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映了南派三叔《盗墓笔记》系列的《重启之极海听雷》,豆瓣评分高达8.4分,重新掀起了一波盗墓追剧高潮,也为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与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在影视领域的改编角逐中成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重启之极海听雷》
说起盗墓小说,最出名的当属《鬼吹灯》系列和《盗墓笔记》系列了,两者同样围绕着古墓这个地下世界,通过声、光、色的配合,以及各种迥然不同的生物或者机关,讲述了盗墓三人组在探墓过程中遭遇的种种离奇而惊险的经历,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凶险而又神秘的亡灵世界。
盗墓类的小说其实不少,但真正出名的主要也就是这两个,出现这么大差别的原因,除了在题材上先来后到的缘故,主要还是跟作者的写作构思功力有很大关系。《鬼吹灯》写作早于《盗墓笔记》,所以后者的出现不免有些模仿的嫌疑。
但看后来的结果知道,《盗墓笔记》的名气丝毫不亚于《鬼吹灯》,虽然同为盗墓,但前者融入了自己特有的元素,开拓了别具一格的盗墓宇宙。
不过,从改编为影视剧以来,两部小说都有不少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口碑上总体还是《鬼吹灯》更胜一筹。
我们来细数下两者具体有哪些改编的影视。
《鬼吹灯》中拍得比较好的有《精绝古城》、《寻龙诀》、《怒晴湘西》、《龙岭迷窟》,其他的比如《九层妖楼》、《黄皮子坟》、《云南虫谷》等基本扑街。
而《盗墓笔记》则惨得多,高分剧貌似只有《沙海》和近期的《重启之极海听雷》,《老九门》勉强及格。
总体来看,《鬼吹灯》在影视领域基本完胜于《盗墓笔记》。
《精绝古城》
当然,这与两部小说的名气并无太大关系,毕竟都是超级IP。差别主要还是由演员演技、编剧、导演及制作团队的水平差距导致。
那么,跟小说本身有没有关系呢?必然有,毕竟两部小说走得是两个路子,作者的构思方式、内容,能否顺利转化为影视画面展现出来,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我们来具体看看,两部同为盗墓类小说,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首先是相同点。
都是以爷爷遗留的书本为引和下墓的基础,只不过名字不同而已,《鬼吹灯》里的叫《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盗墓笔记》里则是一本笔记。
故事主题都是以盗墓为主,每个墓都有对应的文化特色,比如《鬼吹灯》里的精绝古城、云南献王墓,《盗墓笔记》里的鲁王墓、汉代李淳风墓;
主要人物设定方面都是三人组合,都有智囊核心(《鬼吹灯》是胡八一,《盗墓笔记》是吴邪)加搞笑担当王胖子,唯一的区别在第三人身上,前者是豪放女性雪莉杨,后者是武力担当张起灵。
内容上每到一处古墓必然要经历生死陷阱,各种机关和古怪生物,以及一些古代的秘术,让人眼花缭乱,比如《盗墓笔记》中的出现的火瓢虫、黑眼怪蛇、尸香魔芋、悬魂梯、云南痋术;《盗墓笔记》中的九头蛇柏、黑毛蛇、人手贝、皮俑等。
再来说说不同点。
一、故事大背景选取不同。
从时间上看《鬼吹灯》发生的时间更集中在较早时期——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并且其中多有穿插上一辈人的故事,或者通过胡八一等人的回忆,或像《怒晴湘西》那样专门再现当年的情形。
而《盗墓笔记》的时间战线拉得较长,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不过主要还是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吴邪这一辈人所在的这段时间。
二、人物关系设定复杂程度不同。
《鬼吹灯》的盗墓世界中主要分四个门派: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其中以摸金一派的故事为主,毕竟小说的主角还是咱们的摸金传人胡八一,其中几部也有写其他门派人物的,比如《怒晴湘西》写的就是上一辈卸岭首领陈玉楼和搬山一脉首领鹧鸪哨的故事,但也是为了给其他几部作铺垫。
但总体而言,《鬼吹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盗墓过程上,对于人物和人物关系的构造并没有过分深入,只是划分了门派,然后主要围绕着主角胡八一这一代来讲,并没有太复杂的人物关系。
而《盗墓笔记》则完全不同。南派三叔在这个系列的小说中精心塑造了一系列不同而复杂的人物形象,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网。
1、首先,在人物划分上,《盗墓笔记》中主要围绕着十大家族来铺开故事,这十大家族分别是九门和汪家,其中汪家不是传统意义上有血缘关系的一个家族,而是汪藏海为了对抗张家而聚集起来的一个团体,统称汪家人。
