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深山修建的一项半成品工程,投入350亿,持续17年停工

整整一百年的近代史,让中国人民饱尝被列强欺辱的痛苦。早在红军时期,革命先辈们就已经开始了解航母、潜艇等当时的尖端武器。尽管那个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从来没有见过海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憧憬拥有强大国防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确实给过我们很多援助,建立起初步的工业体系,在核工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但中国自己也培养了很多专家,更有钱学森、钱三强等海外归来的顶级科学家。

苏联的帮助能够加快我们的研制进程,却谈不上是决定性因素。

在中国深山修建的一项半成品工程,投入350亿,持续17年停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自力更生,建设完全属于自己的科研基地和尖端国防工业。进入六十年代,国家正式决定要在我国的大后方,即深处内陆的西南地区,建设绝密的核工厂。

1967年,在周总理的批示下,代号“816工程”的地下核工厂开始了建造。为了贯彻保密工作,重庆地区的白涛镇,在地图上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变成“不存在的地区”。

一开始的时候,“816工程”对外宣称是正在建设的国营化工机械厂,施工人员也穿的是普通工作服装。但施工人员从来不跟附近居民来往,连他们的家属都不得前来探望。

在中国深山修建的一项半成品工程,投入350亿,持续17年停工

到1984年,国际形势发生转变,“816工程”暂时停工搁置,到此时整个工程的建造已经投入了7亿多人民币,当年的七亿换算现在差不多350亿到600亿。停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816工程”一直被封闭,直到后来其中的一些厂房,曾被我国核工业总厂用作储存物资的仓库。

到了新千年,国家决定将尘封多年的“816工程”进行解密。可此时该工程已经闲置了将近二十多年,要重新开放也并不容易。经过了许多年的筹备,“816工程”在2010年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

这是世界上第一大人工开凿洞体,且是唯一一个国家开放的核工厂,所以该工程的一部分被当作旅游景点向大众开放。像这样的大型核工厂,以这种方式让大众前来参观,不仅在国内,就算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罕见。

在中国深山修建的一项半成品工程,投入350亿,持续17年停工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它作为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国防军事价值。而且“816工程”本身也十分雄伟,该工程的总建筑面积高达十万多平方米,

洞体的选址非常有水平,既靠山又临水。尽管工程面积巨大,但是在整个大环境的包围下,却又十分隐蔽,在外面看只能看到一个高大的烟囱。

进入主洞室,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小洞,进入各个隧道里面还能看到一些竖井。这样“洞里有楼、楼中含洞、洞里有河”的特殊建筑方法和工程设计方式,曾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获得过国家科技大会的集体大奖。

在中国深山修建的一项半成品工程,投入350亿,持续17年停工

内部各个区域之间划分十分明确,占地面积最大的为主厂房;反应大厅建在第八层,该层高达二三十米,在大厅的墙壁上还有用钢打制的安全通道;而在反映大厅的底部,就是负责调控的反应大锅;核反应的中央控制室则设置在了第九层。

尽管“816工程”最终没有正式投入使用,它仍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的各行各业都还处于初步建设的阶段,国力远不够强大。而在这时,中苏关系决裂,苏联甚至用核武器来威胁我们。

即使是在这样艰难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仍然投入了重金建起核工厂,自主生产核武器原料,这也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甘于受制于人、独立自强的坚定决心。

在中国深山修建的一项半成品工程,投入350亿,持续17年停工

虽然我国自身的科技能力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在部队、院校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之下,“816工程”的质量非常高,甚至能够抵抗住八级以上的地震。

而作为旅游项目,“816工程”在向大众开放后也做出了一些更改,其中,为了让游客们深入地了解“816工程”,将该工程的建设背景、建设过程都以实物或者图示的方式布置在景区里面。后期,洞内还采用了声、光、电三者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

在中国深山修建的一项半成品工程,投入350亿,持续17年停工

由于“816工程”在我国发展建设中特殊的地位,不仅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国防教育工程,在2018年,还被列入了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紧接着一年之后,又成为了我国的四A级国家旅游景点。

当我们惊叹“816工程”的同时,也请不要忘却:为了国家的安宁,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些才是大国的基石,是国泰民安的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61 字。

转载请注明: 在中国深山修建的一项半成品工程,投入350亿,持续17年停工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