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一定是最晚一批接触国内共享单车的人。第一次见共享单车还是去年年底回国时。那时候街上偶见几辆设计别致的自行车,我因而多看了两眼,感觉它们气质非凡。后来听朋友说,那叫共享单车。今年再回国,大街小巷都停满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我听说留给创业者的颜色已经不多了,共享单车泛滥了。
作为一个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其实并不应该如此孤落寡闻。曾几何时,英国一直都是领先于世界的国度。共享单车?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早在8年前就已经在英国出现了。但问题是,当中国已经淘汰了带桩单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行车的共享时,英国却还是老样子,一辆车子一个桩,一个萝卜一个坑。这种8年前看似先进的模式,现在早已经跟不上潮流了。
回到2010年,伦敦的“落后单车”还是很新潮的。由伦敦市政府牵头,Barclays银行赞助,第一批共享单车采用了Barclays银行的蓝色。 然而2015年4月,它迎来了第二家赞助银行——红色标志的Santander,于是一夜之间,原来的小蓝车都变成了现在的小红车。我还幸运的借到过黄色的车, 那不是ofo,而是2014年的“限量款”,为纪念当年要在伦敦举行的第101届环法自行车赛,伦敦把101辆当时的小蓝车涂成了黄色。我竟然如此幸运,万里挑一遇到了其中一辆。
伦敦的“落后单车”使用起来也并不繁琐。只需一张信用卡授权,(或是本地的debit card),接下来就按照操作台上的指示一步步进行,最后会出来一张收据,收据上写着取车的密码。把这个密码输入到任意停车桩的小键盘上,就可以轻松取车了。当然,比起国内的扫码取车还是麻烦了点儿,价格嘛,也贵了点儿(每天2镑,单次使用最长30分钟)。
当然,“落后单车”的优点也是不少的:座位是可调的,车是变速的,每个停车桩的定位和车辆信息也都有App联网,晚上还有萌萌的投射车灯,大大的提升了夜晚骑车的安全性。不得不说,在细节和安全性方面,“落后单车”还是周全的。另外政府对单车的管理也是到位的,在伦敦我几乎没有看到过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毕竟和银行的信用挂钩,谁也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私藏或是滥用它。
不用过多的做比,每个使用过两者的人都知道,国内出现的新一代无桩共享单车比伦敦现有的带桩单车要方便不知多少倍。共享单车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让本来没有骑车习惯的群体,也加入到单车一族中来。这么棒的共享单车怎能只在中国市场发展?国内不少单车巨头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英国这片土地。在这里出行费用高,城市密度大,再加上又有之前公共单车的基础,可以说是可供新一代共享单车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
于是就在今年的4月,ofo成为首个冲出亚洲的共享单车品牌。它把第一批的试点定在了小城剑桥。虽然首次只是投放了20辆单车免费试运行,但还是给这个有点苍老的国度引入了一个了不起的新概念。就在不久后的6月29日,Mobike也来抢蛋糕了。它们在英国的大城市曼彻斯特一次性大手笔的投入了1000辆单车。就这样,中国的小黄车,小橙车齐聚英国。共享单车的英国登陆战也就此打响。
然而这场登陆战也并不只是中国两巨头间的交战。就在7月11日,新加坡一家共享单车公司obike强行登陆伦敦。 说“强行”是因为这400辆obike的投放,事先并没有跟当地政府打好招呼。果不其然,仅仅三天后,obike就被当地政府贴了条,并勒令撤走!在共享单车这个领域,大家都看准了英国这块肥肉,谁都想抢先割两刀。但无奈,总有技不如人者成为这场登陆战的牺牲品。
不过竞争越激烈,对于消费者的益处也就越多。摆脱了Santander bike的垄断,从此,英国人再也不用为找不着停车桩而发愁了,再也不用为自行车被偷而愤怒了,再也不用为交通费超值而头疼了。当我们已经准备好观看英国人对中国的新概念共享单车欢呼雀跃的时候,英国人却似乎并不百分百的领情。在大量的好评和赞誉中也掺杂着不少质疑。在《剑桥新闻》上就有这样一则充满质疑的报道:Chinese bike hire company ofo 'has not addressed concerns' ahead of tomorrow's launch(来自中国的共享单车ofo并未在明天的试运行之前解除民众疑虑)。What?这是传说中的见好不收吗?因为我实在是想不出,这么好的事,能给这帮保守分子造成什么了不得的疑虑。 文章一开始就直截了当的引了剑桥council leader的一句话,他说他对这次共享单车的试运行没什么信心,不觉得它能适合剑桥这个城市。接下来文中列举了“a number of serious questions”,其中人们最大的担心是这种无停靠桩的共享单车会被丢的满街都是,给行人或是原本的自行车拥有者造成困扰。城市管理者不希望这些被充分自由化的共享单车,在城市的各处占据原本就拮据的空间,“它可能会让自行车公共停放区拥挤不堪,它可能被随处丢在残疾人通道上。这会让本就十分拥挤的剑桥老城失去秩序。”另一个担忧来自于安全性。众所周知,在英国夜间骑车必须配备车灯,而这次新来的20位小黄车恰恰缺少了这样一个细节。乱停乱放的问题在国内果然是出现了,但我们并不十分担心,但英国人不同,他们会因此陷入进退两难。
英国人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果然不同。他们在考虑一个新项目能不能投入运行时,优先考虑的是它会不会给不使用的人造成麻烦和困扰,而我们先考虑的是,最大化它给使用者带来的便利。考虑的主体都不同,怎么可能想得到一块儿,谈的到一处。我们通常认为的外国人傻,外国人轴,可能就在这处吧。他们并不是看不见利处,有是更担心弊端,为了不造成这个弊端,宁可不去享受这个利处。我们不一样哪个开车的有功夫考虑骑车的,哪个骑车的又劳心去考虑行人啊。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考虑的问题大概就是会这么不一样。宁可让大多数的健全人多走几步路,也决不允许给少数的残疾人造成了不方便的隐患。想到这,我又不忍批评英国的“落后”了,也稍微理解了英国人的保守。
对于英国人的担忧,我相信中国的共享单车不是解决不了,这样一个智能的中国系统再加上英国人严谨的高要求,一定不难做到尽善尽美。现在ofo和mobike还都只是在试运行阶段,磨合的如何,结果会怎样,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我十分希望今后可以在英国的各个地方,看到来自中国的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