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赫胥黎1930年初版毛边签名本短篇小说集,初版限量800册,此为第567册

图片来自豆友bookbug,授权使用)

7月26日是阿道司·赫胥黎123周年诞辰纪念日,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如若提起 《美丽新世界》(又译作《美妙的新世界》),想必不少人都有所耳闻。

其实,“赫胥黎”这三个字不一般。随意维基百科一下,你会发现列在这个家族名下的有四个人,其中三个都颇有建树。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先捋一下人物关系: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辈分最大,是李奥纳德·赫胥黎的爸爸,是朱利安·赫胥黎(通常译作安德鲁·赫胥黎,后文统一为安德鲁·赫胥黎)和奥尔德斯·赫胥黎(通常译作阿道司·赫胥黎,后文统一为阿道司·赫胥黎)的爷爷,而安德鲁·赫胥黎和阿道司·赫胥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四个人中,爷爷是生物学家,他的两个孙子一个是生物学家,一个是文学家。可能优秀基因是隔代遗传吧,赫胥黎家族只有儿子这一辈点进去看是一片空白,没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经天纬地的功业,也没有著书立说。

相比之下,爷爷和孙子们都很了不起。先从爷爷说起。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达尔文的斗犬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赫胥黎爷爷

你可能不知道这位爷爷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以下尊称他为赫胥黎爷爷)作为一位生物学家具体干了些什么,但你一定知道达尔文是干什么的,也知道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历史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

让人震惊的是,如果当初达尔文没有赫胥黎爷爷的帮助,他的进化论学说很可能就不能为我们所知道了。

对我们这些从小就接受科学教育的人,理解起进化论并没有什么理论难度。现在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生物课堂,还会想到草履虫、始祖鸟、大猩猩等和人类进化息息相关的重要节点。

生物进化论,简单讲就是,大约在30多亿年前,有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人是物种之一。

这个对我们而言像常识一样的理论,对19世纪50年代里的人们来说,却足以掀起一阵极难平复的头脑风暴。

没错,达尔文和赫胥黎爷爷所处的,正是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那是一个被教会主宰的世界。每个人深受神学的影响,誓死捍卫宗教立场。科学,不像在现代社会这么有市场。它时刻面临被质疑被打倒的局面。

比如《圣经》里说野兔反刍,但科学证明并非如此。类似这样的事实之争,曾经就是宗教与科学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一。天文学、生物学、地质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都伴随着此种冲突。

你敢想象在一个教会主宰的世界里,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向所有人大喊“我们是大猩猩进化来的”吗?有一个胆儿肥不要命的人就这样做了,那就是赫胥黎爷爷。他为什么要舍身为达尔文的理论摇旗呐喊呢?因为赫胥黎爷爷是达尔文的真爱粉。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达尔文

其实能懂得达尔文进化论的赫胥黎爷爷教育生涯结束的很早,十岁就辍学了。但他的自我教育却始终没有停止。他靠自学成为了博学之人,还在航海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和感悟。一度沉浸在和达尔文一样的思索中:

生命与自然究竟有何关系?

就在达尔文把《物种起源》这本书寄给他之后,他可算是找到了同道中人,一头扎进去,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这一读不要紧,他完全被达尔文这套理论折服,欣喜若狂地给达尔文去信,说:

自我看完冯·贝尔的论文至今有九年了,这期间我看过了许多自然史科学相关文章,但没有一篇能让我像看到这本书一样印象深刻,并且,我由衷地感谢你,给了我这本凝汇了这么多新观点的书……

好在这份欣喜并没有让赫胥黎丧失理智,他很清楚达尔文《物种起源》一旦出版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对此,他在信中给达尔文立下“军令状”:“如有必要的话,我已经准备好为你的学说赴汤蹈火”,他还说“我已经魔利了我的牙爪,准备就绪”。

自称是“达尔文的斗犬”的赫胥黎果然没有让达尔文失望。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把教会震得天翻地覆。许多达尔文的同行、朋友都来指责进化论“违背上帝的旨意”。这种情况下,赫胥黎爷爷如他在信中承诺的,亮出爪牙,到处演说为达尔文辩护。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在一次论辩中,赫胥黎对自己的论敌说了一句话,语惊四座:

