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的由来没有什么争议:人称“东林先生”的顾宪成被万历皇帝革职之后,回到家乡从事讲学活动,并修建了“东林书院”。
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604年)十月,顾宪成与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和叶茂才等制定了《东林会约》,并定期举行会谈。
这次事件被学术界认定为东林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上述八人亦被并称为“东林八君子”。
但是东林党成立的动机就有争议了:按照东林党自己的说法,他们一群寄情于山水和书本的文人,只是有感于时局混乱,不得不抱着“匡扶正义”的目的出仕。
可按照现代的定义以及他们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东林党并不是一个类似于作家联盟的学术组织,而是一个以江南士大夫为主体的政治团体。
既然是政治团体,那他们最关心的,自然应该是官场上的事。而官场上最敏感的动向,就是人事调整。
在东林党未出山之前,朝堂上的官僚们经过多年博弈,早已就人事分配达成共识。他们之间虽然也会产生激烈的争斗,但从整体上看,这种争斗还是有秩序的。
换言之,经历过多年博弈,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而繁琐的人事任免程序,大家也都守住了这条底线。
很多人提起科举制,总认为只要文章写得好,就能直接当大官,这未免有些过于小瞧古人的智慧了。“知易行难”这个词出自《尚书》,成书于公元前。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八股文,那他当个小吏都够呛,更别提大官了。
一个人就算高中状元,也会被外派到基层历练,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这个人在基层干得一塌糊涂,他的考核成绩一定是不堪入目的。对于这种人,就是再会写文章,也很难得到重用。
这个考核成绩并不单是考核你赚钱的本事,而是综合评定:比如说这个县在你的领导下,兴修了多少水利、新建了多少桥梁、增产了多少粮食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人民的幸福指数核定,但这没有具体数值,而是看你们县有多少人越级告状,或者闹出群体事件。如果出现了恶性新闻,你的考核成绩肯定也不合格。
乍一看,这种选拔制度非常不错。如果能够按照这个制度严格施行,那么官僚集团应该可以算正面角色。可在现实生活中,潜规则永远都是最有成效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政绩相差甚远的两个人,由于出身背景不同,可能会被区别对待,他们的政绩也会被拉到相当的地步。
>张三的爹是豪商,李四的爹是农民,两人同时成为县级领导。张三他爹有本事,愿意用自己的财产和人脉,帮助儿子提高政绩;李四的执政能力比张三强,但李四他爹却没办法帮助自己的儿子。
一旦出现了责任不清的恶性事件,没有背景的人则更容易倒霉。
>张三和李四所管辖的县相邻,在两县交界处爆发大规模冲突,继而引发大型流血事件。李四率先赶到处理纠纷,张三却想方设法推诿责任。在张三他爹的金钱运作下,此次大型流血事件的主要责任由李四承担。
在潜规则的作用下,官僚集团就像曾经的豪门士族一样,开始拉帮结派。当吏部决定提拔官员时,首先要看这个官员背后是哪位大佬,然后才会看该官员的具体表现。
>经过重重考验,李四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勉强获得了和张三同期参与考核的机会。但由于张三后面有朝廷大佬,李四没有任何后台,结果张三高升,李四原地不动。
官僚之间一旦形成了这样的默契,在皇帝看来无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对于皇帝而言,下面的官僚最好是分派系斗得你死我活,皇帝居中做裁判。大家为了能够获得皇帝的偏袒,自然会纷纷讨好皇帝,皇帝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维持整个帝国的和平稳定。
可如果官僚集团内部形成默契,就意味着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来划分利益,而不需要牺牲利益去讨好皇帝,这是皇帝无法忍受的事。
在这种背景下,东林党横空出世。
东林党甫一介入官场,就打乱了曾经的均势。就好像已经被黑社会瓜分完毕的地盘,又出现了新的势力:你们把地盘分完了?不算,要重新分!
官僚集团对于东林党这伙突如其来的政治团体极其不友好:你说重新分就重新分?你算老几?
