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1919年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从凡尔赛宫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一时间,群情激愤,爱国学生和有志青年们开始在大街上派发传单,上海的街头挂起了"宁为救国死,毋做亡国奴"的宣传旗帜,一场轰轰烈烈的救国图存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学生队伍顶着来自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不断向黑暗的现实发起冲击,他们向路人发表演讲,进行游行起义,清华学子们甚至在校园里举行了国耻纪念大会,还有人高举着"曹汝霖还我青岛来"的大字标语,用一腔热血期盼祖国领土完整回归。
五四运动的爆发预示着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即将达到顶峰,这其中,少不了几位年轻人的领导和帮扶,比如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林长民,以及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
胡适曾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的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这一观点,这成了后来新文化运动争取自强独立的一个有力依据。
胡适是怎么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呢?
胡适在文中提到,物质是倔强的东西,你不征服他,他便要征服你。东方人在过去的时代,也曾制造器物,做出一点利用厚生的文明。但后世的懒惰子孙得过且过,不肯用手用脑去和物质抗争,并且编出"不以人易天"的懒人哲学,于是不久便被物质战胜了。
天旱了,只会求雨;河决了,只会拜金龙大王;风浪大了,只会祷告虚构的观音菩萨或天后娘娘。荒年了,只好逃荒去;瘟疫来了,只好闭门等死;病上身了,只好求神许愿;树砍完了,只好烧茅草;山都精光了,只好对着叹气。
这样又愚又懒的民族,不能征服物质,便完全被压死在物质环境之下,成了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民族。所以我说:这样受物质环境的拘束与支配,不能跳出来,不能运用人的心理智力来改造环境改良现状的文明,是懒惰不长进的民族的文明,是真正唯物的文明。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胡适在呼吁人们,是时候从麻木中清醒过来了。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人们却被一时的战败冲昏了头脑。于是大家开始在败况中得过且过,开始求神拜佛,只是等待虚无的神给与他们温暖与光。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世上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来争取,一个人不能征服物质,就要被物质压垮;一个民族如果不能自强,就会被外来势力支配。现在,人民们该要站起来了,现在,正是觉醒的最佳时机。
少年的朋友们,现在有一些妄人要煽动你们的夸大狂,天天要你们相信中国的旧文化比任何国高,中国的旧道德比任何国好。还有一些不曾出国门的愚人鼓起喉咙对你们喊道,「往东走!往东走!西方的这一套把戏是行不通的了!」
我要对你们说:不要上他们的当!不要拿耳朵当眼睛!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再看看世界。我们如果还要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才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不要怕模仿,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必要预备工夫。
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惰性已经够保守那旧文化了,用不着你们少年人去担心。你们的职务在进取,不在保守。当时的中国,最紧要的问题还是救国,救这个衰病的民族,救这半死的文化。
在这件大工作的历程里,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吸收。我们救国建国,正如大匠建屋,只求材料可以应用,不管他来自何方。
文化自负,是一个至今为止仍然难以逃脱的问题。在我们有了文化自觉之后,我们也许会自满于那些"老庄孔孟",觉得我们的圣人说的哲理其他哪个国家都比不上,放在当今的网络上,就是一群懵懂无知的"爱国"青年,略学了一点历史,就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中心。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什么叫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就是我们要明白这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我们还有很多要去学习和模仿。学习不丢人,模仿不丢人,无知且不自知才是真正的文化之耻。
处在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有着刚刚起步的民族工业和仍不健全的社会制度,当时的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摒弃保守思想,把眼光投向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的民族以新的前进方向。
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只有一个主张,就是"整理国故"。为什么要整理呢,因为古代的学术思想向来没有条理,没有头绪,没有系统,故第一步是条理系统的整理。
因为前人研究古书,很少有历史进化的眼光的,故从来不讲究一种学术的渊源,一种思想的前因后果,第二步是要寻出每种学术思想怎样发生,发生之后有什么影响效果。
第三步是要用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把古人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第四步是综合前三步的研究,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真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
只有经过这四步,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为我们所用。传承,不是全盘传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胡适先生的传承观里,"评判"比"传承"更重要。
因为对于传承的态度往往只有好或不好两种观点,不懂得什么叫做古今调和,也不懂什么是中外融合。在新的时代,我们理应有新的思想,我们要懂得什么是国粹,也要懂得今识之识不能废,这才是我们的继承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
除此之外,当代的青年还要明白,为什么我们说不要怕会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中华民族比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坚挺和顽强。
我们经历过最鼎盛的繁华,也承受过最深痛的苦难,而我们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文化,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根从来不曾断绝。
我曾经看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是说为什么某些被殖民过的国家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朝向哪里,那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出现了断层。
历史断层,造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他们的记忆里没有了"根",他们有的只是长达600年的被殖民的回忆,所以当他们重获自由的时候,他们只能跟随欧美继续走。
而中国则拥有自己的声音。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不曾间断的国家,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与传承。如果要把这份坚守形象化,那就应该是我们的文字,回首我们文明的童年,那时候的文字还是甲骨文。
当鸦片战争爆发之后,中国一度陷入了最悲惨的境地,我们被西方文明侵入,我们被西方文化攻打,我们的社会不再稳定,我们的文化也支离破碎,就在人人都觉得中国没救了的时候,国子监祭酒王懿发现了许多甲骨的碎片——那就是甲骨文。
印证了《史记》的正确性,印证了我们有着自己的历史,而这些历史现在清晰可见。
近代中国,人人都在救亡图存,人人都觉得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的国家已无力支撑,但甲骨文的出现又好像是一束光,它像是定海神针,使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又凝聚出了一股力量。
它证明了我们有悠长的历史,我们是古老的文明,文明的延续不该在此时断绝,天佑我中华,中华民族绝不会在此时死去。
所以,年轻人们,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它就在这里,守护着我们勇敢地往前去。
我们可以去看到别国文化的优良之处,可以去学习他们的技术与制度,可以热爱一切我们所热爱的美,因为我们永远不会迷失真正的方向。
何以中国,就是这五千多年奔腾的文化长河,我们循着根,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明白自己往哪里去,无论走到哪里,我们身上的血脉都紧紧相连,我们能听到中华文化在历史中的浑厚原声,这就是我们独有的文化自信,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努力拼搏出的大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