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文化之下,我们的宗教似乎也都是在指导我们更加关注内心、关注自我的感受,而非外物的影响。从“爱信信”的道教到讲究入定的佛教,似乎都是在教人摒弃外物,更加关注自我。
不过,一旦过于关注自我,总也会产生一种副作用,那就是你总会觉得自己哪里有问题。我们大概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例如原本可能只有一点不舒服,或者是隐约觉得有点不舒服,但一旦开始关注它,你就会觉得越来越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这种感觉。
而对于这样的问题,南怀瑾大师曾经也有过解释,他觉得身体有变化是正常的,别害怕。
在修行中感受人生
国学大师里有许多最后都成为了宗教大师,他们有的选择了遁世修行,有些虽还在红尘,但同样对于宗教学说、理论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身体力行的实践。南怀瑾就是这样一个国学大师。
南怀瑾,出生于民国时期的浙江乐清,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他曾随国民政府迁至台湾,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的教授;他间接促成九二共识,后曾旅居美国、香港,最终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他精通儒释道多种典籍,致力于建设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又是许多人心中的“大居士”“禅宗大师”。
南怀瑾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归纳和演绎了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意图告诉人们东方有圣人,西方也有圣人,此心同、理亦同。在台湾时,南怀瑾侧重于研究佛法,他用佛法真谛实践人生的价值、用佛法去阐释人生。
尽管他曾写过《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著作,也曾在川北大德袁祖焕仙坐下悟道,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被称为“佛教徒”,而人们却从他的谦虚中感受到,其实南怀瑾担心的是人们将学佛变成了一种形式、一种迷信。
在南怀瑾眼中,学佛是研究人生,他觉得离开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讨,便不会有其他学问的存在。他认为人类从未缺少追求的真理的热忱、也从未停止过追寻真理,只是时代变幻、生活变化可能会令我们离真理越来越远,而我们可以从儒释道三家的学问中,找到发现错误、改变错误的能力。
南怀瑾一生都在践行着这种信念:大平凡就是最高贵,所谓“凡夫”其实恰恰是不甘于平凡的。
在修行中找到知觉
如果说这样的概念太过于抽象,那我们也可以从更平凡、更平凡之处入手来思考这个问题,比如身体的知觉。南怀瑾当然是在修行的。他在袁焕仙坐下悟道;在峨眉山大坪寺闭关,通阅大藏经典;他远走康藏、遍访有成者,他当然是在修行的,也确实一直在修行中感知自己。
南怀瑾曾经提过,修行到一定的阶段,身体就会有些变化,但是我们并不用为此感到害怕。为此,他举了例子,他曾在《南禅七日》中提到,他打坐时腿一直都是跷得很高的,膝盖离下巴很近,感觉腿撑着很难受,不像其他一些大师们一样姿势庄严。
不过有一天他下定了决心,有了“不证菩提不起此座”的气势了,结果腿就突然“下去了”,身体就突然“挺了起来”。
南怀瑾强调,这是身体自己的变化,他没有刻意想要怎么做,但是身体自然就做出了反应。但这样的反应,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身体“枯僵”,产生了打坐“八触”里的“涩”的问题。
但是,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害怕,心境专一。一旦专一了,就会观想凝定,就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南怀瑾说,这一次,他一打坐就是三个半钟头,而往次他打坐也只有半个钟头而已。因而,事情的关键就在于不要害怕。
为了这个“不要害怕”,南怀瑾还举了另外也一个例子。他说,修行到了某一个阶段,觉得身体有些变化是正常的,比如他就会觉得有时候两条腿不能动了、不能爬楼梯了,或者腰也不能动了;
比如还有一个阶段,他在一个月里,连一张纸都拿不住,但是他知道这是他修行用功的过程,不需要太过在意,更加不用害怕。
当然,南怀瑾也说,这个不害怕,是因为懂得原理、会去实践,因而南怀瑾也希望大家都能懂得这样的道理、知道去实践。这个道理就是修行是投入生命去实践——“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
南怀瑾说,修行要修到生命不死或者“长生不老”,那就得用“准备好去死”的决心去修行。例如,南怀瑾有时候走路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倒过来了,他是在用头走路、而脚则倒着在头顶,但他也并不在乎,他以旁观者的心态看着,看看这到底会怎么样把它“弄死”。
但与此同时,南怀瑾也觉得年轻人不必用他的方法去静修,因为他深知其中之苦,而且对于年轻而言,采用这样的方式可能既修不成佛、也做不好人,还会把人变得“神神叨叨”的,年轻人不如好好学习孔孟之道,做好人 、做好事。
南怀瑾又以自己举例,说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内,都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一点精神都没有、一张纸都拿不住,这也是他感受到的自己的身体的变化,但他同样不在乎。
因为他明白阳极阴生,这是天地之间的必然法则,是每个人都要就经历的“必然现象”,自己看似是”气魄大“,但实则是自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不害怕。他当时已经躺下去就准备好死了,觉得既然这一生修行不成功,那不如看看死了之后是什么样子的,来生再试。
可年轻人很少能领悟这个道理,因而并不适合用这种方式修道。
南怀瑾强调,道家的修行是气脉变动,到了一个阶段一定会产生身体上的变动,因此修行用功的胆子就要大一点,比如走在路上忽然走不动了,现在的人可能会认为是心脏病发作或是中风,但南怀瑾并不在乎,他觉得那就死在这里、或是被车子压过去都无所谓,“不贪躯命”、最多也额就是殉道而死。
身体的变化,是修行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而且原本整个修行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找到身体的觉知,让气脉通顺、脱胎换骨。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接受身体变化的过程。
当然,我们身体的变化,并不一定是非常玄妙的气脉变化,也并非是只在修行的时候体现。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身体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我们从婴儿长成少年、从年轻长到成熟,又逐渐走向衰老,但我们同样不必去害怕这样的变化,接受变化、学会适应、努力改变,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每一个时段都能做到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最精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