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
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故曰"冬至"
2020年冬至时间,
12月21日 18:02:12,
农历庚子鼠年十一月初七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中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的一个,
也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后便开始"数九",
每九天为一个"九"。
到"三九"前后,
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
天气也最冷,
所以说"冷在三九"。
而“九九”已在农历一月、二月,
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
因此“九九艳阳天”。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
二候糜角解;
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
此时阳气虽已生长,
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糜角解
糜与鹿同科,
却阴阳不同,
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
所以为阴,
而冬至一阳生,
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
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旧时,老南京就有“贺冬”的风俗
民谚曰:
“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
冬至大似年,东家不放不肯歇。”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
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
以及吃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里的民间歌谣,
九九消寒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里的文人雅趣,
九九消寒图:
以九朵素梅为底,
每朵皆有九片花瓣,一瓣对应一天。
日染一瓣,待得满片殷红,
抬头再看,已是春林盛密、
杏株绽开,冬去春来了。
在最长的冬夜里,
等春的照面,
愿你平安喜乐,
静待2021。
来源:封面新闻分分钟综合
编辑:邓显强
编审:吴婕钰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