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近日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挖掘成果,再次掀起古蜀文明神秘的面纱,也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三星堆的神秘出土文物的记忆。作为全方面描写巴蜀历史地理的我国首部地方志,《华阳国志》或可为三星堆的出土文物给出解释。从这个角度来说,《华阳国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3月29日下午2点,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将做客名人大讲堂,解读《华阳国志》与三星堆的深刻关联。
出土文献应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
汪启明对近期的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密切关注,作为古蜀语研究专家,汪启明也对三星堆是否会发现文字做出了自己的猜想:我们倾向于古蜀是有文字的,这一点在《华阳国志》中也有说法。
《华阳国志》记录的时段是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跨度很长,涉及到了大量古蜀时期的历史。三星堆的谜团,我们能否在《华阳国志》中找到解释和印证呢?
汪启明提到,在考古学上,出土文献一定要和传世文献相结合,才能互为印证,形成完整的解释链条。光靠出土文献本身是得不到答案的,要结合传世文献、民俗、语言、遗存甚至神话与传说。“目前,各地的博物馆都在找当地的出土器物与三星堆的相似性,这固然是一种解释的办法。但是用这个出土文献去解释另一个出土文献,怎么判断这是偶然的相遇还是同出一源呢?所以无论如何也都还是需要文献的解释。”
汪启明进一步阐释到,三星堆现在之所以留下了这么多“谜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像《华阳国志》这样的文献太少了。我国的古书亡佚太多,尤其是对古蜀国记载的文献,最为重要的两本,一是《华阳国志》,一是《蜀王本纪》。后者为历代蜀王传记,原书早已亡佚,文字散见于《史记》《文选》等书,由明代郑朴搜集整理成成文。因此《华阳国志》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星堆的“青铜纵目像”是否解读有误?
正是因为传世文献对解读出土文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华阳国志》的解读应力求精准,但其中也免不了些许误读。汪启明举了一则关于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的例子。
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很多人也将其与蜀王蚕丛联系起来。其源于对《华阳国志》中这一段的解释:“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家也。”其中明确提到了蚕丛“目纵”,而三星堆的这件面具眼睛处也有明显的突起,两者似乎非常相近,于是名为“纵目面具”。
那么问题来了,查阅自古以来所有文献,“纵”字似乎都没有“突起”的意思。汪启明提到,《集韵》中云“东西曰衡,南北曰纵。”也有文献把“纵”字理解为“竖”,总之都没有“突起”之意。
汪启明认为,这或许是当年的考古学界对于《华阳国志》中“其目纵”的误读。他解释道,就算“纵”字能理解为“突起”,那三星堆的青铜面具,也不是“目纵”而是“瞳纵”。“目字应该是指整个眼睛,三星堆面具上突起的部分很显然是其中的’瞳’。”因此《华阳国志》所云“其目纵”并非是说眼睛突起的意思。而根据他的猜测,“其目纵”或许是相对于横来说,蚕丛的眼睛也许长得并不是标准的横着,可能有点歪着,所以才说“目纵”。
此前,西方学者对三星堆的一些研究论文集结成书,名为《奇异的凸目》,汪启明认为,用“凸目”或许比“纵目”更靠谱一些。
三星堆与《华阳国志》还有哪些关联呢?敬请关注3月29日14:00封面新闻直播的“名人大讲堂”。
本次“名人大讲堂”也将首次走出成都,去往常璩故里崇州的“华阳国志馆”,其中古意盎然,肃穆幽静,与“名人大讲堂”的学者之风不谋而合。
由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名人大讲堂”,自2018年11月正式开启以来,已经在四川省图书馆星光大厅举办20场,邀请到包括李敬泽、阿来、郦波、于丹、梅铮铮、方北辰、孙小淳等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领域专家前来做客讲座,20场线下讲座全网点击量约2344万。而在疫情期间举行的“云开讲”也吸粉无数,名人大讲堂俨然已经形成了特色文化品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