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里绿意盎然。
夜晚加班加点种树。
运输苗木。
春季植树场景。
李增忠介绍沙漠种树经历。
沙漠里的行道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漫山遍野的金丝垂柳苍翠依旧,青榆的新绿夹杂其间,漫向远方。站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龙羊峡库区南岸的山头远眺,莹莹碧水间片片绿荫点缀在黄土之上,绿色仿佛从未离开。
若把时间坐标拉长,你看到的会是另一番景致:风沙肆虐,荒漠蔓延,难见草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库区建设,村庄淹没,移民搬迁,这里逐渐变成了荒漠。
而今山峦起伏依旧,不一样的是昔日的荒坡沙漠上长了草、种了树、发了芽、生了根。变化背后是李增忠年复一年的坚持和日复一日的呵护。
李增忠和这片土地结缘,还得从2013年的一次偶然说起。
2013年以前,李增忠在大通老家经营着一家农牧科技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贵南有个招商引资的项目,便第一次踏上了贵南的这片土地。
山野寂寞。沙漠里的道路,崎岖而蜿蜒。
从县城到龙羊峡库区南岸,几十公里的路他走了整整十个小时。“路实在是太难走了,那是一条便道,仅能容一辆车通行,不时还伴有落石,非常危险。”说起第一次到库区时的情景,李增忠的脸上更多的是风轻云淡。
来库区后他被这里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有山有水有风景,如果能在这里开发旅游,那前景一定不错。”敏锐的商业嗅觉告诉李增忠,留下来,搞发展。
然而,除了一汪碧水之外,毫无绿意,只有漫天的黄沙和连绵的荒山。要吸引游客首先要把这里的荒漠变成绿荫,李增忠决定第一步要先治沙。
“没被淹没时这里果园成片,鸟语花香,还有原始森林,因为靠近黄河有着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同行的贵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春告诉记者,这里曾是拉乙亥乡旧址,他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既然以前能种花种树,李增忠坚信,他也一定能种活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把荒山变绿荫,才能吸引游客。”2015年,贵南县招商引资,李增忠成立了龙羊湖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真正决定要干事业的时候,李增忠发现还是小看了这里的气候。天上没雨,山上没树。
一看傻了眼,一脚踩下去尽是沙漠,连草都没有,树怎么栽?这时,他才意识到这里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和落后。
当初来到这里时水电都还没通上,一个小螺丝坏了都要跑一趟西宁,一趟下来就要浪费一天的时间;往山里运输苗木更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小路蜿蜒曲折,大车只能开到山口上,还有几十公里的路需要用小车往里运送。
2016年,一场暴雨,黄河水涨,通往库区的路断了,他带着工人们连夜抢修,20多个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抢修,路通了,可是弟弟的一根手指被机器切断了,再也没有恢复……
由于路不好,栽树成本大大增加。李增忠确定了“先修路,后栽树”的基本思路。“从我们来到第一天起,就千方百计搞绿化,想尽办法把树种活,可是路不通大大增加了种树的成本,所以想种树,得先修路。”随后一年里,一条宽约5米左右的砂石路通到了库区。
2014年年初,公司没有成立之前,他就开始小规模试种中藏药材和一些适合沙漠生长的苗木。可是沙漠里种树谈何容易,因为地表温度太高,刚栽下去的树苗没过几天就被烧死了。
从湟中、大通带过来的植树农民工,看到这荒凉之景,连车都不下,很多人说,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能种树?
