量现代化的农田设备使用,小麦、玉米桔梗多被粉碎,结果就是麻雀栖息的地方越来越少,严重压缩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更要命的是,我国大量化工厂、冶炼厂排放的污水,鉴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并未经过处理便一股脑排放到了河流、湖泊,水质严重污染,麻雀因饮水生病、中毒的几率大增。人们为获得粮食高产,农药被广泛使用,小虫减少而麻雀中毒却频频发生。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人们对麻雀的捕杀。和第一次猎杀不同,这次纯属为满足口舌之欲。在偏远农村,饭店以每只一元的价格收购麻雀,转手推出几十元一盘的麻雀菜肴。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年,一些农户一天可捕捉5百多只麻雀,收获颇丰。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最后像山东、河北等地的麻雀大量减少,以前农村庭院、菜园随时可见的麻雀,现在竟成了稀罕之物。保护环境、治理捕杀麻雀的现象将是恢复麻雀数量的必然选择,而不是等到快要灭绝再行动。

原创:老高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004 字。

转载请注明: 我国麻雀几近灭绝,从苏联进口百万“救场”,本土麻雀一蹶不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