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近日,记者来到江西省会昌县筠门岭镇羊角水村,看到这里的曾经的破旧城墙、民宅、祠堂已经得到很好的修缮,羊角古堡重新焕发活力。筠门岭镇文化站长蓝永贵告诉记者,该村完善了水、电、路的升级改造,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记者了解到,羊角水堡古称羊角水,又名羊角堡、羊角水城堡。羊角水堡地处会昌湘水上游,其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靠汉仙岩,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早在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曾在这里驻军,到了明、清更是成为军事重地。《会昌县志》记载:“羊角堡虽一隅之地,当三省咽喉之区。”明清时期,羊角水堡成为闽粤赣客家地区一座集防御、治安、商贸、居民等融为一体的典型乡村城堡。2006年,羊角水古城堡被列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走进城门,登上城墙,记者看到,沿着城墙内侧以及主要街道,挖了很多深沟,塑料管道排列在沟旁。蓝永贵告诉记者,最近会昌县政府拨款600万元用于羊角古堡的消防设施升级改造。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到2018年,国家文物局先后下拨专项资金,对羊角水堡东南段570多米长的古城墙进行了修复,才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城墙高5.3米(含垛口)、宽4.5米;并对东城门、南城门和城堡内的16座清代宗祠、4栋清代民居、城隍庙、添丁亭、牌坊等建筑文物全部进行了恢复性修缮。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据介绍,羊角水堡城位于湘江河与汉仙岩延伸的缓坡地带,由于受山体的夹击和阻挡,在桀骜不驯的湘江河迂回冲击下,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丘陵缓坡地,成为跨越这条河流惟一的关隘险要。因湘江河曲折迂回形似羊角,故称羊角水。

从羊角堡城背后的汉仙岩居高临下俯视,可以清晰地展现堡城的形势与布局。堡城依山水地势组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堡垒,整座堡城布局为坐北朝南。湘江河从南边寻乌的大山深处蜿蜒而出,经寻乌珊背、过罗塘、入上津、汇石螺坌河,然后在邻近的元兴村与武夷山层峦叠嶂中出来的武平桂坑河相交汇,这一段河面显得宽阔而平坦,但河流汹涌湍急,被村民称之为“过江坪”。在左右两侧的大山夹击下,河流绕堡城从南向东,然后拐一个“大湾”折向北边,直奔汉仙岩,经汉仙湖流入筠门岭然后入会昌城。

自古以来,羊角水村就是扼据江西通往粤东、闽西的重要通道和要塞。古人无论乘舟或走驿道陆路,都得经过羊角水村。如从赣江溯贡水入粤,就必须在此弃船步行,船必停靠羊角水码头;而走驿道陆路者,亦必需通过羊角水唯一的一座跨越南北河流天险的“鹅胸桥”,然后进入武夷山余脉巍峨群山之中。若从广东梅州、潮汕沿海或闽西地区入江西,也必须跨越“鹅胸桥”进入羊角水堡城才能通过,因此古堡自古就有扼闽粤赣“咽喉”之说,从明清时期军事地理角度看来,可谓极其险要。

堡城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历四百多年沧桑,如今,这座昔日的军事要塞、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经威名赫赫的军事堡垒功能已随着历史的风云灰飞烟灭,惟有这座经历了数百年战火洗礼、布满烟熏火燎累累伤痕的斑驳城墙,守望着这条川流不息、缓缓东去的湘江河,在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威武与繁华。

据史书记载,修筑这座堡城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动员组织这一带极其有限的人力资源,完成烧制数量如此巨大的城墙砖,而且还要跨越极其艰险的山间小道,将那些笨重的砖石、树木,搬运到依山涉险的筑城工地。这在生产力非常低下、物质条件相当贫乏的且艰苦条件下,羊角水军民以最简单的工具、最短的工期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修出了最坚实的质量,体现了羊角堡军民惊人的智慧、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体现了鲜明的客家建筑特色和智慧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羊角堡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逐步给予修复,供中外游客参观游览,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记者了解到,现在已修复的城墙全长为1092米,其中有861米属于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部分旧城墙。根据史料记载,原明代城墙建筑规格为:城墙高9.6米,厚度为4米,外墙用红麻条石或青砌包砌85公分,中间夯坚韧的岩土墙宽2.3米,然后又内砌青砖挡土墙85公分。经过特别烧制的城墙砖,厚重而坚硬,一般每块砖的长度为38公分,宽15公分,厚12公分。明代初建时,砌墙和勾缝所用的灰料,全部都用糯米糕锤生石灰浆调制而成,其坚硬程度远超过了当今的水泥浆砌。迄今已历四百多年风雨沧桑,其雪白坚韧之原貌仍清晰可见,不禁令人感叹。

