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自文字诞生,书法亦随之而来。而关于书法,自古便有“书如其人”的说法,因此评判一个人的书法往往掺杂着一个人的德行。
实则非也,书法与个人德行虽有关联亦非必要,有人笔走游龙似颜筋柳骨,却是奸逆之徒。亦有人字迹娟秀,却是虬髯大汉性子暴烈之人。由此看来,书法与人之间的关联并非环环相扣,只称得上相辅相成罢了。
一、康体
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康生的书法俨然自成一派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康体”。而细观历史当中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的书法家屈指可数,如二王、颜筋柳骨的众所周知的。
每个人的书法都有着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而当这种风格为大众所称誉之时,便会形成一种流派。
因而,作为著名文物鉴赏收藏家以及曾任商务印书馆董事的陈叔通对于康生的“康体”极为推崇,因而在他列出的中国现代四大书法家的排行之中俨然将康生作为榜首,分别依次为康生、郭沫若、齐燕铭、沈尹默。那么,他这番评价名副其实否?
陈叔通的评价不可能是毫无根据的,他自身的地位以及学识也不允许他在这些方面盲目作评。因此这一系列排名虽为一家之言,但也具备着一定的真实性以及权威性。那么能够让陈叔通如此推崇的“康生书法”究竟有着怎样一番魅力呢?
从经历上来看,康生自幼便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自然也饱受家中长辈文学气息的熏陶。也的确,他自幼便接触过颇多的文学作品以及书法作品等,耳濡目染之下难免从中汲取或多或少的见解。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他的老师便是清末状元兼宣统师傅潤庠,然而由此也养成了他自视清高、傲然无误的骄横。
陸潤庠作品
康生书法之中首屈一指的便是他的草书,尤其是章草,即始于汉朝的一种传统书法,乃是今草的前身。相关方面的专家普遍认为,康生的章草在建国之后是“无人可出其右”的。他
曾随手一幅章草俨然是无心之作,却也有着常人不可企及之处,其间流畅自然,浑然天成,唯一的缺点便是笔锋过露,俨然如同前文所提及的,性格过“傲”。除此以外,他的隶书亦是功力深厚,可与“民国四书家”其一的胡先生相提并论。
而他的行书得二王之精髓,纳北碑入其中,字里行间,飘逸潇洒,气势磅礴,乃是碑帖融合的绝世佳作。另外,其亦善于甲骨文,足以与其中大家平分秋色。
不过,他最大的特点,他能双手并用、左右开弓同时行书,这亦是为人称道的一大特点,而他本人对此也是颇为自得,常署名“康生左手”。而除去书法以外,他另精通于鉴赏、绘画等,尤以绘画上自称“鲁赤水”,不乏意与齐白石一较高下的想法。
二、康生其人
“字里行间透其德”,康生之书常常锋芒毕露亦是为人所诟病,诚如他的性子一般,自视甚高、孑然狂傲。其中,从上述的“左手留书”以及自比齐白石便足以看出他的性格。其中尤有几事,将他性格的缺陷毕露无疑。
1、“不屑一顾”郭沫若
据传闻,康生曾经在面对有人将郭沫若的书法与自己相较之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若论书法,我用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强。”在陈叔通的排名之中,郭沫若虽较之康生有所不及,但也仅次于他。
虽说差之毫厘,错之千里,亦或许他的书法远远高于郭沫若,但是绝不至于脚趾夹棍尤胜于郭沫若的程度。而如此一番话从他这位被人称誉的书法大家口中说出,足以见得其人自傲到何等程度。
由生而为人的涵养来看,无论身居何等地位,在平等交流的情况之下,对于他人亦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如此言行难免不妥。或许,正是因为书法上的成就达到了“自称第二、无人敢为第一”的程度,方才造就了他傲然无误,睥睨众生的心态。
可谓,书法的锋芒毕露与其性格之间相辅相成、不无关系。因而,即便是传闻,但结合其性格而言,此话应当并非子虚乌有、空穴来风。
郭沫若
2、自比齐白石
如果前例只是传闻,那么这一例子却是不折不扣的“铁证如山”。《赞鲁赤水画菊》一诗乃是出自于郭沫若之手,即“有齐白石,今见鲁赤水。齐鲁是比邻,赤白各有。”
此处俨然便已是将齐白石与“鲁赤水”即康生相提并论,有难分高低之意。而后又是一番大肆夸赞追捧之后,在文末另有一句,“齐老九十六,鲁公一万岁。”
关于郭沫若是以怎样的心态写下这首诗的姑且不论,而对此作为当事人的康生竟是欣然大悦,慌忙将这首诗抄录下来,真迹时至现如今仍有流传。
前文仅其一,另有“因我从来不喜草虫画,总是觉得这是女画家的体裁,以前许多画评家盛赞齐白石的草虫画得好,大吹其现实主义,我只是心中窃笑而已。”出自于康生写给他人的书信之中。
一个精于书法之人,虽然在此领域堪称大家,但是关于绘画并没有长期的浸淫,便如此大放厥词,自比大家,着实令人不齿。且不说康生的留世画作是否能够与齐白石一较高下,单单这份对于对手的诋毁以及“鲁赤水”这一名字,狂傲之中亦透着几分自行渐惭的味道。
若是他对于自己的技艺以及画作有着足够的自信,何须通过诋毁对手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亦何须通过“鲁赤水”这样的声名来哗众取宠?中国自古便有一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自身拥有足够能力的话又何必去争?何须去争?
三、“华而不实,空有其表”
的确,无论如何康生在书法之上的造诣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其恶略行径亦如同其成就一般令其“声名大噪”。不过相较于书法上的称誉,对其行径却是骂声一片。
康生本人在革命期间亦有着一定的贡献,包括曾经潜伏开展地下工作,不过纵观其履历亦是一片狼藉,曾多次“有意无意”对一些党员打击迫害,俨然有种“排除异己”的感觉。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使我国饱受磨难的“十年动荡”,他亦是其中主要发起成员之一。而鉴于他的事迹,1980年,中共中央开除其党籍,撤销悼词,将其骨灰迁出八宝山革命公墓。
康生的事迹,俨然可以与李斯、蔡京、严嵩、秦桧等人相提并论,皆是于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但观其为人令人唾弃。由此看来,陈叔通将其评为现代四大书法家之首,是依据其书法事业上的成就而言的。
作为当代中国人,在我看来他得此殊荣名不副实。
首先,在我国自古以来的价值观当中,尤为提倡“德才兼备”,两者缺一不可,因而空有其才纵然身居其位亦是德与位不相匹配。联系至宋代蔡京便可知,他本堪称宋四家却因其劣迹斑斑,被人换成了蔡襄。如此便是不相匹配的一大例子。
蔡京作品
毕竟,任何一个时代某一领域的楷模都是供以后人学习的,而一个似这般的例子夹杂其中,大概率会对学习之人的价值观造成影响,形成一种有才华即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想法。
由此,陈叔通把康生列为现代四大书法家之首,是否名副其实想必已有答案。
而引申至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一个空有其才而视道德家国为无物的人,终究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而社会对于人才固然重视,但是对于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亦是毫不留情摒弃的。
例如一个用人单位招揽这样的人,从短期来看固然可喜,可解燃眉之急,但却难当大任,无异于“引狼入室”。
在培养自身才华的同时,培养自身道德亦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本质亦是在于“教书育人”。唯有修身齐家之后方可治国平天下,吾辈当谨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