相比起一个用自己的才华来混淆科学真理的人,我更愿意和一个猩猩有血缘关系。

赫胥黎爷爷就是这样不顾一切地生猛。

在赫胥黎爷爷的帮助下,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渐引来人们的了解和认可。在更多人的推动下,《物种起源》得以成为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为后世科学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

说起来,赫胥黎爷爷和中国还有一段更为亲切的“交往”。

早在1898年,我国学者严复将赫胥黎爷爷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一部分,翻译成中文,出版了《天演论》,随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优胜劣汰”等几乎成了人们挂在嘴边的警句。

1895年,这位为达尔文进化论而斗争的“斗犬”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倒下了,死于心脏病。他是赫胥黎家族第一个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人。之后,在他的孙子辈中,崛起了又一座高峰。

阿道司·赫胥黎——给你美丽新世界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赫胥黎爷爷的孙子阿道司·赫胥黎,是英格兰作家,也是赫胥黎家族第二位不容忽视的人物。

他患有严重的眼疾,却看清了世界的未来。他用盲文在1932年写完一本书。书中对未来世界做出了伟大预言。他说那是一个美丽新世界,即公元2532年的世界。

这本书叫《美丽新世界》(又译《美妙的新世界》),它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

没读过这本书的人可能很好奇:美丽新世界到底什么样呢?

好消息是:

这个世界里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科技无限发达,不用自己生育。性爱可以随意享受,不必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甚至,随便的性爱最受鼓励。人们没有忧愁,一旦有不良情绪,就被使用“唆麻”(一种无副作用的致幻剂,类似现在的尼古丁)来自我麻痹,忘掉自己的七情六欲,做个逍遥自在的人。

坏消息是:

这个世界里的人们没有喜怒哀乐等自我感受,更没有个性,人是机器的奴隶,更是垄断公司和政客们的提线木偶;

这个世界里的人,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分门别类,被划分在五种阶层:“阿尔法(α)”、“贝塔(β)”、“伽玛(γ)”、“德尔塔(δ)”、“厄普西隆(ε)”;

阿尔法和贝塔最高级,在“繁育中心”孵化成熟为胚胎之前就被妥善保管,以便将来培养成为领导和控制各个阶层的大人物;伽马是普通阶层,相当于平民;德尔塔和厄普西隆最低贱,只能做体力劳动,且智力低下。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一句话总结:

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世界。

新世界就是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彻底改造人类。

这个世界好吗?你想去吗?

有个外来的“野人”,他来到了盼望已久的“新世界”,起初为物质环境的改变而感激涕零,为到达了美丽新世界而欢呼雀跃。之后却渐渐感到无法适应在流水线上日复一日白蚁式的生活。

最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心上人的放荡,可他又对此无法指责。因为新世界的名言之一就是“每个人属于每一个人”,因此没有放荡可言。他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寄托破灭了,在孤独和绝望中,他选择了自尽。

这样的美丽新世界完全违背了人性,不是天堂,而是地狱。阿道司·赫胥黎在这本书中所预言的这个恐怖世界离我们远吗?

按照书中所讲,美丽新世界在公元2532年,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我们已经迈开前往美丽新世界的步伐。书中那些管理者们善用的手段或多或少都在现实中发生过。

1.利用压力使理性停止运作

人在持续压力的作用下,理性会停止运作。一些暗示性话语很容易被植入大脑,并按要求采取行动。这也就是行为暴力和话语暴力有管制效果的原因所在。

2.使用化学药品控制人的行为

人的很多行为都和生理激素有关,比如肾上腺素,会带来生理满足,比如多巴胺可以释放快感,比如催产素能增强信任。“美丽新世界”里的管理者通过这些化学药剂来使被管理者感受更好,更容易统治。

3.从潜意识下手,将人诱服

人的所有决定并非都经过理性思考和选择做出,很多都听从了潜意识的召唤。这也是为什么广告能达到宣传效果的原因。广告里面的3B原则:美女、小孩、小动物,还有明星代言,都是把对喜爱之物与商品联想起来以达到宣传效果。

4.通过睡眠灌输价值观

《美丽新世界》里的道德灌输,采用的就是睡眠教学法,也就是趁人睡着的时候向其灌输宣传内容。主要灌输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其实就是洗脑。

《美丽新世界》里所展现的“管理术”还不止这些,如果细读,足以令人胆寒。

面对这些招数,怎么破?

