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0月22日电题:百花开正艳 秋深“春意”浓——长江上游城市花博会带来美好生活
新华社记者王金涛、丁文娴
时值深秋,连日阴雨带来丝丝寒意,但重庆园博园内却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这片“秋天里的春天”景象,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启迪和遐想。
正在此间举办的第三届长江上游城市花卉艺术博览会,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连续三届花博会都选择在秋天而非春天举办,却都为生活增添了“春”的气息,这首先得益于科技手段。
“紫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还没见过这么多种颜色的蝴蝶兰!”一名游客惊叹。在“花之穹顶”展区,一处巨大的球形花房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自德国、日本、瑞士等国的花卉种植公司携带百余种新上市的花卉在此展出,其中色彩斑斓的蝴蝶兰尤为引人注目。本届花博会总策划杨荆介绍,这些色彩丰富的蝴蝶兰利用“活体染色”技术培育而成,极大拓展了蝴蝶兰的色系。
在4.8万平方米的花博会展区,杭菊、翠菊、雏菊、乒乓菊……各种菊花以不同的颜色和形态造就了“百花齐放”的景象,而月季、向日葵等一些春天才会开的花朵也在这里错季开放,仙人掌等热带植物也表现出勃勃生机。“每一种花卉都有自己的花期,但我们会用各种手段延长花期或改变花期,让人们感觉到这里的‘春天’无处不在。”杨荆说。
其实,花博会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春天”的感觉,更是生活的艺术。花博会组委会副主任曾伟表示,这里并非仅仅展示花卉品种,而是综合展示盆景、园林等相关艺术成果,致力于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杨荆进一步解释:“让生活更美好,是花博会的终极目标。除一些错季盛开的花卉外,我们更多选择了当季、本地的植物品种,让大家认识到原来每个季节都有这么多花卉可以美化生活,并以此启发市民在自己家中应用。”
注重场景,让本届花博会的展区设计更有现实意义。在“明日花园”展区,小径蜿蜒向前,两侧大丽花、金鱼草等色彩明丽、层次丰富,植物错落有致、手感各异,多样的触感能激发孩童对大自然的感知力。
与之相隔不远处,8米高的金属“山”隔空耸立,天悬之水从头顶飞流而下,1200多个装有三峡自然物种基因的漂流瓶陈列四周……这是“大师花园”中的“轻舟已过”展区,以三峡为创作灵感,兼具自然生态与地方人文特色。
“在重庆设计作品,主题又是‘山水之间’,我立马就想到了三峡,想到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该展区设计者、清华大学教授朱育帆如此解读,“人们行走其间,观赏白鹤梁文物碑刻,观看动植物标本,感受空间和时间的变化。”
在花博会现场,还有青石板上搭起的农家小院,展示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扶贫成果;四川等地也应邀参展,以花为媒,助力成渝双城联动。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花博会只为构建大家向往的生活。”杨荆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