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北京的朋友说起,最近故宫游客少,拍出的照片背景就跟‘包场’似的,我临时起意就来看看,原定了今天下午返沪的火车票,朋友还特地给我快递了她的自拍杆说不能陪我,让我自己随便拍拍。”7月23日,正在故宫博物院内参观的上海胡女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目前故宫每日限流人数已从年初80000人降至12000人。由于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虽时值暑期,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并未看到人挤人的情形。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眼下或许是游玩故宫、取景拍摄的绝佳时间段。
下面,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近故宫,看看疫情下的故宫是个啥样吧!
记者提前在微信小程序“故宫”里预约购买了参观票,从东华门前左拐进入故宫预检区。最近暑期真的热销,等第二天打开小程序的时候临近两天的票都已经售罄。现在是旺季,大门票成年人每位60元,待淡季时,每位40元。
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1月25日,故宫博物院开始闭馆;5月1日,紫禁城恢复开放,室内展厅暂不开放;7月21日,故宫部分室内展馆开放,遵循预约、限流、错峰原则。听到这个好消息,有许多观众迫不及待赶来参观。
预检区,几个小朋友在嬉戏,父母在排队等候验证进入故宫游览。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的健康码也是要一并准备好的。
这一天北京发布了高温警报,但这并不能影响“仙女”们游玩的心情。她们早早地梳妆打扮好,准备在故宫里拍美美的照片。讲真,限流下的故宫真的很适合拍照呢!
导游们正在向线上的场外观众直播今天故宫的美景。在她们的镜头里,故宫里每块石砖都有着历史故事。如:慈宁宫阶前的御路石雕主体是龙凤花纹,但这里还有一个“彩蛋”,一只藏起了头的小壁虎在花纹里,原来传统文化中壁虎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寓意。再如,古代朝会时,太和殿广场如何保证有序站立、保持威仪?广场上两列南北向汉白玉砖其实就是仪仗队方位指示。相传康熙皇帝南巡归来时,仪仗队从太和殿一直排到天安门外,队伍中不仅有人还有大象,盛况空前。
故宫每一个角落都很美,每一个细节都集萃着智慧,是中国匠人精神的集中体现。
坐在空旷的广场长椅上歇歇脚,望着飞檐上面青蓝的天空,欣赏故宫之美。
有专家这样评论:故宫是空间之城,同时也是时间之城。故宫的中轴线是子午线,南为午,北为子,与夏至、冬至分别对应;而北京城的日坛与月坛的连线则刚好是卯酉线,与春分、秋分相对应。自河姆渡文化以至明清,这套时空一体的意识形态贯彻始终,故宫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
故宫里的飞檐翘脚有多少传说?你可能一时说不清,道不明。但当你仰望高高翘起的檐角——在欣赏古建筑的精巧之余,是不是也总有一种轻松腾飞的心情?
据说太和殿前的铜鹤原型是中国的丹顶鹤。古时候人们对丹顶鹤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丹顶鹤一般能够活到60多岁,也是长寿的象征。铜龟和铜鹤,象征物江山永固,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