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饭后,顺林廓北路一直向东北方向漫步,便来到了位于红山后的宗角禄康公园。
此时,夕阳正徐徐落下,一抹金色罩住了整个布达拉宫,而那一弯弦月也早已挂上了枝头,倒影于龙潭。这不正应了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吗?
沿小桥拾级而上,扶栏赏鱼,水映蓝天白云,光映长柳依依,也映着孩童、老人和我们所有人的笑容。金色、红色的鲤鱼,于莲叶之间穿梭,倏而又沉潜潭底,成群成对,似一个个庞大的家族,或扶老携幼,或谈情说爱,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家庭聚会。
踏砾石小径,眼前便是一座被笼罩在松香之中的白塔,白塔旁边,是西藏随处可见的转经筒,不管是拉萨市民,还是经过漫漫长途、一路朝圣而至的信徒,抑或是如我们一样的匆匆游客,都自觉地围着经筒,转了起来。
转经毕,沿砾石路一直向东,轻拂老柳长长的丝绦,此时的月,也渐渐放出微光,透过薄云,竟能辨出围绕着它的几颗星来。
星绕着月,月行走在云朵之中,也挂在这园里清澈见底的潭间。就这柳,沿潭四周,满满都是,仅那近处的数十棵来看,已有数百年轮,或侧歪,或盘曲,或横卧,形态各异,别有一番景致。据说,这柳的学名就叫“康定柳”,怎不叫人一下子就想起那首著名的《康定情歌》。
月更亮了,星更灿了,这康定柳也越发地墨青了,持诵六字真言的老人,盘腿打坐树下,闭目或思考,甚至于那棵歪卧的柳杈间,那只白颈红冠的雄鸡,也神似这修行者一般,不啼不鸣,泰然安卧,似思似悟。
有湖必有岛,这里的岛,便是一处奇景,岛上伫立着一座三层阁楼,远望,隐于柳影湖水间,近观则分明一座神殿,金顶熠熠生辉,可惜此处禁止外人入内。
近公园南口,是一处雕塑群,栩栩如生的画面,似乎把我们又拉回了历史长河之中。
东门口便是这宗角禄康公园的简介照壁,月光之下,柳影之中,照壁前盛开的百花,愈发娇艳。不远处,一对双胞胎小男孩,正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着一场激烈而又和谐的足球大战。
2
远远的红山之上,矗立着的便是这座已越千年、政教合一的雄伟殿宇。
此时,西藏时间,晚上九点,九点于高原、于日光城而言,夜幕才刚刚拉开,而于携手漫步在布达拉广场的我们来说,美好的风景和心情一样,才刚刚开始憧憬。
白宫和红宫交相辉映,在广场斑斓的灯光打射之下,更显大气、庄严与肃穆。远远望去,它似乎幻化成了一朵盛放的莲,抑或是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萨,寂静禅坐于这距天最近、离尘世最远的圣洁之都。无限接近,接近这红白各半、牛奶浸润的巨石城堡,似乎它又摇身一变,变作了千年以前,那位英明睿智的松赞干布,一眨眼,又成了那位唐韵卓然的文成公主。
我们,只相对凝视,不约而同地盘膝而坐,对着这又被译为“普陀洛迦”的布达拉,双手合十,虔诚祈祷。
夜,是寂静的,只剩耳畔掠过的清风;布达拉也是寂静的,只剩那闪耀在灯光之中的五彩经幡,尚在不论轮回地摇曳;我们,亦是寂静的,只是留在高原之上的两抹倒影。
十指相扣,定格倒影,转至广场之南。广场上,人群在欢腾,唱起来、跳起来、笑起来、手中的转经筒转起来。
这是夜晚?是布达拉的夜晚?是的,这就是夜晚的布达拉。
倒退着,倒退着,她在前我居后,不是一种依依不舍,而是带着一份敬畏,我们在接近午夜的时刻,与布达拉道一声:晚安。
3
次日清晨,洗漱、整装、出发,去对它说:早安,布达拉。
如果说夜晚的布达拉是一份西餐料理,需要你慢条斯理地悠闲享用,那么,白日里的布达拉就无疑是一桌丰盛的汉藏全席,要的就是一份怀旧的情愫和无限向往的欢喜,由不得称羡又决然不敢轻易举箸下筷的欲罢不能!
请允许我在此使用一回成语吧:美轮美奂。
当我们驻足于她的脚下,我们就都成了她最虔诚的信徒。
每缓缓迈近一步,我们就只剩下期待沐浴与接受洗礼。
布达拉宫大门以外的人行道上,只有尾随,尾随着这望不到尽头的队伍。如我们一样的游客,在历经了长距离、高海拔、缺氧高反应等等不适之后,才终于亲睹了它圣洁的面容。
看那一千三百年前就已于此守候的门槛,也早已被这千年以来的数以万计的人海踩踏得又光滑又圆润了。迈左脚时轻,迈右脚时亦轻,可还是禁不住俯下身来,用手抚摸。
门柱、雕梁、画栋,还有那一棵棵叫不出名字的树,除了抚摸,还是抚摸,似乎我已不是我,她亦不是她了,唯有佛光,在亘古不变地普照着人间的一切万物。
静坐院中,只让那红色的宫和白色的殿,把那阳光洒满,我嗅到了阳光。
随着乡党导游,我们亦步亦趋,迈上这青石铺就的台阶,唯有仰望,仰望中我们只剩下惊叹,惊叹之余只留下敬畏。
总占地面积36万平方、主楼最高达117米、外墙厚2至5米,全部用铁汁灌注,这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宫宇啊!这整整一千间的殿堂啊!便矗立在这海拔三千七百米的红山之巅!
那木质纯卯榫结构的飞檐屋角镶着铜瓦鎏金;那经幢和宝瓶、那摩羯鱼和金翅鸟做的脊饰;那栩栩如生的彩画和唐卡;那历朝历代留下的各式法器;那殿内廊道的纵横交错、佛堂经室里的纷繁陈设、空间的迂回莫测;那高高在上的一座座用金粉妆饰了的灵塔;那铜制的大型坛城;那一幅幅无与伦比的历史画传;还有那用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帝长命牌位和画轴……无不让我们瞠目结舌,屏息凝神。
这是佛的家园,这是禅修的圣地,这也是各民族团结的象征,这是一束任历史长河暄腾,任时光岁月如斯,都无法逝去的永恒之光。
那名叫“阿尔嘎”的硬土、名为“德央厦”(用来观歌赏舞的露台),最具传奇与神话的“情圣歌手”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那块位于山脚的无字碑,那被代代传颂的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都如佛陀座下的那株莲,悄默绽放,已越千年。
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日光城的屋脊就是红山,红山的屋脊便是这布达拉宫。
临到下山,我们依然双手相牵、十指紧扣。似乎每一个轻缓的步子,敲打在这青石台阶之上,都是一声悦耳的木鱼,似乎每一次驻留回眸,都成了一次祈颂的佛法梵音,就这样吧,沐浴在佛光之下的我们,就这样一直走到山下,走到我们两鬓斑白的夕阳西下……
出门的那一刻,她突然凝眸自言:我愿是佛陀手中,那一串一百零八颗的念珠,在生生世世的轮回里,为你转动,为爱持颂。
顷时,我异常清晰地看见,看见那颗剔透的泪珠儿,正伴着佛陀座下的莲瓣,一起,一起熠熠而动。
责任编辑:龚蓉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