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天井文化小镇旅游区拍摄的铜雕塑“李白举杯邀明月”
“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佳句不须编。”
“龙凤图腾翔万邦,琼浆起源在炎黄。”
凤香三千载,文脉代代传。西凤酒从一开始就流淌着中华文脉的基因。孔子、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先贤雅士,都和西凤酒有着不解情缘;陈忠实、贾平凹等现当代陕西文坛代表,文思中也跳动着西凤酒的魂脉……
西凤酒传统的书法注册商标“西鳯酒”本身,就诠释着文人墨客的神思和心语;以“秦饮”为源头,西凤酒堪称“秦风秦韵秦之声(秦腔)”的不二搭档,共同塑造并诠释着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坚守和希冀。
家国情怀剑客心
有人说,谁能说清中国的酒文化,谁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在诸多中国文人心目中,那些传诵千年的诗词歌赋,早就超越了某一文学奖的定位。这其中,与酒有关的锦绣文章,成为不可或缺的瑰宝。所谓酒中有诗,诗中有酒,言有尽而意无穷。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诗仙李白这首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绝响,从“萧史弄玉”的传说演绎入手,阐发出兴尽悲来的家国情怀。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他所在的唐代,正是西凤酒发展的兴盛时期,说李白诗歌中大多散发着西凤酒的味道,一点也不为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首《将进酒》,被很多人视作中国酒文化的宣言。
有评论指出,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在李白身上赋予了“水中捉月,骑鲸仙去”等传奇色彩,正是因为酷爱李白“一醉累月轻王侯”“三杯吐言诺,五岳倒为轻”的醉仙形象和侠义精神。
诗仙任逍遥,诗圣叹寂寥。诗圣杜甫为酒文化赋予了另外一种性格。当然这不是说李白不爱苍生,杜甫不解风情,而是二人各有千秋。杜甫是诗圣,也是酒圣,“杜甫饮酒诗如泉”,他现存的1400多首诗中,酒诗有300余首。
细心的读者发现,杜甫青年时期就开始饮酒。“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这是杜甫自传诗《壮游》中的句子。有文章点评,此时杜甫正处在盛唐繁华时代,满腹才华的他,也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狂狷,恰似一杯新酿,清冽奔放。
酒语千回百转,人生跌宕起伏。据史料记载,公元757年4月,“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从长安逃出,到达凤翔唐肃宗驻跸之地,却只得到一个小小的左拾遗官职。抑郁不得志,又时逢战乱,杜甫每日狂饮,写下许多千古名句。如“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公元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平息后,杜甫心情大悦,“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流传至今。
怡心养性竹林醉
与李白和杜甫的“画风”都不同,诗佛王维给秦地之酒注入了另外一种超然之魂,恰如王维自身的个性。“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酒气”不如李白那么浓烈,王维身上仿佛笼罩着浅浅淡淡的山林之光,但他的酒里又满是温暖的情谊,历久弥新。王维的酒,更像一种淡而远的友情的见证,又不缺慷慨激昂的一面,恰如“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及至北宋,一位“集大成者”出场了。他,就是苏轼。称其为“集大成”,皆因很多人在苏轼身上看到了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不同风格于一体的个人特色。结合苏轼人生经历,将其归入“闲情雅意派”诗酒代言人也相当合理。
在《行香子·述怀》中,苏轼说,“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造酒试验家,酒仙。”近现代作家林语堂如是评价苏轼,“提起苏东坡,中国人总会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和王维类似,苏轼也是文艺界的全能式人物,书法、绘画、诗词样样佳。他曾说,“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事忙……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爱酒的他,怎能缺席盛名远扬的西凤酒(宋朝时称橐泉酒)?据公开史料,任职凤翔签书判官时,苏轼在今凤翔东湖喜雨亭落成之日邀朋欢盏,畅饮橐泉美酒,并留下名篇《喜雨亭记》。他还学会了酿造橐泉酒的技艺,并上书朝廷,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凤翔酒业的措施,获准实施后,橐泉酒和整个凤翔酒业得以蓬勃发展,凤翔成为全国闻名的酒乡。
美美与共百艺通
与西凤酒有关的文人故事不胜枚举,但本质相通,这一点,也是对中国“和合文化”的生动诠释。所谓“和合文化”,大意为和而不同,如此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中华文化包含儒释道法等多家流派,之所以千百年来它们可以相对和谐地共存共生,就是因为各流派普遍接受“和合文化”。而不管哪一流派,对酒文化都有一种不约而同的品鉴。“青梅煮酒论英雄”“以文会友”“以酒会友”更是不同身世不同个性的文人们的日常。
西凤酒文化馆从另外一种角度展现出,凤凰有“和”之美,西凤酒有“香”之美,一脉相承,美美与共。
此处,有着“活文物”之称的西凤酒海不能不提。酒海的原料选择、制作工艺繁复异常。有介绍说,与酒海的多种原料相关,在一年四季的神妙配合与作用下,西凤酒方才具有了“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五味至臻平衡的特点。科学艺术本一家,文脉基因代代传。
暗合了“和合文化”的,首先当推“适度”二字。对于酒文化,孔子有过明确表述,有专家统计,“酒”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五次,其中三次出现在《论语·乡党》篇中,它涵盖了孔子对饮酒的态度。子曰“惟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喝酒应根据自己的酒量量力而行,不能饮到醉乱而丧失了德行。
而因为“燕汲拜师”,秦酒也深深烙上了孔门印记。据传,孔子尝了燕汲送来的酒后非常高兴,与他一同“适周问礼”,并将秦酒作为珍品赠予了老子,老子亦赞不绝口。公元前501年,燕汲学成归来聚徒传道,因思师心切,他经常饮秦酒,并撮土筑台东望,由此形成的“望鲁台”现位于陕西千阳县城西,成为宝鸡名胜之一。
在西凤酒文化馆里,并排陈列着“炎、周、秦、唐、宋、清”几个醒目的大屏风,大小不一的活字印刷体点缀其间。悠悠古乐中,琴棋书画诗酒花融为一体,物我两忘,五官通感油然而生。
其实,在熟悉西凤酒的很多人眼里,仅是看到西凤酒注册商标“西鳯酒”,就能产生类似感受。美如画的软笔书法“西鳯酒”,出自低调的艺术家、爱好书法和国画的原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委员、西安第一印刷厂总设计师李颖宽。而这,也成为酒与文化的另一种交融,亦是诸多传统品牌不谋而合的艺术表达。
秦人秦酒秦滋味,秦风秦韵秦之声。作为陕西两大文化标的,西凤酒和秦腔天然是“CP”。“真真实实,纯纯朴朴,爱喝西凤酒、爱抽老卷烟,爱听秦腔戏。”这是友人对陕西作家陈忠实的印象。贾平凹在《老西安》里讲到,正是因为西北的地理环境,才“产生了秦嬴政的‘虎狼之师’,产生了味道最辣的线线辣子和紫皮独瓣蒜,产生了最暴烈的‘西凤酒’,产生了音韵中少三声多四声最生、冷、硬、倔的语音和这种语音衍义成的秦腔戏曲”。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千载传承的西凤酒文脉,道理亦在于此。正应了明代杨慎的金句——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来源:新华财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