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 荷
图文作者 胡群敏
秋冬季节是采挖莲藕的黄金季节,几个好朋友相约,去华州侯坊的莲菜产业园看人家挖莲菜。
这个莲菜产业园是朋友的朋友开发的,占地四百多亩,目前种植莲菜将近三百亩。记得夏天来过几次,被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场景和那艳丽无比的荷花所吸引,曾多次感叹荷花之美,莲叶之美,荷塘之美。
由于喜欢摄影,这样的美景岂能错过?所以,在整个夏天,莲池荷塘成了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成就感最好的地方,因为照了大量的照片,荷花的艳丽,荷叶的优美,绿的叶,红的白的粉的花和那巨大的花苞、绽放的莲花几乎尽收我的镜头之中。一夏天,我几乎跑遍了附近所有的荷塘。曾经一度很长时间,我的微信图像就是一朵艳丽的荷花。
采莲师傅站在荷塘里,用水枪在采挖莲菜,朋友们惊叹这挖莲菜的技术,而我却似乎对那一片一片枯萎凋零的残荷更感兴趣。
整个荷塘里,荷叶枯黄下垂,荷的茎杆密密麻麻的竖立在水中,顽强而坚毅,为数不多的莲蓬挂在枯杆上,展示它的存在。与夏天不同的是,缺少了一波一波的观赏的人。荷在美艳动人的时候,从来都不缺观赏者。而在这初冬的时刻,估计静静地在欣赏这残荷的人可能就只有我了。看着这大片大片斑驳枯瘦的茎杆,思想着夏天的它丰盈醉人的绿,心中也多了一些感想与感慨。
荷的一生几近完美,夏季的丰盈艳丽,冬季的凄美壮美,而残荷更是生命最后的记录者,残败的荷叶,孤独影立,翩翩摇倚,在瑟瑟冷风里尽显凄美的残韵,在生命的尽头呈现的依旧是美和精致。可以说残荷之美,如诗如画,别有韵味。看到这里,我又想起人们对胡杨的赞美,虽然残荷不可能像胡杨那样三千年再三千年,但是它坚守到最后不屈不饶的气节气概和精神让人感动。
说实话,漫步在这杂草丛生又枯萎凌乱的荷塘埂畔,我被满池凋零卷曲的荷影和痴痴直立的纤纤弱茎感动着,那片片黄叶,那挺直的茎杆,那摇曳的莲蓬,仿佛还在诉说曾经的娇媚和风光。
也许是喜爱荷叶荷花而爱屋及乌,面对这枯败的满塘残荷,我依然崇敬有加。尽管它枯黄残缺甚至凋零,甚至掉进水里腐化,但是,它的神韵犹存,凄美而孤傲,枯败而干练,所谓精气神样样不缺。也许这就是它骨子里的精神所在吧。我觉得,残荷更有一种骨感的美,粗细黑褐的茎杆,简单而有风骨,老而耿直,看似残破,但那却是一种刚毅的骨气。
可以说残荷的美,是一种抽象的美。也是一种残缺的美,更是一种骨感的美,孤傲高洁永存毅力的美。
记得很早以前,见到过一幅残荷的水墨画,寥寥数笔,一幅孤傲高洁的残荷跃然纸上。残荷的精气神被展现的一览无余。几支残败的荷叶和茎杆居然被艺术家渲染成了极富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美图。虽然荷叶残破,茎杆折断,但画面震撼人心,让人感叹不已。
天空晴朗,站在荷塘埂畔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水中荷的倒影,我的面前就是一幅幅重叠的国画,那么苍劲有力,那么的厚重深沉。我想那清澈的水面下,横七竖八的莲藕一定在静静的等待采挖。
喜欢莲,源于上学时学过的课文《爱莲说》,从特别小的时候就知道莲出淤泥而不染,并成为人生的座右铭。可以说,莲的一生是在水下默默生长,在水上尽情演绎完美。默默的我与残荷对望,静静的感受着残荷的那份淡泊与顽强。有人说,莲的欢乐与悲哀都定格在这一池苍寒之中,褪去了色彩,依然用自己的风蚀装点着生活,即使无花无叶,也保持着美的姿态,就连一根孤立的枯茎都是风景。
其实,人与荷何其相像,谁都逃脱不了岁月的摧残,饱经风霜后,如果还有残荷的风骨,屹立于寒风之中,性情不改,即使是残缺,那也是一种美丽,也许,这种经霜的风骨岂不更有味道。
感悟残荷的品行,也让我感悟到了生命历程的意义,尽情绽放和凋零落败都是生命的必然,绚烂艳丽,枯萎凋零也都是生命的常态。无论是夏日荷花,还是冬日残荷,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美。让我们珍惜时光,不负青春,在精彩的时候,大放光芒,垂暮的时刻,顽强坚毅,精彩的度过一生,完美的展示风彩,就像那顽强坚毅的荷,站成风景,站成永恒。(原文首发于“华山文学”)
原文来源:华州原创文学
图文作者:胡群敏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