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雁门 遥想“雁行商”穿越雄关艰难北上!

探雁门 遥想“雁行商”穿越雄关艰难北上!
探雁门 遥想“雁行商”穿越雄关艰难北上!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万里长城“外三关”。得雁门关者,赢中原;失雁门关者,失天下。雁门关,雄踞于忻州市代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勾注山之巅,主峰海拔1800多米。它是万里长城最具代表性的军事要塞之一,是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之一。
其实,雄关雁门更是一条闻名天下的商贸之道,它是清代晋商赴蒙、俄贸易的必经之路,人们也称这条商道为用生命堆砌的“命关道”。地势险峻,雁门关十八弯,每走一步都是险。
苍凉、凝重、肃穆、雄浑、大气,雁门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风土人情,咏颂着一代又一代边贸往来的传奇。雁门古道上,晋商自晋中出发,经忻州至代州,过雁门关,分东西两路,走西口,闯东口。忻代晋商也从这里出发,沟通内地与塞外、中原与漠北、农耕与游牧的经济文化交流。
风雪探访雁门关,雁行商出走口外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采访团一行抵达雁门关时,已近黄昏,正赶上了雁门关入冬第一场雪,雄关漫道、朔风烈烈,从雁门关口内到口外,温度变化极大。采访团一行称这是风雪探访雁门关,实则也是夜探雁门关,天越黑,气温越低,冷至彻骨,满是车辙痕的青石古道,凹凸不平,行走起来十分艰难。
《今日雁门》主编刘睿介绍,雁门关自然条件艰苦,青石弯道车辙痕还是明清以后曾修复过的,在这之前,都是泥土流沙之路,走商道更是艰难。古人行走雁门关时,车轮散架、马蹄断裂的事情时常发生。
关于雁门关传说很多,得此名,有人说是每年春天和秋天,都会有一群群大雁从这里经过,大雁飞过群山峻岭,总会在关门盘旋很久,叫声回响,才能飞过去。《唐书·地理志》讲述:“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亦曰雁门关。”
战车、和亲车队、商贸驼队,都从雁门关经过。春去秋来,“万里茶路”上有一支晋北晋商劲旅,他们被称为“雁行商人”,走西口、闯东口,往来雁门关,北上塞外淘金求生,雁行商人经商极不易,却创下“家国春秋”载入史册的晋商之道。
“生在忻代二州,红在东西两口”。他们不仅是经商,还将文化交流带入口外,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结合起来。忻州、代州两地的商人逐渐兴起(以下简称忻代商人),也兴起了雁门商旅文化。在清末民初,忻代商人的发展达到鼎盛,在塞外地区的商界占有重要地位。
在包头,忻代商人占据多半城。在张家口张库大道上旅蒙商人里,晋中商人为主,忻代商人紧跟其后,形成了地域性的商帮。在新疆地区,忻代商人占据主要位置,以晋帮在新疆经商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而著名。
忻代商人走口外,与地理原因分不开,塞外谋生,成为他们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同族同乡为纽带,形成商帮组织协作打天下。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之一。“远离家乡忻代州,学会蒙话草地走。换回皮毛赚大钱,千里迢迢奔包头。”与其他晋商帮相比较,忻代商人在塞外经商主要集中于地理优势、乡亲帮扶、政策导向。
当时,清政府开始鼓励内地百姓进入蒙古地区生活。忻、代地区本身农耕区域少,人口众多,由清政府发放通商照路,便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走西口”到归化城讨生计的场景,他们在蒙古地区耕种或者经商,对忻代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耕农之家十居八九,贸易商贩者十之一二”,由此可见经商的比例比较高。
一代女帝武则天亲创“天”“地”字异体字,雁门关古典故事多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胡服骑射军事改革的赵武灵王、驻守边关战国名将李牧、北击匈奴秦将蒙恬、数次驰骋雁门古塞内外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出塞和亲王昭君,宁死不屈“杨家将”杨业战死之地,1937年雁门关伏击战……3000多年来,这些与雁门息息相关的古典故事多达1000多部,腥风血雨,那些鲜活的历史仍影响至今。
关南第一道城门又称为“天险门”,石座砖券,门洞上方匾额书刻“天险”二字,据说“天”字是武则天所创异形字。刘睿介绍,“天”字很有看头,上面是个草字头,中间是田地的田,下方是大动干戈的戈,表示马有草,田里有粮食,还有武器,这样才能行走天下。
同时,刘睿提到天险门对应的地利门洞上方的额匾刻有“埊利”二字,那个“埊”字也是武则天所创,同“土地”的“地”字是一个字。上面一个“山”字,中间一个“水”字,下面一个“土”字,表示有山有水有土地。
伫立在门洞,寒风呼呼吹,但是眼前仿佛仍能看到当年雁门关边贸繁华的情形。
天险门上建有城楼,即关楼,也称为雁楼。雁楼上巨匾“中华第一关”格外显著。中国古建筑学家、长城专家罗哲文曾考察雁门关所提写并评价:“雁门关是中国北方最重要、最雄伟的长城雄关,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边贸街,立着一座牌坊,牌坊中间门额上写着“达北漠”三个字。历史上,雁门关也是重要的互市通商口岸,中原与漠北的“南北通衢”,是著名的“玉石之路”和“茶马古道”。
