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农历新年的年味越发浓郁,北京2022年冬奥会脚步越走越近。当春节邂逅冰雪时,北京街头的细节之处皆是年味和冰雪,商业布局于悄然中发生变化,消费定然与之息息相关。
想滑雪又想轻装简行的滑雪发烧友们,找到了一个十分讨巧的方式——用快递邮寄雪具,有时候雪具往往比人提早到达滑雪场。为了让人们轻松前往雪场,企业以捕捉雪具运输痛点来卡位这一细分领域。最忙的一天,快递小哥要邮寄200套雪具到指定的滑雪场,还要随时根据滑雪者的路径调整寄递时间。日渐高涨的冰雪诉求,催生物流企业完善服务,为一场解放双手的滑雪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当然,要想吃下小众市场,物流企业须得慢工出细活。
一天能寄200套雪具
每天早上8点前,德邦快递员李野会准时来到吉林市丰满区万科松花湖雪场,开始一天的寄递工作。和普通的电商类快递不同,李野经手的都是滑雪类器具,包括雪板、雪服、眼镜和头盔等。平日能寄10-20套左右,高峰期能达到一天100-200套。
“我负责的区域包括雪场附近的4个酒店和1条商业街,接到客户电话就得赶快出发去揽件。有些地方小面包车无法进入,就得使用手推车,或者直接背、扛着雪具走。”李野表示,如果有夜场,下班时间有时会延迟到晚上12点。
临近春节,雪场迎来客流旺季,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们纷至沓来。然而,滑雪需要背负雪板等专业用品,物件体积大、重量沉,运输和存储一时成了难题。这让德邦、京东物流等企业看到了商机。基于企业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用户在异地提前下单后,无需随身携带器具,根据快递员的指引,只需在雪场找到取件位置就能取出雪具滑雪了。
“解放双手,轻松上阵”成为多家物流企业吸引C端的重要砝码。去年11月,京东物流与密苑云顶乐园达成合作,旗下京小仓推出的“无人雪具中心”服务,便能按用户的预约时间将雪具从京小仓送至雪场。据京小仓业务负责人刘亮亮介绍,产品上线后,京小仓平台流量出现2-3倍的增长。
一组来自德邦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雪具达”共服务了5.5万余名雪友,承运了8万余件雪具。其中,在2021年11月23日至2022年1月3日,承运的雪具达到了3.5万余件,同比提升了277%。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张家口市崇礼区由于雪场资源丰富,成为北京消费者的热门滑雪目的地。例如北京至张家口市的雪具双向寄递占比共达到了38%,北京至吉林市的双向寄递占比为9%。较之将雪具寄往雪场,更多人会选择从雪场寄出。
雪具随时跟着“走”
不过,看似如快递般简单的寄递流程,若是放在滑雪场,实际上颇为复杂。企业不仅要估算雪具到达雪场时间,使之尽量与用户个人行程吻合,还需让用户清楚雪具领取和下一次存储的位置。此外,部分用户在一个雪场停留后,还会前往下一个雪场游玩,雪具也得跟着“走”。为了不耽误用户行程,保障体验,运输流转的时效变得尤为重要。
德邦松花湖滑雪场营业部有140平方米左右,一半的面积会拿来存放雪板,单个架子每层能横放置18-20块左右的雪板。据经理马俊驰回忆,在业务运行初期,有时候因为寄存太多,员工们常常手忙脚乱,影响取件效率,现在每个雪板都会进行用户姓名、达到时间等信息标记。不仅如此,营业部7个快递员会对应负责雪场周边的酒店,在微信上会时刻与用户联系,了解其需求和行程变化。
雪具寄递时效与末端服务深入地捆绑在一起。基于末端的沟通前置,营业部能提前预判雪具的流转信息,让用户能即到即取。
此外,雪具设备在包装上还需小心处理。“我们需要用专门的雪板箱和气泡膜来包装雪具,防止雪板被挤压。”李野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有的客户雪具比较分散,得拿到营业部进行二次打包,包装、称重情况都需提前和客户沟通。
撬动雪场消费
较之电商快递市场,雪具寄递虽然存在痛点,但因其颇为小众垂直,以季节偶发性需求为主,又考验企业网络资源协调和服务把控力,入局的物流企业并不多,这也使得进入者能有更多空间扩展业务范围,并深入滑雪场景各环节提前抢占用户的消费心智,树立品牌印象。
例如德邦在东北区域已与9家雪场达成合作,包括河北的万龙滑雪场、密苑云顶乐园、太舞滑雪小镇等,加之西北等地雪场,共达到15家。所有的合作雪场都有相应的微信群进行运营,而雪场之间的雪具寄递也能实现直发。“因为雪场间的信息能互通,我们能第一时间通知雪友雪场当前的运营情况。”李野说道,
“我们必须要考虑大部分用户的使用场景,将其融合进产品的各个环节中。以更简化的呈现,来缩短用户的决策时间。”刘亮亮表示,用户滑雪出行具有计划性特征,会在京小仓提前3-7天预约取件,但如何满足部分用户在同城市场产生的突发性滑雪需求,业务还在探索中。
同时,企业还在智能取件上下功夫。资料显示,当前京小仓终端智能自提柜能支持1天内1000个消费者提取雪具,柜子内部有换气功能,能让雪具保持通风效果,而德邦在万龙滑雪场也落地了雪具智能柜,实现送货入柜、柜内转寄、雪具存寄一体化。
据刘亮亮介绍,京小仓的目标市场是一二线城市,北京、上海因为订单需求高,京小仓有独立的仓库,而低线城市的仓源主要依托京东大仓,来形成成本优势。“在疫情环境下,滑雪露营、骑行这类户外需求增长很快,在运输和存储上有很大痛点,此外家庭搬家、装修、母婴方面也有物料存储场景。未来这些垂直领域京小仓都会进行探索,来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她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