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场记者会持续了大约1小时40分钟,王毅在现场创纪录地回答了27个问题。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视频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最后一个问题是媒体记者代表网友们提问的:一些西方媒体惯于对中国进行选择性报道,您认为今天的外国记者中是否还能产生“斯诺”?
“斯诺”,就是埃德加·斯诺——第一个进入苏区采访的美国记者。1936年6月,他和朋友乔治·哈特姆秘密进入西安,从那里进入延安。斯诺在延安度过了三个月,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进行了独家采访。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在伦敦出版。这是由外国记者撰写的第一本系统介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的专著,第一次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引发世界轰动。
直到今天,这部经典作品仍位列某读书网站“热门中国史图书TOP10”榜单里。从一些被很多读者津津乐道的片段中可以看出,斯诺通过大量观察、采访到的细节刻画了生动而真实的共产党形象。
比如,到达苏区之前,斯诺也曾受到“红军是一批顽强的亡命之徒和不满分子”传言的影响。但在陕北,他听到当地的老百姓把红军称为“我们的军队”,看到路过野杏林时,红军战士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口袋,可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碰里面的果子。
他发现红军是真正的“全国性”,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却不影响团结;他们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认为自己是为了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他们对于革命依然充满乐观。
作为第一个采访毛泽东的外国记者,斯诺在书中这样描述:“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资料图片:2020年12月26日,天津博物馆,1937年、1944年版《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书籍展出。(视觉中国)
不光是文字,斯诺通过采访亦拍摄了大量照片,让西方读者一睹共产党的“真容”。
王毅在记者会上评价斯诺时表示:斯诺并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看待中国共产党时,不带意识形态偏见,始终坚守客观真实,始终追求公正良知。他所展现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让人敬佩,他为增进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倾注了毕生心血,中国人民至今仍然怀念他。
斯诺是第一个进入苏区采访的美国记者,但不是唯一一位。1937年1月,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到达延安,随八路军、新四军转战华中、华东等抗日前线,写了大量采访八路军、新四军的报道。对史沫特莱有深入研究的美国历史学教授曾表示,她的战争报道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对中国革命的同情。杜鲁门和马歇尔时代民主党曾经试图在中国内战结束时保持中立。”
史沫特莱一直献身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在她的作品里,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参与中国革命的普通中国民众的挚爱和深情。她写道:“我到过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就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不知是什么缘故,在那儿,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
资料图片: 史沫特莱,美国密苏里州人,美国记者。(新华社)
斯诺与史沫特莱,影响了一批批爱国青年和外国友人奔赴延安,其中就包括白求恩。他曾在书信中告诉友人:“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在3月7日的外长记者会上,王毅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说,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媒体都应坚守职业道德。我希望外国媒体记者将焦距对准中国时,既不要用“美颜相机”,也不要用“灰黑滤镜”。只要真实、客观、公正,你们的报道就会丰富精彩,就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中国希望并欢迎更多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外国记者们向斯诺学什么?答案已经摆在眼前。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