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干施岙:大水车转出好光景

  “咕噜咕噜”转动的大水车有种莫名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奔向干施岙。

  穿过当地标志性的木质仿古牌楼和一片茅桃园,四幢簇新的小楼依次排开,清一色的三层半,前庭后院窗明几净,最靠村口的一家是篾香民宿,沿外墙的花坛里,绣球、月季争相竞放。

  今年63岁的孙志素乐呵呵地说:“去年10月1日,阿拉干起了民宿。”

  去年,孙志素将自家三层半小楼翻修成民宿,一间自己居住,其余的房间做客房,开始了在家中赚钱的日子。

  “岁月悠悠走马楼,星火点点五匠馆”,这句对联描述出了干施岙的前世今生。

  “大展螺门头,有天呒日头。”曾经的干施岙偏僻而贫困,村里的劳动力基本上是船匠、木匠、泥匠、石匠、篾竹匠,这些“五匠”长年早出晚归在外讨生活。

  如今的干施岙,风景已是资源,随着一个个旅游项目建设投用,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们纷纷回乡创业,乐享发展红利。

  村民孙志素:接轨村庄发展,吃上“美丽经济饭”

  走进孙志素家,一楼是宽敞的客厅、厨房和一间主人房。楼上6间客房用《诗经》的篇章取名,都有着宽敞的落地窗,望出去就是村里的桃红柳绿、水车悠悠。

  “去年,街道里请设计师免费帮阿拉设计,本来我只想弄两间,大家都说两间做什么生意,我便牙齿咬咬,投了60万改了6间客房。 ”在当地街道的帮助下,孙志素成了干施岙第一批开民宿、“吃螃蟹”的人。

  去年“十一”假期,孙志素的儿媳把客房在网上一挂,立刻就引来了两个订单。“游客们一走进来,‘阿姨阿姨’叫得亲,屋里一下热闹起来。 ”第一次招待客人,孙志素印象深刻,他们来的时候没吃晚饭,她就下面条给他们吃。

  几盘方便面饼,加上小鲜鱼头、虾,热气腾腾的海鲜面吃得客人直夸又鲜又香。“我说几碗方便面不要钱,没想到他们一定要留下100元当饭钿,说下次还要来。”孙志素笑着说,从来没忖过,呆在家里就能赚钱。

  时间倒回到40年前,孙志素嫁到干施岙,丈夫是当时有名的泥瓦匠。“人家做泥瓦匠一天1元8角到2元,阿拉老公有2元2角。”对丈夫的手艺,孙志素十分自豪,可是日子还是过得艰辛。“当时我们只有一间平房,还背着债,感觉生活就像一座山。”孙志素感叹。

  穷则思变,上世纪80年代初,孙志素与丈夫商量干“行贩”。

  “每天,阿拉老公半夜12点骑着自行车出门,到沈家门水产码头拿货。”孙志素清晰地记得,那时候,道路没有现在这么笔直平坦,灯光又昏暗。“自行车座挂着三个箩筐,去的时候还好,回来装了200多斤鱼虾,过塔岭时骑不动,只能下车推着走,一来一去起码几个钟头。”而她自己天蒙蒙亮,就背着儿子去菜场卖货。“刚开始小菜场里只有五六只摊位,后来慢慢才多起来。”孙志素说。

  这几年,村里旅游业红火,农家乐开始兴旺,老两口也商量着转行。

  “今年情况特殊,受疫情影响还没赚到钱。但在政府的带领下,相信一定会好起来。”孙志素说,她打算平整家门口的自留地 弄个小型停车场,让游客住得更舒心。

  党支部书记李斌忠:依托本土文化,打造美丽乡村

  孙志素家门口的文明路,大小车都能便捷掉头,来去自如。这条人人称赞的“小康路”是干施岙环村大道的一部分。

  “曾经的村道,一段水泥路接一段泥巴路,车开进去没法掉头。”普陀展茅街道沙井村干施岙党支部书记李斌忠记得,十多年前,他带着工匠们自己画设计图,开排水沟,从山上挖石头修路。现在,这条4米多宽、800米长的环村大道像一条银色缎带,从村民房前屋后穿过,四个轮子的汽车随意开。

  “接棒之前,干施岙可以说是个贫困村”。 2008年,泥瓦匠出身的李斌忠成为干施岙党支部书记。如何让又土又穷的村庄打个翻身仗?村里决定因地制宜做“土”字文章,传承发展“五匠”文化。

  2009年,五匠馆开馆。“这里收藏的工艺品,是历史更是文化,不少城里人在周末慕名赶来。”李斌忠说,回想起来,这是干施岙发展旅游迈出的第一步。

  随着五匠馆开馆,水上乐园、小猪赛跑等游乐项目陆续开放,游客纷至沓来,干施岙乡村游成功开启。“干施岙标志性的大水车,是我与村里的工匠一起设计、建造的。”李斌忠自豪地说。

  2014年,是干施岙全村上下为之振奋的一年。多年的建设终于见效,游客人数达到13万人次,这个网红村有时甚至被逼开启“买票进村”模式来限流。

  “那时候,一天的烧烤游客1000多人,单是烤炉租金收入就上万。”李斌忠说,村集体收入从10年前的10万元提升至2014年的80多万元,这些收入除去成本,悉数投入建设,用于村口大型停车场建设等项目,继续为美丽经济打基础。

  “我们要用好资源和文化这个金山,今年还将与一家公司合作打造百鸟园项目。”李斌忠说,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观赏、科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综合体,更好地盘活乡村资源,让村民诗意地栖居家园,分享乡村发展的红利。

  2017年干施岙获得中国最美村镇宜居奖时,李斌忠这样鞭策自己。

  村里老年人:年年享受儿孙孝敬钿,孝敬风尚传四邻

  日前,干施岙礼孝学堂暑期研学体验课开始招募。这不仅是干施岙的旅游产品,更是干施岙“孝”文化精髓的传承。

  “阿拉村老年人很幸福,村里给口粮费,我们做子女的也有标准的。”孙志素又说起了村里的幸福生活。

  曾经的干施岙,青壮年出外讨活,老人在家缺乏照顾和慰藉,相应的矛盾纠纷很多。“为了宽慰老人,村里给每位无退休金的老年人发口粮费,小病医药费实报实销,还为村民制定最低赡养标准。”李斌忠说。

  2000年,村里制订了家庭子女敬老计划书,子女每年至少向每位老人提供包括口粮、医药费、零用钱等1200元供养费。干施岙村还实施了家庭上榜评星制,让先进和落后一目了然。在这种风气下,干施岙村人以孝敬老人、争当星级家庭为荣。

  “村干部们自己以身作则,经常对老年人嘘寒问暖,逢年过节更是从没空过手,做子女的要做得更好才是。”村民孙素亚笑道,“在这里当老年人真幸福,晚年的日子有盼头。”

  “虽然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工作,但只要家里老人有需要或身体有了毛病,他们都会及时赶回来。”李斌忠说,现在村里孝星越来越多。干施岙人讲孝敬,成了干施岙发展旅游的又一张金名片。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73 字。

转载请注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干施岙:大水车转出好光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