边贸街是由70多间仿明代建筑所构成,这里主要展示和经营了具有雁门关地区特色的手工艺制品和纪念品,同时也再现了当年边关贸易的盛况,是一条极具地域特色的风情街。
街的尽头东侧还有一座牌坊,牌坊正中间门额上写着“通南江”三个字,刘睿介绍,这三个字表示,经过雁门关就可以通达大江南北,中原人民与漠北游牧民族在此通商互市。
走口外重要的交通线路就是雁门古道,当时,游牧民族将牛、马、羊及畜产品运送至雁门关,换取内陆的粮食、布匹、铁器等。中原商贾采购货物,经雁门关运出,一路从张家口转运至俄罗斯远东地区;一路经杀虎口运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后转至恰克图,与俄商进行贸易,进入欧洲市场。
雁门关瓮城: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爬陡坡、走弯路,生猛、凶险,从边贸街牌坊走到这里,关城北侧有一座城高6米的护门小城,呈半圆形或方形,人们也称其为瓮城,作为关城的防护设施可加强关城的防守。
刘睿介绍,瓮城设计是从防御角度考量,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增加攻城难度,以防止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雁门关瓮城门俗称小北门,砖券门顶,明代时镌刻的“雁门关”三个字,两侧镶嵌砖刻楹联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据说这是明清之际大学者傅山先生的手笔。
楹联中“三边”是指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也有人说是指明代北边、东北边、西北边三大防区,“九塞”是说战国时就名闻天下的九大关塞,雁门关被推崇为“三边冲要”“九塞之首”,这副楹联形象地道出了雁门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三边”“九塞”无论从军事还是历史文化考究,都彰显着雁门关的重要地位。
进入瓮城,看到与天险门相对应的地利门,是关城北面的正门,瓮城的设计就是为了保护此门。
雄关漫道真如铁,瓮城虽小仍建关帝庙
“拜完关老爷,就是平安回家了。”刘睿介绍,关帝庙所处的这个院落在瓮城之中,正对着地利门的门洞,立于平台之上。
关帝庙大殿位于地利门的西侧,坐西朝东,面宽三间,大殿门额上有明朝末年曾任兵部尚书的代州人孙传庭手书匾额一块,上书“天日同昭”四个大字。大殿正中间的塑像是武圣人关羽坐像,关羽左前侧站立的塑像为关平和周仓。
瓮城虽小,关帝庙设在此,既是军事要塞镇守之关,也是晋商出走口外的信仰寄托。出走与归来,晋商先辈们都会先到这里拜一拜关帝,祈求平安,祈祷所盼,心中念想得以抒发。
大殿对面是“春秋楼”戏台,这座戏台的屋顶是歇山顶,看上去别具一格。戏台是一种建筑形制,也是一方文化天地。戏台上“咿咿呀呀”,牵肠百转,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忠孝节义的故事。
雁门关地利门:我国现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规则碑”
采访团顺着古道,来到雁门关地利门,当地人介绍,这里有中国现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规则碑”。采访团一行很是好奇,再看碑文内容大致为:“正堂禁示:雁门关北路紧靠山崖,往来车辆不能并行,屡起争端,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势,于东陲另开车道,凡南来车辆于东路行走,北来车辆从西路终由。不得故违于咎未便,特示。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吉日立。”
这碑文正是当时“关道”繁华的真实写照,祁县晋商研究所所长田建表示,雁门关是万里茶道上商贾往来的重要通道,通过碑文,可以看到当时交通盛况,也可以看到当时的守则和秩序。雁门关往来频繁,单一一条路已无法满足往来车辆的通行需求,上行下行之分,有效地缓解交通压力。
雁门关围城与关城之间,有一座典型的边关古村落,称为雁门关村,也曾名曰明月村。雁门关村依山而建,中间是一条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石子路,明月楼位于路的北端。
这里的村民们被称为地道的“边民”,关外人眼里,他们是“关里人”,关里人眼里他们又是“关外人”,兼容南北,从生活习俗到语言表述,他们也是中原与塞外分界点上的生存印迹。
雁门古道作为沟通南北的通商要道时,也造就了关内汉民族与关外游牧民族的沟通,那些守关将士的后代成为这里的村民。
村民们眼中,“靠关吃关”,他们靠近的是一条千年雁门古道,铺满钱财的“金马玉路”,这条路上也造就了一个新的职业“护关”。因为关道的关口在山顶的关城,海拔极高,地势险峻,山路崎岖。
由于对当地地形的了解,“护关”人的工作就是帮助商人车辆货物上下山,直至盘山公路与交通工具的改变,护关职业才逐渐消失。护关村民们也大多远走他乡,迁离出雁门关村,少数留下来的村民也改为耕种、畜牧为主。
当地流传这样的民谣,“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那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村民们说当地生活自然条件很艰辛,随着这些年景区建设,寂寥的古村逐渐热闹了起来,雁门关早已不是一个简单又具体的地名,他们也从护关人转向了农家乐客栈的打造人,为往来游客提供餐饮和住宿。
山西晚报记者 孙佳森
(责编:褚嘉琳)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861 字。

转载请注明: 探雁门 遥想“雁行商”穿越雄关艰难北上!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