但在东林党出仕前,就已经立起了自己的人设——君子。换言之,他们最擅长的攻击方式,就是利用舆论武器,干涉朝堂上的人事调整。
人往往是自己缺什么就向往什么,自诩为君子的人,往往干的都不是君子的事。
东林党一面装腔作势,一面控制舆论。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中,东林党俨然是一群才华与正义感兼具的人,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我们能走上执政岗位,必然会使得整个大明帝国焕然一新。
东林党之所以敢跟官僚集团打擂台,背后肯定有万历皇帝的纵容与支持,这种说法没有直接证据,却是合乎常理的推断。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只能沦为笑柄。如果没有万历皇帝做靠山,东林党敢非议执政官僚,执政官僚一声令下,就能把那个东林书院给封了,然后把相关人员全部抓起来审问:是谁让你们胡说八道的?成天就知道坐在书斋里妖言惑众,你们是不是以为这个社会没人管了?可由于万历皇帝的纵容,执政官僚不敢找东林党的麻烦,只能生受着。
直接证据没有,间接证据还是有的。比如东林党非议万历皇帝的时候,万历皇帝从来都是一声不吭的。要是有官僚想打压东林党,万历皇帝自然会出来打圆场:哎呀,他们愿意说就说吧,你没看我都不敢管他们吗?我们不要以言治罪嘛!
一时间,东林党就像滚刀肉一样,官僚集团对他们恨得牙痒,却又不知该如何打击他们。在这种背景下,官僚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部分官僚开始尝试与东林党合作。
与东林党合作的官员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东林党的吹捧之下,这部分官员很快就成为了正义的化身。谁要是敢说这部分官员的坏话,舆论一定会炸锅:这么好的官员都要被你们黑,这社会还有天理吗?
凤阳巡抚、漕运总督李三才属于比较有远见的官员,他较早发现了东林党的舆论优势,开始积极与东林党合作。东林党投桃报李,对于李三才的吹捧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本来呢,东林党的顾宪成等人还是比较清廉的,因为他们一直在清水衙门待着,又很注重名声。所以东林党在未正式出仕前吹嘘自己清廉,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但李三才作为一个巡抚,主管的又是漕运这种肥缺,这种人可能清廉吗?我不信。不止我不信,当时的人大多也不信。
在这种背景下,被东林党逼得节节败退的官僚集团立刻开始组织反击,竭力证明李三才是贪官,进而证明东林党是一个妖言惑众的团体。
关于李三才是不是贪官的争论,甚至惊动了万历皇帝:他亲自派人调查李三才,调查结果并未出乎意料:李三才果然是个贪官。
史书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也强调李三才是贪官。但依然有人认为:东林党受到官僚集团的排挤,李三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三才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性不能持廉,以故为众所毁。——《明史》·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
我认为李三才是贪官,出发点不是史书,而是客观事实:在明末那种“无官不贪”的恶劣环境中,李三才能在漕运这种肥缺上干得风生水起,上上下下一定都打点到位了。如果不贪污,他哪来的钱去打点呢?
“李三才事件”的结果以李三才辞职而告终,东林党虽然被各种干货啪啪打脸,但他们就是车轱辘话来回说:“李三才是清官,你们诬陷他”!
不愿与东林党合作的官员,自然会受到东林党的丑化攻击,并很快成为传说中邪恶的化身。谁要是敢为这部分官员抱不平,舆论同样会炸锅:这种尸位素餐之辈都有人洗地,你们收了他多少好处?
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家都上道,很多事情心知肚明,用不着大肆张扬。可东林党出现以后,把官员的潜规则端上台来,逼着大家玩民主,这不是砸锅吗?
在东林党成立之前,朝堂上很少听到“正义大战邪恶”的故事;在东林党成立之后,官僚集团开始熟练地给对方扣帽子,你和我不是一派,你就是邪恶的!一下就把内部矛盾变成敌我矛盾。
潜规则被东林党破坏殆尽,官僚集团曾经的默契一去不复返,不同派系的人之间势成水火。看到这一幕,万历皇帝开心地笑了。
可万历皇帝的继任者就倒霉了,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东林党之所以敢这样玩,是因为此时的东林党还只是在野党,地位和权势都不高。可等到东林党在泰昌年间全面上位之后,那真是为所欲为地迫害异己力量。
魏忠贤最初也不打算得罪东林党,但是当魏忠贤与东林党大佬(赵南星)接触时,总是处处碰壁。最终在天启四年,爆发了那场大火并,东林党被魏忠贤赶出局。
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一日,遣娣子傅应星介一中书贽见,南星麾之去。当是时,忠贤益盗柄。以承宗功高,欲亲附之,令应坤等申意。承宗不与交一言,忠贤由是大憾。——《明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到了崇祯初年,一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崇祯皇帝又重新启用东林党,并干掉了与东林党为敌的魏忠贤。此时的东林党可谓春风得意,“众正盈朝”成为现实。
但经过了几年的相处,崇祯皇帝也发现了东林党不靠谱:很能说却不能做。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东林党又被崇祯皇帝弃用。直到大明灭亡,都没有再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