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都会在岁末交出一篇清单体文,盘点自己一年来最喜欢的“十佳美剧”。今年终于等到大部分在追美剧季终或完结,沿袭之前惯例,是时交出一篇稿子来总结2016美剧的风云变幻了。个人口味偏好,我所选择的美剧往往是偏重剧情类的,所以漏掉了大部分其他类型的剧集——也就成了一份不无偏见的片单参考。
但是总得有个标准吧!恰好最近读法国学者大卫·比克斯东研究美剧的著作《电视系列剧》一书,书中举例的一个细节也许能说明我的选择标准:大卫杜楚尼在参与《X档案》某集的剧本讨论时,希望能在其中引入《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式的情节,探讨善恶问题——美剧之所以行销全球,不在其节奏、剪辑等商业卖点,而在于其中的思想性和心理深度,此外美剧汲取营养的渠道多多,从古希腊悲剧到19、20世纪的经典小说,再到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不一而足!
以下便是根据这一标准选出的美剧十佳,排名分先后!
美国谍梦
只要这部剧集还在播,估计每年都能列入我个人的十佳。《美国谍梦》在美国都不能算是热门剧集,而且越往后看,也越能明白:这部剧也不具备像《绝命毒师》那样在发酵一段时间后突然大热的潜质。因为它不太像是这个时代主流观剧人群所喜欢的口味,尽管我很讨厌现在流行剧集中刻意的人物CP、搞基卖腐、耍帅扮酷,可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都在某种程度保证和加速剧集的流行,弹幕时代有槽点可吐似乎成了保证电视剧走红的标配。
这些东西在这部剧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相反它真的是越往后越发深沉到骨子里,你甚至难以找出剧情类美剧中常出现的讨喜逗趣的配角人物。《美国谍梦》的好看在于,它没有堕入政治性主题常见的主旋律套路,人物从始至终的心路历程转变也刻画的真实可信,没有宣言和激情,那些借助配角之口阐释的意识形态说教、报效家国之类的话语,因此也显得苍白无力,甚至略带讽刺。
昭雪
昭雪完结之时,聂树斌案也终于在历经二十余年后画上句点。宣判结果出来后,人们沉浸在对“迟到的正义”的声讨中,司法系统的遮羞布被掀开了,聂树斌却再也看不到。
在可以查阅的公开资料中,生前的聂树斌被描述为一个害羞、自卑且有口吃的男孩,看昭雪时一直在想:如果当年聂未被执行死刑,那他今天沉冤昭雪后,从监狱中走出,还能过好自己的人生吗?
昭雪从第一季到第四季,一直都在探讨这样一个命题。丹尼尔从监狱出来后,重新面对于他而言崭新复杂的人际关系,其间面临的困惑、犹疑和恐惧,是任何一个蒙冤之人都会遇到的。丹尼尔已从深牢大狱中走出,但虚拟的高墙仍会在他的身旁构筑起来,将他与正常人的生活隔离开来。
剧集结尾,丹尼尔躺在床上,在夕阳下的田野中,幻想他与遇到的女孩和她的孩子在一起的画面。幕黑,片刻之后,我们又听到了丹尼尔的一声叹息,脑海中的画面在有生之年真的会成为丹尼尔真实的生活场景吗?逝去的时间不会再来,丹尼尔终究回不去了。
绝命律师
如果说绝命律师是当今在播剧中对人物塑造最为用心的,恐怕也不为过。该剧的每一幕设计,都紧紧贴合人物所处环境的情绪,绝无闲笔废笔。
如果说老白是一个极具悲剧意义的反英雄,那索尔显然是成长中的反英雄,老白一开始出现,展现的是一个人到中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形象,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癌症,让他可以以家庭的名义制毒,他这辈子也许都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和野心何其强大。相比之下,吉米一开始的蜕变就是极为主动的,只是在律师之路上,他不想像其他人那么中规中矩,他要带着小混混的气息和做派步入律师界时,遭到了所有人的抵制与反对。一部经典的剧集必然会让观者暂时置身于剧情的语境之下,搁置传统世俗社会的道德观,模糊善与恶之边界。从这方面来说,《律师》是《毒师》是一脉相承的。
情事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情事的第三季其实才刚刚播出一半,但是仅仅看这一半,这部剧集就值得五星推荐。