记者看到,用城墙砖砌成的半圆形城门坚硬得甚至达到刀锥不入的程度。据说主要用“石灰浆拌桐油”作胶结。城墙的垛口,又称雉堞,是城墙防御体系中主要的攻防设施之一,是城墙顶部外侧的齿形矮墙,用以反击敌人来犯时,起掩护守城士兵的作用。明代的垛口上部有瞭望孔,用来瞭望来犯之敌,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有的地方又称“女墙”,也起护栏作用。城池不论大小,垛口的宽度都基本相同,城墙越矮则垛口越高,城墙越高则垛口越矮。垛口上面的开孔,其作用主要是瞭望,或用于排水,而不是射击孔。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一定的规制,并被人们认为是城墙的标志和象征。

根据文献的记载,当年羊角堡城墙共建垛口有564个,除三座城门上建有两层高大的城楼以外,城墙主体上大约每1.6米就砌有一个垛口,极大地增强了堡城的有效防御效果。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堡城原设东、南、西三座城门,东城门又称“通湘门”;南城门称“向阳门”;西城门称“镇远门”,如今三座城门均按原建筑修复并对外开放。

羊角城堡最中心的位置——周氏宗祠,据《周氏族谱》记载,始建于明代正统七年(即公元1442年)。现存的周氏宗祠,它经历了清康熙元年(1662)、同治十二年(1873)两次大规模重修。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周氏宗祠占地500多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前后二进,廊门如意斗拱、翼拱,做工精美,富丽堂煌,宗祠上厅高悬“成德堂”横匾,祠顶部装有藻井、轩棚、倒板及镂雕精美的木拱、雀替等。门框用红石制成,外部用高大的硬山式封火墙,大门外檐梁上竖双柱斗拱,正对大门为照墙,顶部正中立有“魁星点斗”塑像,两边安放一对石狮,照壁两侧开门楼,左朝东南、右朝西南,俯视湘水,远远望去,飞檐高耸,气势恢宏,属于典型的赣南客家宗祠,是整个堡城内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建筑之一。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城隍是守护城池之神。一般府、州、县的治所才建有城隍庙,而且每逢守城官新上任及遭遇水旱之灾时,都要举行隆重祭祀,以求“金汤永固”,不受侵扰。城隍庙是羊角水堡城内建立的一座小庙。位于南城门内侧,砖木结构,其规模较小,总建筑面积29.6平米,可谓小巧玲珑。大家请看,庙门亦略显矮小,门口用木栅栏圈着,正朝南的墙面用刻了一副楹联,上书“能够正正当当做稳去,免得拉拉扯扯到此来。”似乎在提醒人们,为人处世要秉持公正清廉之道。据村民称,城隍神既管阳人,也管阴鬼,维护阴阳两界的治安秩序,它抑恶扬善。被视为城堡的守护神。因此,城隍神在羊角水诸多庙宇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而香火不断。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位于羊角堡城东门右侧,系一座高大恢宏的红石牌坊。牌坊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坐北朝南。整座牌坊为红石预制件叠架而成,共为三层檐顶。四柱三檐,四根正柱、八根附柱并列四排,支撑石梁、石匾、顶盖,形成中间大门、两侧对称小门的布局。中门正门额雕刻“双龙戏珠”。顶层檐立竖匾,石刻“圣旨”二字。中层下檐横额阴刻“旌表儒童周道明之妻蓝氏坊”中号楷书,中层上檐横额阴刻“节孝”两个楷书大字。“节孝”两字左右两边,刻有乾隆四年的“两江总督”及其江西省、赣州府、会昌县各级主官的职务与姓氏。蓝氏坊与节孝石刻之间有八仙雕像,但大部分已毁。三层檐雕龙画凤,镂雕精美,整个牌坊结构严谨精致、造型美观大方、雕刻工艺精湛,是会昌县现存四座牌坊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

到清末民初,由于筠门岭墟的不断繁荣,加上交通要道的改变,使得这个繁荣热闹了几百年的墟市逐渐萧条冷落,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羊角水墟才正式停废。

羊角堡的风水林自古至今皆有禁忌,可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羊角堡历代有专门的村规民约,任何人不得入林砍伐,违者受罚。由于这种禁忌理念世代相传,即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时期,由于周氏中族人的祖训告诫和严厉的惩戒制度,周氏及附近村民谁也没有违约砍伐过江坪的风水林。现代以来,风水文化被认为是封建愚昧的代表,使不少风水林遭受破坏。“文化大革命”与“破四旧”中,很多地方的风水林消失殆尽,而羊角堡村的这片风水林却从未遭受破坏,依然保存完好如初。

蓝永贵说,以前,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脐橙或外出务工;现在,羊角村的村民利用自家的民房作资源入股,每年可得到旅游区分红。游客的涌入,带动了当地的脐橙、蜂蜜、红薯等农产品的销售,促动了新型农产业发展。村民就业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旅游业、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迈入了多元经济快车道。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584 字。

转载请注明: 会昌县:羊角水古堡村民以自家房屋入股吃上了旅游饭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