李增忠不服气,又从库区周边雇了适宜当地气候的藏族妇女。“头上包着头巾,一天下来,晒得黑黢黢的,因为地表温度比较高,好多人的脚都被烫伤了。”
有一次,他的一位南方朋友来到施工点看他,睡了一夜帐篷后,耳朵里、嘴巴里全是沙子。朋友说,这样的地方根本不适合种树,我给你300万,咱们重新选一个项目,李增忠头也不回,依旧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第一年种下去的苹果、花椒几乎全军覆没,成活率不到百分之十,40万元购买的大果樱桃只活了四棵。
第二年,几场风沙过后,活下来的树苗连三成都不到。造林不见林,李增忠心急如焚。
眼前全是荒漠,远处净是石头,很多地方连根草都不长,哪能种树?别人劝他:“这山你见过几棵树?沙漠里怎么能种树?”李增忠说:“种不活再种,好好管护,兴许能成。”
眼看着前期投入的300万元就这样“打水漂”了,李增忠将家里所有的财产抵押,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继续投入到库区的绿化工作中。
后来,他发现在沙漠里种树不仅要下大力气,还要讲求技巧。想要在沙漠里种树,必须先种草,随后他种下了冰草、披碱草等一些适宜干旱地区的草籽。种草的时候,他得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先固沙,再种草”。李增忠介绍,先用芦苇草固定住沙土,再种草,栽种结合起来,这样草和树的成活率比较高。
这几年,李增忠不仅种树,还种草,建果园,他陆续从青海海西、甘肃、陕西等地运来适合沙漠里种植的苗子,有枸杞苗子有红柳也有一些灌木还有果树,细心栽种,浇水,精心呵护着每一株苗子,靠着这股劲头,荒漠终于见了绿。曾经寸草不生的地方有了树,曾经一年到头不见一滴雨的地方竟然下起了雨。
2018年,他种下的黄芪、肉苁蓉等中药材走向了市场,何首乌、甘草的种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特色枸杞被确定为“贵南县标准化枸杞种植基地”……
黄河岸边春来早,因为库区沿岸天气回暖比较早,这里种树的时节也要比高原上别的地方更早一些。“每年种两次,春季植树和秋季植树,几百个工人扎进沙漠里种树,购进一吨面粉,没几天就吃完了。”李增忠说。
一分种九分管。树苗小,山羊、野兔啃过根就吃没了。土薄易旱,有些树苗长着长着就有可能被旱死。为了高标准保活,他一趟又一趟跑到政府协调禁牧的事情,2017年,政府文件下来了,库区的山上开始禁牧。
这样一来,李增忠更有信心了。
“走,带你们瞅瞅这里的沙化土地。”跟随着李增忠的脚步,穿过一片茂密柳树林,走过几个小山丘,一块荒漠跃然眼前。李增忠双膝跪地,捧起沙子,细细研磨。你们看,我刚来时,这里全是这样的沙漠,这里我们种了好几次,年年种,年年死,有些树种下去长这么大了突然就死了,说话间,李增中拔起一根枯枝,眼里写满了可惜。
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他也不忘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目前企业员工基本上是贵南县的农牧民。”李增忠介绍,今后还将扩建生态旅游项目,依托龙羊湖资源,发展农家乐、采摘园,让当地群众从中受益。
自从开始在这里种树,李增忠没有在家过过一次春节,每年的除夕,他们一家人都守候在施工点的帐篷里。他笑着说,因为常年不回家,很多亲戚都丢了。
快到中午,浓雾即将散去,龙羊峡库区的水面上,阳光照耀,树木倒影。李增忠说:“你看,现在这样绿意盎然,多好啊!”
采访手记:把春天带进沙漠
此行目的地是贵南县境内的龙羊峡水库南岸。
从县城沿着茫拉河向西北方向行驶,道路一侧是万顷碧波的龙羊峡库区,一边则是绵延的荒坡和沙漠,道路蜿蜒曲折,全是砂石路,若再遇到车辆必须先停下来,因为扬起的风沙足以将视线遮蔽。
临近库区时,山坳的两侧突然出现了一排排碗口粗的行道树,整齐地排列着,为荒山增添了不少生机。“这些都是李增忠带领当地群众种下的树,五六年时间都长这么大了。”同行的贵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春介绍。
行走贵南县龙羊峡库区,回望其“大漠黄沙”的过往,感受山河披绿的当下,我禁不住思量: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书写出这样令人惊叹的绿色奇迹?
这不是自然伟力下的沧海桑田,这是生态自觉下的“人定胜天”——贵南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注脚,绿色发展的拔节之声,西北汉子李增忠年复一年的坚持和守护。
龙羊峡库区南岸,曾被当地人称作贵南县“无人区”,风沙肆虐,寸草不生。但是,李增忠带领员工凭借着愚公移山、吃苦耐劳的精神,愣是在沙窝里开起了公司,还为这片荒漠披上了绿装,这里的人们说,他是把春天带进沙漠里的人。
当初他铁下心在这里种树时,有人疑惑:别人承包良田,你却承包沙漠,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可是李增忠却说,来这里没有后悔过,能看到荒漠变绿荫,心里满是喜悦,身上也充满着干劲儿。
几年过去了,李增忠带领当地群众种上了成片的梭梭、沙棘、红柳;还种上了李子、杏子、樱桃,黄土地焕发出新颜值。今天,当我们双脚踩在这片土地上时仍然能感觉到松松软软的沙化地,地面上温度很高,没走几步路脚心就火辣辣的,可以想象在这片土地上种树是何其艰难。
“目前种下了多少树?有多少亩地?绿化率达到了多少?”面对我的“三连问”,李增忠显然有些“猝不及防”,顿了顿,他回答,自己从未计算过这里种下去了多少树,但他觉得在这里能种出树,是他这辈子最值得自豪的事情。
随着对生态文明理解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愿景将在这片土地上实现,未来,他们还将依靠绿色拥抱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来源:青海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