两位女主创敏感细腻的表达依旧,新季首集用《亚瑟王之死》互文,对经典文学文本的涉猎与探讨在电视剧里能表达出这般效果的为数不多。这部剧集,无论叙事手法,还是细腻质感,都完全向着严肃小说(注意,是严肃小说,而不是通俗类型小说)方向靠拢。
前两季的“现在时”成了这一季的“过去时“,男主诺亚出狱之后的故事占了大部分,监狱部分表面看是叙事谜团了,实际上是本季深入了解诺亚内心世界的入口。
情事虽然也一直在卖弄叙事谜团,但主创牛在从不让这些悬疑部分喧宾夺主(PS:今年哪部剧的叙事谜团喧宾夺主不用说了吧),情感、婚姻与性的探讨一直是这部剧的主题核儿,且越发具有力度。
年轻的教宗
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来执导美剧,而不同于马丁斯卡塞斯或大卫芬奇只是执导先导集,保罗·索伦蒂诺执导了这部剧的第一季全部剧集。第二季已被续订,这部剧第二季如果换其他的导演,那可以想象,基本上就会与第一季完全割裂,毕竟索伦蒂诺标志性的影像风格实在是太强烈了。整部剧下来完全就是一部“艺术大片”的华丽丽即视感。
如果你熟悉索伦蒂诺的叙事风格,那就明白这个导演的叙事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在播完两集之后,有人断定为是宗教版纸牌屋,聚焦于梵蒂冈内的派系斗争,可后面画风一转,这部剧成了年轻教宗的心灵成长蜕变史。
百年酒馆
酒吧内,两个老板与性格各异的客人们针锋相对,抨击着政坛怪像,滔滔不绝说着高度政治不正确的奇谈怪论,而这个小家庭内部则完美贯彻了“来啊,让我们互相伤害啊”的原则,彼此互揭伤疤,痛斥对方的种种缺点,然而到最后还是彼此相依为命。
《百年酒馆》在路易的人网站播出后,反响强烈。如果说伍迪艾伦的电影是知识分子式的电影,那路易的这部剧集中要阐发的许多命题也是那些愿意思考的头脑才会喜欢的。
不推荐所有人看这部剧,毕竟很多人对叽里咕噜说起话来没完没了的话唠剧,接受无能。
罪夜之奔
罪夜之奔中,我最喜欢的一幕是中间某一集结尾,入狱的年轻人为了让照顾他的老大杀掉一个犯人,去狱警那里填表格,以此拖住狱警,当知道人被杀后,年轻人从容地放下笔走回监狱。那一刻,那个人就变了,他已经彻底适应了这个更残酷的丛林社会,而镜头的下一幕给了那位认定他有罪的行将退休的老警察,他正坐在酒吧沉思。
他在沉思什么:也许我做错了?也许他不是真凶?但讽刺的是,年轻人如果之前不是“坏人”的话,却在被当做“坏人”融入到恶劣的环境后,真的成为了“坏人”。
这部迷你剧改编自英剧《司法正义》第一季,但是比起《司法正义》中单纯的推进案件来说,这部剧显然有着更大的野心。它的节奏奇慢,因为在原版基础上做了大规模的社会性层面上的情节扩展,在演绎围绕命案展开的故事的同时,探讨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司法设计的问题与缺憾。大量的浅焦、蒙太奇表意镜头运用的相当巧妙,氛围感极佳。
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的原作小说写作横跨几十年,这部剧改编自原作的第一本小说。越战归来受到心灵创伤的战士,在当地被指为杀害越南平民的恶魔,不受欢迎难就业,还被戴绿帽,最后只能混黑帮谋生,第一集76分时长,其间隐隐点缀这种创伤对现在生活的影响。
这部剧前七集都在表现一种支离破碎、无所适从的生活状态,几乎见不到任何情节上的有效推进。在一个传统而偏保守的社会中,在一种反战气息浓厚的时代氛围下,没有人去关心一个战士到底经历了什么,那脆弱的心智到底经受过什么样的打击。那种巨大的不能被理解的痛苦,被这个酷似苦情版汤姆哈迪的男演员表现的淋漓尽致。只可惜这部剧收视率很低,到现在也没听说被续订第二季。
亚特兰大
一部喜剧时长的电视作品,却绝对不是一部常规类型的喜剧。开篇发生在街头的口角和随之而来的开枪,竟把我多少带入到那部经典剧集《火线》中的巴尔的摩,这部黑人做主角的戏,完全不是那种励志的戏码,而是处处绝妙展现生活的残酷与荒诞。期待这部剧的第二季,为我们展现更有意思的黑人文化!
六场危事
伍迪艾伦和亚马逊妥协的产物。这部六集加起来一部电影长度的剧集,让我怀疑是不是伍迪艾伦早年的一个没拍的剧本截成的。
它绝对不是一部大众意义上的优秀剧集,选它只因太喜欢伍迪艾伦风格。而且剧中探讨的六十年代左派的迷狂,毛主义在西方的传播,如果不是伍迪艾伦,想不到还有任何一位导演能在电视剧中用如此戏谑的方式将那段历史演绎出来。
伍迪艾伦拿所有人开涮,自己的软弱犹疑、革命者的狂热无脑、中产家庭主妇的矫揉造作——对革命怀抱着浪漫梦想,处在彼岸不知此案之水深火热,都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