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伴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国漫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而如今站在巅峰的两个国漫IP,自然就是《狐妖小红娘》和《一人之下》。这两部国产动漫都是完全原创的作品,代表了国产漫画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那么这两部国漫的巅峰之作,各有什么特点与优势呢?
首先来说说《狐妖小红娘》这部连载了将近10年的漫画。《狐妖小红娘》作为以刻画妖人恋情为主题的时空流漫画,采用了单元剧的叙事模板,每一对人类和妖精的故事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另有关联,同时在较为庞大的世界观下埋下了潜藏的主线,用“圈外世界”等元素吊足了漫画读者的胃口。而《狐妖小红娘》的成功,自然也是因为叙事较为简单的单元剧模式。
虽然如今看来单元剧模式似乎有些俗套,可在10年前,以纸媒为主的国产漫画市场中,爱情题材的单元剧的模式是相当受欢迎的。当时热度大起的不光是《狐妖小红娘》这部漫画,还有诸如哑舍以及御狐之绊等以古风为主题,清新脱俗的单元剧模式漫画。而《狐妖小红娘》这部漫画相比于哑舍,突出了“仙侠”这一元素,更容易进行商业化改变,因此道路也比哑舍走得更加长远。在观看《狐妖小红娘》漫画时,由于叙事节奏较为平缓,读者在观看漫画时身心能够得到极大放松,各种炒梗行为也能让人泯然一笑。
然而《狐妖小红娘》作为一部漫画作品,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缺点,那便是初始定义较为简单。“下沙篇”作为漫画的初始篇章,对于人物的刻画较为简单,这说明作者在创作之初根本没有准备将《狐妖小红娘》当作长篇作品来进行创作,因此没有设定好较为严谨的世界观和人物设定,这就导致后期剧情经常会有不合逻辑的片段出现,虽然人物依旧出彩,可故事的叙事构架已经逐渐松散,个人认为“尾生篇”对于情感的描写就有些敷衍,尾声和小暇之间的感情萌芽出现得有些莫名其妙。
所幸《狐妖小红娘》以白月初和涂山苏苏作为核心人物,所有的剧情都围绕着两人以及两人的前世展开,这种核心明确,较为直白的漫画剧情更加适合改编成动画。不对,应该说是更加适合用现在的制作技术改编成动画。相比之下《一人之下》这部漫画的动画改编就吃了大亏,看过原作漫画的朋友可能会理解,《一人之下》动画所描述的剧情深度,远远不如原作漫画。
这便是一人之下这部漫画的缺点,并不适合在现有的制作技术下改编成动画,也并不适合进行商业化改编。因为从本质上讲,这部作品是一部题材相对冷门,不讨好商业,也不讨好观众的作品。个人看来真正的一人之下,算是一部道家思想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这部漫画的内核实在是深不见底,比如漫画中提出的“何为人”、“观自在”等思想,未接触过道家思想的观众很容易便被这如同说教般的剧情绕进去。
尤其是如今的国漫观众,已经被那些泛娱乐化的作品所洗脑,比起一人之下这种有深度的作品,他们更喜欢看起来“爽”的作品。每个人看漫画的目的各有不同,有些人就是单纯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够放松下自己的大脑和神经,《一人之下》这种需要来回翻看两三遍才能领悟真理的漫画,很显然并不适合放松神经,甚至读者们还容易在阅读过程中,因为缺乏引导,逻辑产生混乱,从而放弃追看作品。这也就导致了《一人之下》改编的动画根本无法重现漫画原著当中长篇大论的思想阐述,其他动画都是让原作漫画更上一层楼,一人之下动画则和西行纪动画一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作的深度和精彩程度。
《一人之下》的人设,同样让人难以琢磨。相比于其他让人轻易产生代入感的国产漫画,《一人之下》更加偏向于群像剧,通过不同的漫画角色,从各个角度阐述不同的道家思想,叙事逻辑也更加碎片化,需要读者拥有足够的情节梳理能力才能够进行品读。因此在陈朵篇引爆国漫圈子之前,《一人之下》这部漫画的人气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甚至作者米二的前作《九九八十一》论人气还要超过《一人之下》。
然而陈朵篇的大获成功,让《一人之下》拨云见雾。舍弃了娱乐化漫画的爽点固然不利,但也让《一人之下》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非商业化道路”:利用口碑传播以及思想传播,在后期发力。米二深厚的文化功底让每位《一人之下》漫画的读者,都能从剧情中领悟道理,这些道理也许并不会被读者们熟记于心,这会成为他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道理便是“传播货币”。为了知晓新道理,获得新谈资而关注《一人之下》漫画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总结一下,《狐妖小红娘》是一部适合商业化,更加容易被人接受,看起来也更加放松的作品,这部作品的深度与剧情大框架有些不尽如人意,可漫画对应的群众便是年纪较小的少年少女。而一人之下作为道家思想的载体,则更加适合于那些有完整剧情梳理能力的读者,脱离了传统青漫的套路,也让一人之下拥有了成为“经典”的潜质。
两部漫画各有优劣,一个是传统爱情时空漫画套路的上乘之作,另外一个则是突破了中国漫画传统道路,充斥着现实主义的作品。两部漫画无论是风格还是取材,亦或是粉丝受众都没有冲突的地方,因此个人认为《一人之下》和《狐妖小红娘》这两部漫画虽然各有优劣,但并没有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