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街 三学一庙有鸿儒
夏日午后的三学街绿意盎然。 本报记者 李妮摄
阳光细碎地洒在曹家院子里,青砖砌墙,棕木嵌窗,小楼低调古朴,宛若谦谦君子。小楼最西侧画房中,一张摆放着文房四宝的宽大台桌前,曹汀屏息凝神,微微俯身,正在专心致志地临摹着《清明上河图》。
挂着“长安学巷29号”门牌的曹家院子处在一排低矮的民房中,是曾任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曹仲谦的故居。而今,曹仲谦的孙女曹汀一家居住于此。
1938年起,曹仲谦担任西安碑林管理委员会主任干事,不久后接手馆长之职。为了保护众多珍贵石碑免遭轰炸破坏,曹仲谦和碑林同仁或将大碑以麦草泥封护,或挖坑埋藏,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才复原碑林原貌。
千百年来,这条老街区一直保存历史风貌,传承传统文脉。在三学街的古建筑与古民居中,多为文人墨客的工作室。街头巷尾,商铺中多销售文房四宝、石刻拓片、字画书籍。在三学街经营宣纸、毛笔生意的李湘玉说:“我在这条街经营了20多年,和很多常来买笔墨纸砚的人成了朋友,大家一起品味书法、悟道人生,在我心里,这里就是传统文化人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千年唐槐苍翠蓊茂,时光好像静止在一笔一墨一文一书间。三学街街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东起柏树林,西至书院门,由长安学巷、府学巷和咸宁学巷组成,南端与城墙紧邻,西边与永宁门相望,下马陵、柏树林、顺城巷、安居巷等街道共同围成一个四四方方的街坊。
书香气息厚重,是三学街的一大特点,这与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分不开。据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朱文杰介绍,在三学街,历史上形成了“一庙三学”,即“官学与文庙同地”的格局。“三学”一名西安府学,一名咸宁县学,加上长安县学,成为老西安官学教育集中之高地而闻名遐迩。“一庙”为文庙,即孔庙。现今为西安碑林博物馆所在地。
碑林中,有一块特别的碑石,名为《西铭》,其碑文作者为北宋思想家张载。他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天下学子奉为治学圭臬,传诵千年,也成为三学街始终坚守的精神坐标。公元1609年,明朝御史冯从吾在老街上建起一座关中书院。他在张载的思想基础上,总结出躬行实践、崇尚气节的关学宗风,关中书院由此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鸿儒大家、壮士英雄的身影早已远去,但他们的传奇与老街的精神,却在晨钟暮鼓与茶香炊烟中代代相传。如今,一代代受关学思想浸润熏陶的学子,怀揣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各自领域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传承着关学,延续着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