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春光漫泉城
文|崔洪国
“烟雨初渡杨柳青,一船春光漫泉城。梅花拂堤云似雪,湖光山影任君行。”我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日里,去了结一个在心头盘绕了很久,经常让自己在梦境中邂逅的一个梦——环护城河和明湖坐船的梦。
——题记
一
一场春寒,懵懵懂懂闯入了春天的盛宴,偷斟了一杯春的美酒,向着渐行渐远的冬作别,回过头来,深深地祝福着春天芳草园里的各种花鸟鱼虫。因为时间短暂,而且地温也上来了,那些已经盛放的花朵,并没有太拿这场春寒的料峭当回事,而是依然傲娇地拥抱着正万紫千红的春景,向着春日泉城的山水和云天,向着护城河和明湖中无数来回的画舫英挺着,绽放着,微笑着。
“烟雨初渡杨柳青,一船春光漫泉城。梅花拂堤云似雪,湖光山影任君行。”我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日里,去了结一个在心头盘绕了很久,经常让自己在梦境中邂逅的一个梦——环护城河和明湖坐船的梦。在梦里,那些船着了红红的妆,像正等掀起盖头的待嫁新娘,一条一条,整整齐齐停放在白石桥西侧的护城河畔,长长的垂柳携一丝春风和漫漶的春光拂过船的顶棚,船在荡漾的碧波中静待着和我一样前往的人们。看,司家码头的船开了,向着历下亭和超然楼悠悠地驶去,很缓,很慢。
梦里醒转,一枕清凉,那些画舫在我模糊朦胧的意象中,随了满屋银白的月光,渐行渐远。月光如水,明晃晃的,轻风吹乱客厅里绿萝的影,月光细碎在那些影中,恰如那些船推开的涟漪,在碧波中一层一层荡漾开去。我知道,我心里是很想见济南的那些船了。
二
我读过周作人先生的《乌篷船》,“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小划船,宜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他在文中这样形容坐船的感觉,“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蓼和白频,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这坐船的感觉想必是很陶醉,很惬意的。沈从文先生也曾经写过一篇《常德的船》,沈从文先生是湘西凤凰人,因为长在水乡,自然对船有着更深的不解之缘。在他如行云流水的笔下,“水面各处是船只,可是却很不容易发现一只渔船,长河两岸浮泊的大小船只,外行人一眼看去,只觉得大同小异。”沈先生从小看惯了那些船,自然是内行人了,在他的眼里,不管是船身秀气的“乌江子”,还是气象不凡的“洪江油船”,还有平头大尾的“白河船”,都是“形制复杂不一,各有个性,代表了各个地方的个性。”沈从文先生文中的船除了功用角度的个性,更具文化的灵性,在水乡来来往往,是沈从文眼中美丽湘西充满乡情的船歌。
济南的船,我见得多的主要分布在环护城河的水带和波光潋滟的明湖中。那些船样式大同小异。明湖中的船有大有小,小的能容8-10个人的样子,发船的间隔时间短,频次多,一般是坐满了人就开船。大的船能坐下近30个人,是在护城河和明湖来回穿梭的。在护城河边停靠的船都是一样大小的那些大船,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画舫,就停靠在护城河北侧的黑虎泉码头,从东边不远处的白石桥上看,那些画舫雍容华丽,停靠得非常整齐,白石桥和护城河两岸经常挤满了和那些画舫合影留念的游客。那些船是济南护城河一道独特风景。每到夏秋旅游旺季,黑虎泉游船码头售票窗口等待买票乘船的游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些画舫也成了不少网红打卡的地方,人气很旺,看那生意还是很红火的。
今年一开春,我就一直合计着坐上护城河的船从水中品赏一下济南不一样的春光。上次去的时候,护城河全域清淤,水位降到了船舶吃水线以下,船开不了,也就没有坐成。那还是真正的春寒料峭,水低到能见到水中的碎石,只有不多的小金鱼随了浅浅的水波游荡着,大的锦鲤在清淤期间都游到趵突泉、五龙潭和明湖中去了。天下第一泉一下多了那么多的五彩锦鲤,一时引得游人纷纷驻足同乐。那几天,护城河畔只有金黄的迎春和连翘在山石和廊道之间点缀着,更多的花还没有到盛放期,正含苞含羞等待着天气的转暖。那些画舫因为清淤,也静静靠泊在河畔,和那些待放的花朵一样,静待春暖花开。即令是这样,我也走近了那些画舫,用手机从不同的角度留下了她们的倩影。
三
