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传统村落挖掘保护民俗资源

黄河岸边传统村落挖掘保护民俗资源

  黄土高原上的“千年古枣园”。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新华社西安5月31日电(记者储国强 张斌 徐汉)“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桨,爷爷的爷爷就这样……”

  伴着粗犷质朴的歌声,一群村民穿着陕北地区传统服饰,手握各式各样的农具,牵着自家老牛高马,依次缓缓走来。在起伏的沟峁间,耕种、打夯、娶亲……一幅幅黄土高原祖辈生产生活图景徐徐再现。

  这是在黄河岸边一个小山村每天都会发生的场景。这场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全部由陕西省佳县坑镇赤牛坬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

  在300多孔依山而建的窑洞前,100多位村民以天空为背景,以山坡为舞台,为到村里的游客展示表演。

  “现在每天演一场,高峰时一天会演好几场。参加演出的村民,每次可以领到最少20元的报酬。”赤牛坬村村支书高建茂说,“游客多了,村里农产品也卖得好,合作社、农家乐、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各种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演员本色出演,特别朴实、自然、亲切,不由得把人带到真实的生活劳作场景中。”榆林游客乔可说。

黄河岸边传统村落挖掘保护民俗资源

  原生态实景演出包括耕种、打夯、娶亲等。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除了实景演出,赤牛坬村还建起了乡村民俗博物馆。由服装鞋帽、度量衡、五谷杂粮、婚丧嫁娶等68个展厅、10万多件展品组成的博物馆,把现代生活的人们拉回到遥远的记忆中。

  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让这座古村落焕发生机。几年间,村里修通了旅游专线公路,建起了公共服务中心,全村窑洞换上了门窗、雨檐,家家都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灶……去年赤牛坬村接待远近游客30万人次,村民收入也显著增加,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

  “挖掘和保护好民俗资源,能够促进文化旅游,黄河沿岸的乡村振兴又多了一个锚点。”佳县县委书记刘生胜说,“这不但保存了古村落的历史记忆,还唤起了村民的自信和自豪,更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哺育了灿烂中华文明的黄河,流经9个省区,绵延5400多公里。从远古时代起,中国人就在黄河沿岸休养生息,并在沿线聚集发展了许多古老村落,它们成为黄河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2019年9月,中国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沿黄河地区的一批传统村落正在褪去贫穷的面貌,村民开始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专注挖掘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

  距离赤牛坬村50多公里的泥河沟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枣村”。村里一片36亩的古枣园,有1100余株老枣树,其中最老的枣树已有1400多年。村支书武正生介绍,中国很多地方的枣树都是从这里“开枝散叶的”“现在还一直有人来买枣树苗”。

黄河岸边传统村落挖掘保护民俗资源

  陕西省佳县坑镇赤牛坬村村民在表演《高高山上一头牛》。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2014年,这片保存完好的古枣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4月,泥河沟村还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到我们村,一下子就找到了传统村落的味道,这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浓浓的乡愁。”村民武小斌说,他在2014年回到家乡,投资建设了“枣缘人家”民宿,生意一直不错。

  传统村落的保护正带给当地人更多的回报。武正生说,这两年村民收入越来越多,有80户贫困户脱贫,下一步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老乡增收致富又有了新路子。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长期在泥河沟村蹲点调研。他说,传统村落探索复育乡土文化,为一些濒临凋敝的乡村注入了活力,使农民能够更有尊严、更自信地生活在乡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51 字。

转载请注明: 黄河岸边传统村落挖掘保护民俗资源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