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为何不像大兴安岭那样森林茂密!

黄河中游为何不像大兴安岭那样森林茂密!
大兴安岭,北起黑龙江,南至西木伦河,论面积,无疑是巨大的,只是由于偏处塞北,一直不为人所重视,也得益于长期在主流视野之外,千百年来,自然环境保护完好,东侧为一望无际的“林海”,西侧为广袤平坦的内蒙古大草原。
可以说,大兴安岭的自然带分布是比较合理的,林海再往东是东北平原,也是农业区。黑龙江等大河,由于蜿蜒在林海雪原之中,流域内植被保护好,河流含沙量低,所有这一切都被黄河所羡慕。
如果把太行山比作大兴安岭,理想的推断应该是,山脉两侧是大森林,吕梁山以西(黄河中游两岸)则是森林草原,陕北高原应该类似内蒙古的草原地貌,由于黄河的润泽,黄河两岸的植被应该比较茂密,而且有湿地和沼泽,天高云淡。
如果现实果真如此,那么今天从北京出发,翻越太行山,就会看到一望无际的林海,林海深处流出清澈的河水,河岸边是阳光充裕的草甸,再向西走,翻越吕梁山,看到的则是黄河在大草原上缓缓流淌。当然,因为植被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大降低,下游也就不会有灾害了。
黄河中游为何不像大兴安岭那样森林茂密!
如果黄河会说话,它一定会后悔自己没有在中游造出保护自己的森林草原。
历史上的黄河中游,确实曾经像大兴安岭一样,环境优美,植被良好。从自然条件看,黄河中游比大兴安岭光热条件好,从季风强度来看,两者也相差不远,两者同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经过区域,只是黄河中游蒸发可能大一些。相比大兴安岭而言,黄河中游更适合人类居住,也意味着更早受到破坏,而远处塞北的大兴安岭,因为寒冷,因祸得福,却充满了原始森林和清澈河流。
人类的破坏,使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分布没有大兴安岭那么自然,太行山东侧是偏干旱的华北平原,太行山西侧,多见的是荒山秃岭和裸露的黄土,至于吕梁山已经被开垦得接近于半荒漠了,如果翻越吕梁山再望黄河,则是局促的河流在荒漠中羞涩地行进,周围是漫漫黄土和沙漠……
如果有一天,翻越太行山,看到广袤的森林和湖泊,再继续西行,去黄河岸边的草地上晒晒太阳,享受享受阳光,这才是正常的自然分布,也只有到那时,貌似环境恶劣的西部,才会变得可亲可近可爱。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实现,小编认为,这个结果比“引渤入疆”意义更大。
公元1000年左右,黄河的重要性让位于大运河,如果未来黄河流域能恢复它五千年前的自然生态,那么这一地带仍然是中国最好的最有潜力的“应许之地”。
黄河中游为何不像大兴安岭那样森林茂密!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31 字。

转载请注明: 黄河中游为何不像大兴安岭那样森林茂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