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在黄河边

​我家就在黄河边
韩城行鼓越敲越欢畅,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记者 安涛摄

记者 孟珂 刘坤

穿越日升月落的轨迹,紧随花开叶落的脚步,我们沿着黄河行走,在时空转换中感悟一条河,走近一群人。

他们曾饱受水患之苦,也正在体会生态改善的味道;他们曾与贫穷对抗挣扎,也正在体验美好生活的喜悦;他们深受母亲河的滋养,也正用实际行动回馈母亲河的恩泽。榆林、延安、渭南;忻州、吕梁、临汾、运城……在陕西、在山西,沿黄河居住、隔黄河相望的普通人家,讲述着不尽相同的黄河故事,诉说着黄河儿女对母亲共同的拳拳深情。

​我家就在黄河边
万亩鱼塘,碧波荡漾。谢洁和丈夫在这里收获着自己的幸福。记者 孟珂摄

“美人鱼”跃出黄河滩

谢洁没去过北京,却把鱼卖到了北京。

留一头利落的短发、穿一身亮黄色长裙,妆容一丝不苟,35岁的谢洁看起来不太像很多人印象中的农民。但从18岁起,她就以水为生、与鱼相伴。

她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洽川美人鱼”。“洽川”就是她的家乡合阳县洽川镇。

在这片黄河滩上,人们曾以种植蔬菜为生。随着土地盐碱化,20世纪80年代,当地开始治理荒滩,探索渔业发展的路子。

谢洁起初做的是水产运输,每天把各类水产品从池塘送往县城的市场,风里雨里,早出晚归。25岁成家后,她跟着公婆做起水产养殖。

四季更替,谢洁见证着当地渔业的发展。

东雷抽黄总干渠引来黄河水,池塘水源有了稳定补给;自动投料机、增氧机等设备广泛投用,还能通过手机实时监测,村民工作量大大减轻;县上规划生态渔业,从抛弃化学用药,到推行莲鱼混养,水产品让人吃得更放心。

养殖条件好了,谢洁的水产品越来越丰富,黑乌鲤、温泉罗非、鲤鱼、草鱼、鲫鱼、鲈鱼……收入也一天天好起来,不仅池塘的管护房做了翻新,家里还盖起了两层小楼。

但是,谢洁不满足于把鱼只卖到县城。

要让鱼“游”得更远,谢洁至少要迈过三道坎:更长的保质期、稳定的产量、广阔的销路。

延长保质期。她从合阳县渔业发展中心组织的职业农民培训中汲取经验,先是做了真空包装,又用了活鱼充氧。鱼的储存时间在夏季延长到5天左右,在冬季延长到10多天。

保证产量。2018年她和丈夫成立了美人鱼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和合作社,与村里的贫困户合作,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同时收购他们的水产品。

拓展销路。她借着短视频的“风口”,拍摄了一系列展现自己捕鱼、烹饪过程的视频,展示从源头到餐桌的原生态美食。县上、市上举办的各类展会也成为她的推广平台。

一番努力之下,美人鱼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年销售各类水产品50多万公斤,在省内以及北京、上海等地拥有许多回头客。

9月3日,晨光唤醒洽川。黄河向南流淌,芦苇随风摇曳。万亩鱼塘之上,一群黑鹳振翼飞过。谢洁起床、洗漱,捕鱼、采莲。这一天,她又要将家乡的水产品发往许多她没去过的地方。

​我家就在黄河边
滔滔的黄河水,是武江伟一家重要的生命滋养,给予他们欢乐、希望和力量。记者 孟珂摄

枣乡人有了新奔头

黄河水奔流不息。风起,浪涌,岸边的枣树林沙沙作响。驾车行驶在沿黄公路上,一路景色从武江伟身旁掠过。

从家里到县城的这段路,32岁的武江伟每周至少要跑一趟。车上载着的宝贝红枣,要发到全国各地去。

家住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的武江伟,伴着黄河的涛声和一棵棵枣树长大。但人生的前20多年,他离它们越来越远。

小学在村里读,初中在镇上读,高中在县城读,大学考到西安……“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发展闭塞,村里留不住人。”9月4日,武江伟向记者回忆。大学毕业后,他在榆林市一家能源国企工作,一路干到管理层。

可渐渐地,一个声音从心里冒出来:回家。

那是2014年。村里有千年历史的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时间,研究农耕文明历史的学者来了,写生的画家来了,游客也来了。

