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罗青球
吉州区高度重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从钓源古村破题,抓好三个关键点,打造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共融互促的发展新模式。
关键之一:重视村落保护传承
钓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4A级景区,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得天独厚、民风质朴淳厚。吉州历届区委、区政府多次对钓源进行保护性修缮。尤其从20多年前开始,对古村进行严格控建,通过另辟新村的办法,来解决和保障农民建房需求,古村内没有新建一处民房,古村落形态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
为此,一方面,尊重整村历史肌理,除因补功能需要增加了一两处新的建筑外,严禁新增建筑,补功能的建筑也是按照整村历史肌理进行布局建设,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尊重每一栋民居,不动大结构,以对症下药的小改造整治隐患,挖掘每一栋房子的最大价值。
针对因年久失修而破败、因经营不善而颓败的情况。区委区政府对钓源进行集中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坚持在理念和团队上高标定位、锚定一流,做到不埋没钓源、不淡化钓源。在团队选择上,坚持有情怀、有实力、有眼光的国内一流团队。
关键之二:精心谋划建设运营
首先,坚持“运营前置”。钓源项目采用EPC+O的模式,以运营为目标,将设计建设一体化总承包,不仅很好地实现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而且把运营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全过程无缝对接。
其次,坚持“业态为核”。钓源的业态聚在“三气”:笃定贵气。文旅项目上注重精品,业态引进上青睐高端,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带动了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坚守文气。钓源项目在所有的业态中均注重文化活动的策划、文化印记的嵌入以及文化气息的营造。活跃商气。通过商业繁荣和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和群众致富。
再是,坚持“辐射周边”。在钓源周边,开辟柚乡园、福蓉园、石语荷园等景点,以及十几个传统村落。该区树立“文化为魂、品质为王、运营为先、引流为要、产业为核”的理念,致力打造“钓源核心引领、周边景区支撑、业态融合互促”的大文旅集聚区。
关键之三:紧密结合乡村振兴
该区本着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的原则,采取租赁流转的方式取得房屋20年使用权,并且将20年的租金一次性全部付清,平均每户得了10万元左右的收入。闲置的农房,不仅产生了较好的当期收益,而且产权还在自己手上,还将不断地保值增值。
此外,景区的建设运营,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只要人岗相适,运营方都优先从村民中招聘。现在,就有不少村民在景区从事讲解、保洁、维修、运输等工作,每年收入4万元左右。运营方每年还以分红方式,固定给村集体不少于30万元收入,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增添了乡村振兴的后劲,又为无劳动能力的村民平添了一份保障。
如今,景区火了,游客多了,村民在新村开起了各种业态。景区内有大小商店、手工作坊如酿酒工坊、陶艺工坊、金缮工坊等,聚集了一批把生活和创业融为一体的年轻人。钓源不仅成为了景区,而且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标杆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