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大家好,我们的大龙猫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这是我学习《人文世界的建立》中的第3篇文章《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以及恩师孟老师对本文的导读后的学后复盘,内容包含文章菁华、个人感悟、践行清单等。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我坚信:复盘才能翻盘,持续梳理所学所做,反省自己,极致践行,不断升级迭代;不会就学,学了就用,错了就改,就看谁干。
以下是学后复盘正文: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一、本文结构
1、道德自我的觉醒
2、天、命观念的内在化
(1)天
(2)命
3、君子小人、华夷观念的道德化
(1)君子、小人
(2)华、夷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两项性格
1、承继整全的文化体;
2、时时明辨文化活动的真假是非。
三、良心
明辨道德是非的机构就是人的良心,或者称为仁心,或人的“道德自我”。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四、孔子最重要的贡献(儒学、中国文化传统最精微的部分)
孔子最重要的贡献是,点醒这个人人具有的良心,仁心或说道德自我。
五、心传与文统
心传:指点良心、启发道德自我的教育与修养,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项特殊传统。
文统:重视历史经验而代代加以疏通修习,务求能后先相承,凝成文化经验的整体而不断裂矛盾,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项传统。
六、良心教与人文教
心传是一种良心教,文统是一种人文教,把心传与文统合起来,才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全貌。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七、孔子是如何发现良心的?
我们可以分别考察两类观念,一类是设计价值的根源,具有形上意味;另一类是涉及人的文化生活,具有伦理道德意味。
八、华族最初的人文精神的跃动
周初,华族渐渐有了一些人文精神的跃动,也就是说,一向由天、上帝掌握人的祸福命运的,现在人逐渐感到可以由自己负一点责任了。人文精神思想萌芽于周初,以文武周公为代表,成熟于孔子。
九、人文精神是如何成熟于孔子的?
孔子将原具存于天的内涵意义,已充分过渡到人的生命里来了,就是人性中的仁,人是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是非祸福的,人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十、命的含义
命,专指人生不自由、受限制的一面。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十一、人性的配方?
人性是由无限性与有限性两部分构成的。
无限性指:人精神面的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有限性指:人现实面的形驱肉身。
十二、孔子在是如何统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
《论语·为政》中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既在矩中(在有限性中),又不必触犯这个矩(让有限性浮现),而能得到从心所欲的自由(仅让无限性呈现)。
十三、天命观念内在化的要义?
天命观念内在化的要义是,人觉醒到他自己就可以是价值的根源,自己能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赋予一切人生活中所经验的事物以意义。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十四、什么是“君子、小人”?
“君子、小人”的原意:原来只表示社会地位的阶段区分,政治上的管理阶层如、君、卿大夫、士称为君子,被管理阶层如庶民被称为小人。
“君子、小人”孔子化后的意义:凡能自觉去求道、去作道德人格之修养的人,就称为君子,而未能自觉出其人性,还是只能顺其自然,浑浑噩噩地生活的人,则称为小人。
十五、文化意义与血统意义
中华民族在孔子时,就已经将血统意义的中华民族,转化为文化意义的中华民族观念了。这有别于诸如以下民族间的争执:犹太民族与阿拉伯民族之争,南非与美国境内的黑白之争,英国的英格兰与爱尔兰之争。
十六、什么是“华、夷”?
华族:凡肯定人道,如人性自由、人格平等、人人间当以道相交往相亲相爱的就算是华族。
夷狄:依然顺着求生存的动物性需要,作无限的掠夺斗争的,就算是夷狄。
由此可知,一切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极权主义,本质上都是夷狄。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十七、春秋大义
华夷之辩在《春秋》中表现的最明确,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大义就是以文化道德的标准来判别华夷,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就是要用道德人性的观点,来豁醒人心,警惕愚顽。
十八、儒学最本质的功夫是什么?
明辨道德上的是非,是儒学最本质的功夫。人的内心是具有天然的明辨是非、自知自觉的能力的,真正的明辨完全不来自于生命之外的规则与道理,真正的明辨从来都是来自于人的本心自觉。
十九、被迫与主动
被束缚、被压抑、不自由,这种种的苦恼,都不来自于道德的压迫,而是来自于自己内在的良知没有充分的觉醒,没有自觉自愿自主的确定自己想要更善更美的人生目标。被迫的想要成为更好的人,和自觉主动的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两者之间带给生命的体验真是天壤之别。
二十、文统与心传的具体实例
我们所接受的性情教育,就是以生命来点醒生命,以心来接引心的“心传”之教。而读经,读史,学习前贤的文章则可以称为是“文统”的人文之教。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廿一、学习本文的最大感触
在本文中,我更进一步看到了孔子是如何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的,通过对“华夷之辩”、“君子小人之辨”、“天与命”的观念以及“春秋大义”的学习、理解,知道了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点化与豁醒,就在于将天命下贯而为人人本就具足的“仁心或道德自我,让人开始意识到,我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一点责任了,而不再仅仅是依靠天或上帝,孔子的这样一个仁传统的开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廿二、对自己的期许
孟子说: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无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孔子之前的圣贤人物,而孟子称孔子是“圣之时者也”,是“集大成”者,所以,我借用前面那句话改一下:待文孔子而后兴者,凡民也,若无豪杰之士,虽无孔子犹兴。我这一生最佩服的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就是孔子,然后是孟子,王阳明,曾国藩。
廿三、读书三有
曾国藩在《曾文正公全集》中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以此为自己的读书做学问的坐标,继续努力。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谢谢阅读,有你真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坤泓,90后全职奶爸,专注父母终身成长,深耕育儿成长教育。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父母终身成长。育儿有路,欢迎关注~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51 字。

转载请注明: 《孔子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点化与豁醒》:点醒良心,仁心,道德自我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