赫胥黎告诉我们,面对这些套路,最重要的是提高捍卫自由的意识,做个清醒者。

他说:

“最重要的价值是以人的多样性为基础的个体自由。”

罗素说过,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没有自由,人不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人类也不会参差多态摇曳生姿。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

赫胥黎的伟大预言就在于,他看到了泯灭了人性和丧失了自由的人,只是生理上意义的人,身体之外的思想、感情、意志都被彻底铲除。

毫无疑问,这样的美丽新世界,看上去美丽,实际上却是人间地狱。

这个地狱里的人也会笑,但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思考。

很多人将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另外一部——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相比较: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我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会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根据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改编的同名电影 剧照“老大哥在看着你”

奥威尔和赫胥黎的政治预言究竟哪个会实现?

《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认为,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美丽新世界》关心“科学进步对人类个人的影响”。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改变太过剧烈,倘若人们不能控制好它,它就将要求人去适应它们,为它们所奴役。

现在我们一个个成为手机控、电脑控、游戏控,信息过载以及泛娱乐化导致人们失去思考能力和思考的自觉,这难道不是赫胥黎当年在书中所预言到的吗?

这位预言未来的伟大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曾七次被提名诺贝尔奖,可惜一次未中。

还好这一遗憾被赫胥黎家族的第三个重要人物给弥补了。那就是安德鲁·赫胥黎,即阿道司·赫胥黎同父异母的弟弟。

 
 
  • 美丽新世界
  • 9.6
  • 作者:[英] 赫胥黎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类型:奥尔德斯·赫胥黎/反乌托邦/赫胥黎/脑洞大开/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英国/外国文学/【可信/不可信】/1890s
 

安德鲁·赫胥黎——什么是真正的神经大条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阿兰·霍奇金和安德鲁·赫胥黎

1917年安德鲁出生于英国伦敦,由于强大的家族基因,他自小聪明过人。他和爷爷一样,一辈子投身于生物学的研究。

1939年,22岁的安德鲁遇到了一个重要的朋友——英国生理学家、细胞生物学家阿兰·霍奇金。

他俩认识的时候,正值神经科学刚开始发展不久。这两人对神经科学都感兴趣,于是就在这一方面着手研究。

在他们之前,1909年,一位名叫威廉姆斯的动物学家在解剖枪乌贼的时候,意外发现在枪乌贼外套膜下生长着一种无比粗壮的神经纤维,这种神经纤维甚至大到用肉眼便能轻松看清楚,是一般神经纤维的50倍。他因而将这种新发现的神经纤维命名为巨大轴突(giant axon)。

安德鲁和霍奇金借助威廉姆斯的这个发现,找来了世间最大条的神经——枪乌贼的巨大轴突,开始研究人类的神经问题。

他们将一根100微米的玻璃针管插入到枪乌贼的巨大轴突之中,从而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记录到了神经电信号。

就在他们的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的时候,二战爆发了,他们不得不中断研究直到战争结束。

1952年,他们终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发表,从此一举奠定电生理学的基础。

1963年安德鲁·赫胥黎与阿兰·霍奇金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初霍奇金与赫胥黎用的100微米的玻璃针管被越做越小,小到了可以检测哪怕是最微小的神经纤维。这种针管被称为“膜片钳”,已经成为现代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这都要归功于安德鲁·赫胥黎与阿兰·霍奇金。

他们甚至为像我这样“神经大条”的人找到了自信,以后谁如果再说我神经大条,我就告诉他:

神经大条才更机敏,今天神经科学的一切,就是靠着最“大条”的神经来奠定的。

赫胥黎家族,有为达尔文进化论披荆斩棘的,有为世界未来劳神忧心的,还有为生物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个家族的这三位人物,所关心的并非一己之得失,而是整个人类。

在阿道司·赫胥黎诞辰123周年纪念日的今天,特别回顾赫胥黎家族这三位大人物,对他们留下的人生足迹感佩、赞叹。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6222 字。

转载请注明: 豆瓣一刻:毁掉我们的,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