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新冠疫情开始,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们,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过山车式人生体验。不少亲历过非典冲击而未曾退缩的业者们,却在新冠面前躺平任“割”。事实上,在新冠疫情到来之前无数从业者的心态就已经开始悄然发生了转变,而疫情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1
是万亿级别的市场 也是门槛很低的行业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旅游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截止2019年中国旅游总收入6.58万亿,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拉动消费、促进就业,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盘够大,光环也够亮。
随着抖音、小红书、马蜂窝等等互联网App的涌现,旅游逐渐成了一种“必需品”。前几年空空荡荡的洪崖洞,这几年每到五一、十一就变身必须拔草的“千与千寻”网红打卡圣地。随之而来的是重庆6.57亿游客人次,5734亿元的旅游收入。境内游发力,出境游也丝毫不落后,2018年中国公民出国旅游花费排名世界第一,全年在国外花费达到2773亿美元,买买买的名号早已响亮全世界。
在这样万亿级别的消费市场支撑下,从业者的日子应该很优渥。
毕竟旅游从业者的日常,基本上是制霸朋友圈的存在。别人在唱“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旅业从业者则是每天真实上演“沙巴芭堤雅阳光热辣辣”。把别人的梦想做成了工作,是旅业从业者自带光环的一大原因。
然而这份洒脱,其实很容易拥有。 旅游行业从业门槛低,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专业的也不怎么专业,常年来旅游院校课程设置杂乱、专业性较差、缺乏市场应用培训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旅游专业的学生,也影响着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专业的来了也就来了,旅游从业其实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一些基本的销售、计调、产品等等凭借的是经验的累积。所以无论学识背景,来了就是旅业人。
02
疫情打破旅游业光环 从业者该何去何从
然而一场新冠疫情,让从业者再次看清了旅游业的软肋——敏感。国际环境、政治冲突等等大势影响着旅游业的生存,当地极端天气、言论环境甚至也会真实影响从业者的每一单生意。 全球化带来的优势,正在越来越频繁地打击着旅游业的生意。
机构预测,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或分别下滑13.9%、18.6%
事实上旅游业不仅变得敏感,而且越来越“透明”。随着Booking、携程、飞猪、Airbnb等等国际旅游电商平台的崛起, 全球传统旅游行业从业者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中国国旅转让旗下业务,大开免税店;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旅游公司英国托马斯库克集团宣布破产清算;美国旅行社的数量从1990年的13.2万家减少到2014年的7.4万家……互联网的崛起消灭了旅行社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信息差和价格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由行,这让传统旅社的生意难以为继。而新兴定制旅行社的日子,也因为居高不下的成本和小作坊式的服务难以扩大生产。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旅业从业者的日子在哪里都不好过。
03
行业发展潜力有待挖掘 人才转型迫在眉睫
疫情进入拉锯时期,恢复的行业中其实并不太包括旅业从业者的身影,大部分从业仍旧在家煎熬。要问旅业人急吗?当然急,不然也不会纷纷搞起副业。但是大部分旅业人,还是发自内心喜爱着这个行业,想等它回归。只是如何在行业中继续前行的问题,在冰封期被疫情放大了许多倍。
2019年,我国出境游1.55亿人次,境内游60.06亿人次,全球目的地旅游活动预订板块的在线市场渗透率仅为15%,而全行业的渗透率61%, 看得到出境游的成长空间仍十分巨大。
总裁直播成了疫情之下新风口
旅游业仍有上升空间的市场,也在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技术升级,互联网的介入, 如何将旅游做得更专业,更有“人情味”,才能在旅游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传统旅行社转型其实已经悄然进行,要么冲击高端旅游市场,打磨小众的产品,要么做自由行产品,以高品质的服务取胜行业。总之,仍旧玩传统旅行社的套路将会越来越难。
旅游从业者的焦虑早在疫情前就已经生根发芽,“旅游行业的未来在哪里?”“传统旅行社会不会消亡?”“旅游行业如此脆弱要不要转行?”等等标题,总是反复出现人们的眼前。 但许多焦虑的人其实早已经有了答案,你还留在旅游业就是证明。每一次点开旅业在线课堂、每一次学习目的地知识、每一篇付费的获客文章都能证明。
唯有热爱和行动,才能抵御焦虑与不安。
希望还在旅业路上的你,成功转型,华丽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