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坞堡,连淮河流域都有。坞堡是什么,怎么会大量出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坞堡又名坞壁,一般是建在有危险,但是守卫容易的山谷之中,属于民间自创的军事防御建筑。因为它既可以防止盗贼的抢掠,也可以防止游牧民族的骚扰。
从战国时期结束到西汉前期,这段时间天气一直很温暖。但是这种温暖天气却持续了将近七百多年,据推算,那个时期的温度比现在还要高1-4.5摄氏度左右。然而,到了东汉,气温又开始下降。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这个寒冷期又持续了六百多年。这个时期的气温要比我们的平均气温低1至2摄氏度。直到唐代初期,气温才有所回升。
魏晋时期的温度究竟低到什么地步呢?现在的辽东湾地区、旅顺、大连的海域是不结冰的,但是在东晋的冬天,这里竟然结冰了!气候由温暖转向寒冷,变化过于剧烈,一些自然灾害就会发生。中原农耕区的种植业和北方游牧区的畜牧业必定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气候转冷以后,秋冬季节的霜雪天气增多,草木枯萎的时间会提前,畜牧业产量下降。并且,天气变冷,旱灾、蝗灾频频发生,农作物会发生大规模减产。一来二去,饥荒、农民起义的现象又会发生,中原百姓生活民不聊生。之所以说那是一场神秘的天灾,是因为没人知道它形成的原因,甚至当时全球气候都变冷了。
魏晋时期,自然灾害与频繁的战争在北方地区经常出现。汉族人能离开北方的都离开了,没离开的人就修筑坞堡,藏身坞堡之中。一般都是以宗族、乡党为基础,在固定区域聚居。其实,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原型应该就是坞堡。
从某种角度上讲,坞堡可以保护流离失所的汉族人。在经济上依靠坞堡,汉族人可以自给自足,在军事上,汉族人可进行自我保护。在这里,人们安居乐业。而且,由于坞堡的存在,让历经五胡之乱的汉族依然是民族的主力。如果当初,汉族人没有发明坞堡,那么长江以北地区可能就没有汉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