这次去,时令已是春分,也满眼春光了。“雨霁过后,春分天气”,春分过后,天就渐渐长了。我从青龙桥北下了车,沿着护城河的步行连廊一路南行到解放阁和白石桥。几天的光景,那些垂柳更长了,更绿了,柳叶也都蓊郁饱满了,在微风中来回摇曳着。护城河的吃水线高了,那些长的柳枝有的垂到水面上,亲吻着清澄的碧波。两岸的绿化带中点缀的榆叶梅、紫叶李、玉兰也都绽放了,天空积着薄薄的云层,从云间透出的阳光少了些生气,不是十分耀眼,那些五彩的花在这般的场景中更具有了主人的神气,仿佛那些云层和阳光,那缓缓的流水都成了她们的背景。一条从北向南驶过来的画舫进入了视线,为那些俏然争春的花草和烟柳平添了一份灵动。我紧随了那船到了她靠泊的黑虎泉码头。
我从黑虎泉游船售票窗口买了乘船的票,票是按站计价,一张最近到泉城广场的二十元钱,绕护城河一周的票价为一百元,比起这满眼风景和秀美春光倒也不算贵,绕河一周约七公里,大约一个半小时样子,途经泉城广场,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大明湖,解放阁,黑虎泉,这些景点都是老济南环城的珍珠翡翠,串着千年古城的历史和人文,是住在周边沿线的人们最念念不忘的泉城和济南情结。我去的那会,有一条船刚刚驶离码头,沿护城河向西缓缓而去,还没有消失在我的视野中,下一趟船大约要等二十分钟的样子,我就在那个间隙欣赏着护城河的风光。南岸正对的是琵琶泉,泉水正如瀑布般哗哗流淌着。据载,琵琶泉为清《七十二泉记》收录,因水声淙淙,宛若琵琶扬韵而得名。1965年整修为长6米、宽5米、深2米的石砌方池,水自池底岩孔涌出,跌宕下泄,汇入河中。如今这琵琶泉依旧如泉瀑飞流直下,有不少的大人孩子正在泉边探了头向水泄下的方向张望着。泉的东侧是凌空飞架的琵琶桥,有游人正在桥上向着东西两侧的白石桥和南门桥取着景,拍着照。又陆续有不少游人在售票窗口买了票,开船的时间到了,我和那些乘船的人陆续登上了船。
从船上看,在靠泊区域,一溜画舫一字排开,沿着河北岸停靠着,每条画舫的船头挂了两个纺锤形的红灯笼,充满了喜感的欢庆气氛。每条船的客舱内中间是一条长长的廊道,两边分别是双人座的座椅,枣红色的扶手和靠背,镂空雕花的图案。因为受经过的西门桥限高影响,客舱内的高度在1.8米左右,伸手可及舱顶,每个座椅上摆放着红黄相间的救生衣,游人上船第一件事就是按照提示穿好救生衣。每条船满载26名乘客,还不是旺季,客舱没有坐满,到了时间,船就启航驶离了码头,在人们兴奋的说笑喧闹中沿着护城河向西驶去。
四
我从小是在平原长大的,对于水乡坐船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所以坐上船更多是想体验一下与平地上那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我坐的那条画舫很精美,客舱内很干净,船体是红色的,外顶是黄色的,船头两侧是翘起的龙嘴,船头垂下的两个灯笼随了船行不住摆动着。虽然仅有7公里左右的航程,但是船上也配备了精密电子导航设备,船行的过程除了听到荡开的水声,几乎听不到机器的一点声音。船长扶着舵轮,眼睛盯着前面的水流,一边及时和各个靠泊码头连线着送接上下的游客。船载的解说器配着音乐,介绍着沿线的风物和景致,音乐优美婉转,解说词字字句句都离不开山泉湖河城和这个城市的人文,声音清晰,圆润,动听,真得如清泉流觞。
坐船前行的感觉和在那些山石间步行的感觉还真是不一样呢!我因为常居济南,而且在护城河畔住过一段时日,对沿途的风光很熟悉,随着解说,除了对那些历史深处的人文需要进一步考究,其他的景致一边行进一边就在自己的脑海和眼前呈现了,因此没有一点匆匆而过,怅然若失的感觉。倘若一个外地游客,是匆匆邂逅,对济南的历史和人文又不是十分了解,那感觉可就大不相同了。在地上行走的时候,南门桥,泉城广场,白石泉,五龙潭,周公祠,突然触发了你内心深处的思想,你可以停下来,坐下来,无距离地与你眼中的这些风物对话,让她们听听你怎么想,让你听听她们怎么说。在船上那就不一样了,船一直缓缓前行着,你听到的是船载解说器清晰,圆润的介绍,看到的是那些风物随了船的前行渐渐地远去,留在了你的身后,你触手可及的是那片水,是那片流动的水,你无法留下来与你心仪的泉和桥对话。不过也不要紧,一会下船后,可以循了一样的路线在那曲径通幽的廊道中揽一缕春光慢慢走着,再与那些泉桥和湖山美好遇见,慢慢对话。
船行一路,经过的桥特别多,我在最近一篇散文《济南的桥》中专门写到过青龙桥、白石桥、南门桥,船都要从这些桥的桥洞穿过。坐船经过,我才有了更近的距离打量那桥洞,所有桥洞的两侧或者是精美的喷绘,是关于济南美食和人文的,有济南油旋、商河老豆腐、济南甜沫;或者是古色古香的浮雕,舜耕历山、鹊华烟雨、趵突腾空,都是关于济南山水风情的故事。有的也与岸上的龙吟虎啸,众泉汇流,竹港清风,佛山倒影互相辉映,相映成趣。西门桥是最低的桥,前文所述,因为船体的高度受西门桥的限制,所以船过西门桥的时候,我特别留意了一下,船体就和可着桥洞的大小一般,顶端和两侧眼看着就要贴上去了,船长轻轻一调船舵,船很轻快地就滑过去了。如今的西门桥,南北连接趵突泉和五龙潭,东西贯通共青团路和泉城路商业街,每天车水马龙,是泉城济南重要通衢。