“村里没有餐厅、民宿,游客当天就返程了,学者、画家就在村民家里凑合着吃住。”武江伟嗅到了一丝商机。

2017年,沿黄公路修到了泥河沟村的村口,村上到县城的车程从一个半小时缩短到20多分钟。这次,武江伟果断辞职,带着妻子、孩子返乡了。

投入所有积蓄,背上20多万元债务,承包村里废弃小学所在的3层小楼,请专业人士设计、改造……2018年初,武江伟夫妇的“枣园客栈”开始营业,年收入20多万元。

初尝创业甜头的武江伟没有止步。

“很多游客都想带些这里的特产,我何不利用村里的独特资源,创出千年红枣的品牌?”武江伟家里仅有10亩枣树,他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红枣,既扩大销量,又帮他们解决销售难题……2019年,以红枣为主的农副产品,给武江伟带来50多万元收入。

从世界回来,从故乡出发。千年古枣园深处,返乡青年誓让故乡换新貌。

我和花椒有个约定

盛夏,黄河岸边的韩城市进入花椒丰收时节。为赶农时抢收,每年这个时候,成千上万的椒客来到韩城,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7月28日,高长森在家打点行李,准备跨过黄河去韩城“赴约”。

高长森家住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中垛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出去打零工,日子过得不紧不慢。

2年前,高长森听到韩城花椒丰收需要大量招收采摘工人的消息,从此便与韩城花椒结缘。

8月初,火辣的太阳炙烤着三秦大地,戴着草帽、脖子上搭着湿毛巾的高长森已经穿梭在一望无际的花椒园中。

“慢点干,没人撵你!”高长森的手指被花椒刺扎了一下,旋即流出鲜血。看着丈夫被花椒汁液染得黑红的双手,妻子白爱叶心疼地“责怪”丈夫笨拙。

高长森每天大约能摘25公斤花椒,妻子比他能多摘一些。“每公斤花椒采摘费是5.4元,日均收入135元。”高长森告诉记者,采花椒也是个技术活儿,手底下要利索,女工一般比男工手巧,收获也更多。

私下里,高长森有时会抱怨妻子摘得太快。“其实他哪里是抱怨我,他是嫌自己慢,怕耽误主家的事。”白爱叶明白丈夫的心思,把农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大红袍花椒”是韩城特产,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植历史。目前当地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产量3000万公斤,总产值40亿元,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花椒主产区。

今年是高长森跨过黄河来韩城采花椒的第3年。与第一次不同,这次他还当起了小组长,组织同村8名妇女一同前来。

“自家的苹果还没有熟,趁着农闲出来挣点钱。”从7月28日开始,20多天时间里,高长森和他的工友平均每个人能有3000元的纯收入。

据了解,今年花椒丰收时节,大约有10万名“椒客”来到韩城采摘花椒。高长森和白爱叶还被韩城市评为“十佳最美椒客”。

朴实、厚道,这是高长森留给身边人的印象,也是韩城“椒客”的真实写照。黄河水没有阻断两岸人民的交往,反而增进了共饮黄河水的深厚感情。跨过黄河来韩城赴“花椒盛宴”,新时代的秦晋之好正在书写。

记者手记

黄河情 意绵绵

孟珂

​我家就在黄河边
黄河大铁牛。记者 李蕊摄

谢洁、武江伟、高长森……这些家住黄河岸边的人,真切感受着沿河生活的巨变。

他们的故事,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土坯房变成小洋房,盐碱地变成万亩鱼塘,生态养殖理念深入人心,产品走向全国各地。沿黄公路打开通往外界的窗口,人们出门看病容易了,孩子上学方便了。依托与黄河伴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人们发展旅游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家就在黄河边
三门峡水利大坝。记者 戴吉坤摄

他们的故事,述说着秦晋之好的传承。依着同一条河流,两岸的陕西、山西人民繁衍生息,互通有无。

他们的故事,深藏着儿女对母亲的深情。深受这条生生不息的大河的养育,黄河两岸人民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转变中,从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和谐。有人从未离开黄河,有人离开多年又返回,他们的心中有对故土的依恋,更有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拥抱美好生活的梦想。

​我家就在黄河边
河洛大鼓传承人正在表演。记者 戴吉坤摄

他们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创造者。

千千万万勤劳、勇敢、智慧的黄河儿女,心怀壮志豪情,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共护黄河生态、同享黄河安澜,让幸福河润泽天地万物、滋养百姓生活。

​我家就在黄河边
小浪底大坝上的工人。记者 戴吉坤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172 字。

转载请注明: ​我家就在黄河边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