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伍延文
《除毒英雄钟南山》 伍延文作
《NO1之胜利》 伍延文作
《中国抗疫牛人》 伍延文作
《澳门晚报》6月15日电(记者冰洁)对伍延文兄的作品第一印象,是那幅充满时代含义的《悟道》。整个画面似乎是一场世外桃源的境界,似山河大川、似天上人间等画面印象的场景。一种视觉的震撼感油然而生,画面的场景加上抽象的印象,作品似乎在讲悟道的故事,亦或者是一种隐晦的比喻。
我下意识地以为,伍延文兄或许是一个非常有仙风道骨的艺术家。与他熟悉后,我却发现了另一番景象。怡然自得、随心所欲的生活日常,以及对周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在伍延文兄的朋友圈无处不在。日常的照片,通过他的图文并茂,总是显得激情飞扬,又仿佛在诉说些什么。
伍延文兄总是一路经过,一路感悟,他能敏感地捕捉到每一个美丽的瞬间、记录身边每一个感动,因而令人感叹他创作艺术作品时的逆行逆思。然而不变的是,他始终遵从着自己的内心,以自己的步调徜徉在属于他的艺术世界。
记者:你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力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吗?
伍延文:其实,小时候孩子们就会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有些人喜欢画画,有些人喜欢下棋,或者是别的什么爱好。而我那时候就属于特别爱画画的那类孩子。那时候,在大人眼中,我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孩子,而画画也是一个需要安静的过程。班上老师也发现我这个特点,于是就把与美术有关的一些任务都交给我去负责,比如负责办黑板报、写艺术字、画插图等等。
初中毕业后,我决定重拾画画这个兴趣,也阴差阳错地进入了高中的美术培训学习之路。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决定要走艺术创作这条道路?
伍延文:命运有时不由自主。由于家里太贫穷,我考上某美术学院,大嫂偷偷地把我的录取通知书烧掉了,当时我并不知情。第二年,我复读才知自己已考上某学院,所以一气之下跑去广州,而且流浪将近快2个月,但好人有好报,被人救起,还在广州美院插班学过绘画呢。
记者:可否谈谈在艺术生涯中,你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最让你有触动甚至在创作上有突破的是什么事情?
伍延文:每个画家最初都是从学习素描色彩这些基础开始,而自发创作是到后来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
那是1995年的事情,当时我们6个人成立过"龙威仑艺术家创作组",创作过不少雕塑作品。后来,因为生活压力所逼,大家不到1年后就各奔东西。我为了谋生,先后在广州和顺德等地广告公司做设计员到创作总监。虽然在广告界混得风生水气,但我最爱的还是画画。后来,我就先后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断断续续地待了将近一年半时间。在这期间,我几乎跑遍了欧洲所有的大型美术馆和博物馆,深受影响和感染,我决定要搞自我艺术颠覆创作之路,于是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但当时要落实到具体的创作时,真的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开始。我又去了一趟法国和德国的美术馆,回国后就有了些新想法。我很喜欢我们中国草书和大写意的墨色等传统矿物质颜料,结合了西方油画肌理效果作为底色或用白色提亮色显得很精神、很有味道。
某个夜晚,我突然有了一丝灵感,就顺着那个思路顺手创作了一张作品《脸谱》。而那张画,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触动。这让我感到特别过瘾,创作过程中也充满着许多乐趣,而且是为关注我们当代人人性的题材而作的。
所以那张画,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突破性的有意义的事。它突破了以前惯性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所谓权威大师的那套创作思路。
记者:能否简单地介绍一下你创作的过程?你一般是如何获取创作灵感?
伍延文:我创作的所谓灵感,就是通过体验和反思而表达的一种意念;或者是对有关自己某时扣人心弦的经历或者一个很刺激的场景所感触再反馈到画面。也就是我常说的"三分活着,七分思考"。
以前基本上都是传统套路作品,现在我所创作的都是不拘一格的大挥毫和大写意,而且都是凭空想象的天马行空的一种感觉实施到画面上。
记者:你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所创作的一批画作,当时的创作来源是什么?
伍延文:自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不断变化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的心,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敢于担当的科研专家、奋不顾身的医护人员以及大量捐献医疗物资的普通人等等。我自然而然地想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也想通过我的作品来激励全国人民共同打赢这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
其实,书画创作绝对不是照相,而是能直击人心的灵魂力量,所以作品的感染力、生命力在于挖掘人类的真善美,能开启与读者的心灵对话,让人思考,给人启迪,这就是我常说的"三分活着,七分思考"。尤其我们创作者在天灾人祸面前时候,更应该要面对社会、生命、内心的深切关注和敬畏。
记者:在你的抗疫作品中,有一幅作品"NO1之门",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吗?
伍延文:那是到了北京之后,我老是会想起以前生活的一些场景。我比较后知后觉,事情刚发生的时候,我不太敏感。反而2-3年后,我才会对之前的事有一些感悟。
我采用了中西国际化表现人类共同的努力,用中国画文化语言元素来进行讲解。我的这幅作品,从质感上与观者对创作题材的实际印象分剥开来,并显示了其在文化及思考语境下对抗"疫"的高度关注,寓意真相之门、纪念之门、必胜之门、隔离之门、英雄之门。
记者:在你的抗疫作品中有一幅书法"中国加油"和一幅画"胜利手势",分别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吗?
伍延文:这场疫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我们曾经以为疫情本身是最大的灾难,控制好国内、再防范好国外,就胜利了,所以我直接用书法作品"中国加油"来得更加直接,通俗易懂。
作品"胜利手势"似钟南山等为代表的专家用"V"字胜利手势指,传达是一份家国情怀和信心。一个简单的"胜利手势V",是对"胜利来之不易"真实有力的体验和炽烈的的表达,也传达我们国家美好的彩色的幸福生活都是靠奋斗出来的。
记者:了解到你的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注,那么对现实的关注是否会影响到你对于自我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