《沙海》
2、其次,《盗墓笔记》中各家族因为利益以及对青铜门长生秘密的纠葛,彼此间产生了许多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是作为盗墓行业的垄断家族——九门,各家族间既相互依存,也常常为了利益勾心斗角,在《老九门》和《沙海》中作者对于这种因缘关系展现得比较多,比如张大佛爷张启山对老九门的管理,中年吴邪为清除混入九门的汪家奸细而进行的清洗计划。
另一方面,作为守护者的张家和后来发展起来的汪家人之间也因为长生秘密而产生了矛盾关系,张家要防止长生秘密泄露,而汪家人则要公开这个秘密,九门中其他八门参与进来帮助张家,自然而然三者之间产生了相应的复杂关系,造成了数百年的恩怨纠葛。
总的来说,南派三叔在人物方面构筑起了一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网,显得更加复杂。
三、写作手法上各有千秋,内容侧重点有所区别。
《鬼吹灯》注重的盗墓细节的描写,重在趣味性。
《鬼吹灯》中首创了盗墓行业的一些标准,创造了大量的盗墓用语和行业的暗语。比如在《鬼吹灯》系列的《精绝古城》、《寻龙诀》中屡次出现的摸金一脉的盗墓规定:鸡鸣灯灭不摸金、每次开棺前都要在东南角点上一支蜡烛,《寻龙诀》中出现的寻龙诀: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好关门如有八重险,不出阴阳八卦形;又比如说在《怒晴湘西》部分详细展示了卸岭和搬山两派的一些情况,比如下墓倒斗方法、门派发展情况、秉持的理念等等。
对于每部而言,除了像几部都是为了寻找雮尘珠解决诅咒问题,总体而言相互之间联系并不是特别大,即使单独去看其中某一部,看下来也能明白。因为《鬼吹灯》的故事更加偏重在探墓本身的过程上,比如如何根据地理、星象找到墓穴,如何破解墓穴中神秘莫测的机关阵法,在《龙岭迷窟》中胡八一等人探李淳风的墓穴时这一点表现的特别明显,整个过程并无太多鬼怪恐怖,反倒是一路专门在破解机关,类似的还有悬魂梯,可以说从思考的层面给了观众一次烧脑的盛宴。并且,作者在构思出了充满悬疑的奇思妙想后,又会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让勾起兴趣和疑问的观众瞬间明白,欢快舒畅。
而《盗墓笔记》在内容深入和广度的布局上,我个人认为南派三叔是花了大心思的。
1、作者用一个人类都有的终极梦想来引出后来一连串的故事,这个终极梦想就是长生。从上古时期的西王母开始,到后来的守护者张家,以及汪家人,都为了这个梦想和秘密而不懈努力,后来的所有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秘密来展开的。
张起灵
2、整个故事涉及的人数和年代都是非常广的,张家、汪家和其他八门好几代人都牵扯其中。比如作为藏着长生秘密的青铜门守护者张家,从强盛时期的历代族长张起灵,到衰败后的佛爷张启山、张日山,再到后来的小哥闷油瓶;而汪家,从明朝的汪藏海发现长生秘密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汪家人一直在暗中活动,与九门对抗;还有其他八门,从老九门时期的吴老狗、解九爷等人,到吴二白、吴三省、解连环等人,再到后来的吴邪。其中还混杂了许多其他觊觎长生秘密的人,比如外国人、军阀、政府等,都参与其中,人物之多,关系之深,是《鬼吹灯》所比不上的。
3、从总体上来看,《盗墓笔记》因为讲述的东西很多又比较复杂,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完整的延续千百年的巨大阴谋和计划,让读者读来甚为惊叹,佩服作者构思之深,叹为观止。至少我个人在看《沙海》这一部时,对于吴邪清楚汪家人计划这一块的构思确实是感觉很爽和佩服,这是与看《鬼吹灯》时的那种趣味性是不同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烧脑”。
美中不足的是,也因为布局过大,涉及的秘密太多,很多秘密自然而然就成了“真正的秘密”,永远无法知晓,南派三叔也未给出合理圆满的解释,而是一笔带过,所以整部小说看下来,不像《鬼吹灯》那样清晰明朗,反而感觉处处留坑,摸不着头脑。同时,作者着重于对整体故事和关系的把握,对于具体细节的描写就不如《鬼吹灯》那样有趣让人容易接受了,读《盗墓笔记》的时候有种感觉:不读完整部小说,就弄不清楚其中的人物和故事发展的脉络,更不要说单看其中的某一部或者某几部了。
最后总结一下,《鬼吹灯》之所以受欢迎,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创了盗墓故事的先河,创新性的盗墓世界符合大众口味;二是本身故事内容趣味性强,吸引读者沉浸其中;三是改编的几部电视剧都比较成功,这为小说的知名度扩大更进一步锦上添花。
《鬼吹灯》
而《盗墓笔记》则在以上三点都不占优势,甚至在电视剧这一能有效扩展知名度的领域遭遇滑铁卢,无形中有损小说的名气。但小说故事本身并不差,并且在深度和广度上更有优势,对于喜欢深究复杂事物和关系的读者来说,《盗墓笔记》无疑更受欢迎。
【来源:怎么回事的家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