经过五龙潭船闸的时候,船停了有十多分钟的时间等待过闸。从解说中知道五龙潭船闸前后有60米长,闸体宽近20米,由上闸首、下闸首和闸室组成,可供游船双向同时通行。上下闸首的水位落差有10多米高,平时的蓄水保障了护城河常年水流不断,汛期来临,这船闸又承担了泄洪功能,成了泉城人的安全闸。我们坐在船上,没法亲眼目睹船闸室操控的过程,在好奇地等待中,船就随了水位落下去了,等着闸门开放,船就安全驶入西护城河了。河岸两边虽然景点不多,但因为岸体都经过了园林景观的精心设计和布局,从水上看,亦是移步换景,处处怪石林立,绿树吐翠,鲜花丛生,眼中所及自然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岸边廊道中的游人举着手机录着,拍着我们坐的船,我们和船一样成了他们镜头中的风景。
五
船行不远,就在人们的欢呼和雀跃中进了明湖了。明湖荡舟,自然又是另一番风景了。水面开阔了,那天正好半阴天,在水中望着远处的千佛山,近处的稼轩纪念堂,秋柳园和湖心的历下亭,在淡淡的岚烟中,真就是一幅泼墨山水画,具有了泼墨山水画水墨淋漓泼洒,墨色浓淡渗变,气韵酣畅痛快的所有元素。人在船上,船在湖上,内心也真有了东坡说的“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出岫本无心,既雨归亦得”的旷达。那一刻,要是有丝丝的春雨就更好了。
济南很多名桥都在明湖,一边想着,船就穿过了湖西桥,沿途还要经过稼轩桥、玉涵桥、鹊华桥。在这些桥中间和明湖开阔的水面上,还有不少的船来来回回忙碌地穿行着。那些船有的如我坐的船大小,有的要小得多,有不少正从司家码头向着历下亭行进着,有的游人在船上向我们打着招呼。前年我曾经从司家码头坐船到过历下亭。历下亭是明湖的一个湖心岛,史书记载建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之为客亭,唐初以后才唤作“历下亭”,唐末毁废,北宋曾巩做济南太守,为了根治水患,对大明湖进行了治理,顺带重修了历下亭,历经变迁,如今更多是一个亭子承载的历史故事了。司家码头离历下亭最近,所以乘船从司家码头去的人特多。我是前年夏天从司家码头坐船去过历下亭,站在亭上放眼四望,水波荡漾,不远处的超然楼巍然耸立,水天之间,气象万千,留下印象深刻。
“你来了,花开到深深的深红;绿萍遮住池塘上一层晓梦,鸟唱着,树梢交织起细细枝柯,——白云,却是我们,悠忽翻过好几重天空!”明湖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也曾经有过很多自己与众不同的过往。据记载:很早之前的明湖曾分布着不少的“湖田”,“从北极庙到铁公祠形成北城根街,有不少的渔户曾聚居于此,有的靠渔船捕鱼为生,有的靠撑船载客来维持生计。”如今的司家码头也是当年游人进湖的候客码头。如今,这些渔户、渔船和靠撑船载客的住家早已成为明湖历史的一种叙事留存在记忆中。明湖水天一色,岸上杂花生树,附近百花洲,曲水亭,明湖路,明湖东路繁华竞逐,明湖也早已不是彼时的明湖了。从船上下来后,我步行去了明湖附近的霞侣市街与海晏门街,除了拥挤逼仄的老街巷和墙上偶有彩绘的明湖烟雨,征帆去棹,云影远山,原住居民的营生早已寻他不得,偶有的旧迹也很快就要湮没在城市开发的轰鸣和时代的交响中了。
作者简介: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中国作家网》《烟台文化网》《当代散文网》《齐鲁晚报》《联合日报》《当代小说》《胶东文学》《首都文学》《黄海散文》《胶东散文年选微刊》等多家报刊媒体发表散文、书评120余篇,作品多次在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散文选读篇目,收录于《胶东散文年选(2021)》《清泉录—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黄海散文精选二十家》等多种散文选本。《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获黄海数字出版社颁发的“胶东散文年选(2022)最佳作品奖”。《济南的桥》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征文荐读篇目,《四哥走了》被齐鲁壹点评为月度“爆款文章”。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壹点号胶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