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5月的若尔盖花湖湿地,黑颈鹤等鸟儿成群飞回,繁衍成长。此时,也是牧民罗科最忙的时候,每天骑着摩托车到湿地巡护是他的主要工作。
罗科家住若尔盖县阿西乡罗叉村,全家曾因缺致富技术生活贫困。三年前,他当上湿地保护员,每月有近1000元的公益性岗位补助,“这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湿地。”
这只是阿坝州破解高原藏区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的一个侧影。生态的重要性,对于阿坝来说不言而喻。作为国家和省连片扶贫开发地区,阿坝州是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是四川平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国家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常常是一对矛盾。但限制发展,绝非不发展。
“生态经济”能否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绿色”建设,如何带给群众发展“红利”?阿坝有着怎样的解题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在阿坝州委主要负责人看来,保护好生态,发展生态经济是新时代党中央、省委赋予阿坝州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破解高原藏区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之策。
A
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
闯出高原藏区“生态脱贫”的新路子
上世纪,阿坝的财政收入主要靠砍木头,森工企业生产的木材一度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被形象地称为“木头财政”。由于大肆砍树,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4%下降到80年代的18%。
在阿坝州委主要负责人看来,这一特殊曲折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是阿坝的立州之本和发展生命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阿坝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抓好生态保护和治理,创新推动生态扶贫,打造以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好生态底色,闯出一条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路子。
一手抓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岷江—大渡河上游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抓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湿地保护修复、濒危动植物抢救性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草原湿地功能区建设,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一手抓生态治理,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草蓄平衡等制度,系统推进草原“两化三害”治理,积极抓好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干流支流堤防工程建设,纵深推进污染防治“八大战役”。
阿坝州有5700多万亩森林,还有6个湿地公园,但管护战线长、力量弱。另一方面,阿坝州13个县(市)、5.2万名贫困群众,均处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功能区定位所限,发展经济的方式十分有限,帮助贫困户们脱贫“摘帽”困难多。
为解决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个大胆的想法萌发:发挥群众生态资源“天然守护者”的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就近就业。
从2018年起,阿坝州大力整合资金,针对森林、草原、河道、湿地等资源管护实际,设立2.6万个生态公益性岗位,让农牧民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成为护林员、草管员、河道管理员。罗科便是其中的一员。
结合森林湿地管护面积广和防沙治沙工程多的实际,若尔盖转变森林管护模式、实施生态护林员政策,采用“原有管护 生态护林员”的扶贫模式,并选聘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参与森林管护、湿地管护、防沙治沙工程后期管护等工作,实现在保护良好生态的同时分享生态红利,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
据若尔盖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大寒介绍,目前全县已选聘森林管护员264人、湿地管护员24人、防沙治沙工程后期管护员12人。“300名贫困群众每人每年能从生态保护中实现增收9960元。”
目前,全州累计统筹生态扶贫资金3.7亿元,2.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走上生态管护岗位,实现管护资源全覆盖、管护职能全覆盖、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全覆盖,2019年实现户均增收8150元,2020年将达到10000元。
在此过程中,藏区农牧民的环境忧患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也在发生显著转变。“用牛粪盖住沙化面,是最好的土壤恢复方式。”据介绍,牛粪以前被当地人视为财富的象征,如今被牧民拿来治沙,这体现了观念的转变。
B
建设飞地园区
探索出生态保护区发展工业经济的新模式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也体现在“飞地园区”产业方向上。阿坝在工业的发展上瞄准“绿色循环”,坚决做好“加减”法。
“减”——减掉低端产能与噪声粉尘企业,先后停产阿坝工业园区14家企业,淘汰29家企业落后和过剩产能。
“加”——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模式,与成都市合作在金堂县建立成阿工业园区,与德阳市合作在绵竹市建立德阿生态产业园区,州内工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建立汶川漩口新型工业集中区、茂县土门循环经济区。
共建飞地园区,实现了对口帮扶向合作共赢的转变提升,把短线的“输血”变为更重长远的“造血”。
2019年5月,浙川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首个以“三方四地”合作模式共建的飞地产业园在遂宁市船山区落地。船山区与对口帮扶地阿坝州理县,以及一同对口帮扶理县的浙江省永康市、东阳市,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四地决定在船山区合作共建飞地产业园,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计划用5年时间引导30个以上重大项目落地,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5亿元以上。四地约定,飞地产业园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30%划归帮扶的理县。
这在阿坝并不是个案。2018年5月,浙江省嘉善县、庆元县与阿坝州九寨沟县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飞地产业园。同年11月,飞地产业园开工,总投资2.53亿元,园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
飞地园区让九寨沟、庆元的建设用地指标“飞”到嘉善,引导两县以土地指标和资金入股,嘉善县对庆元、九寨沟投资采取“保底收益、税收分成”的方式,即以包租固定回报方式,每年按投资额比例给庆元、九寨沟项目投资公司固定收益,项目园区企业税收地方留存部分,三方按比例分配。
2019年“飞地”投资收益909万元,直接带动4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3757名贫困人口增收,为九寨沟县薄弱经济村落的稳定促收持续“造血”,预计从2020年起,九寨沟县在浙“飞地”投资收益每年有望达到1800余万元,通过项目利益链接机制,将有效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覆盖面达100%。
飞地园区既保护了生态,也让两地实现了产业共兴。从2013年起,浙江、四川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明确温州、嘉兴、台州等市县结对支援阿坝州。两地共建飞地产业园。目前,已建嘉善-庆元-九寨沟、嵊州-马尔康、南湖-若尔盖等飞地产业园区6个,2018年以来,带动九寨沟、马尔康、若尔盖、小金4个县(市)增加财政收入2600余万元,带动2.9万余名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C
发展全域旅游
创建出民族地区发展生态产业的新典范
筑牢生态本底,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效益。
每年9月到11月,是阿坝州观赏彩林的最佳时候。几年前,在阿坝州黑水县沙石多乡干斯坝村一处半山坡上,一棵花楸树由于满树漂亮的红叶,经网友拍照发到朋友圈里,一度被刷屏,这棵花楸树也由此成为川西彩林中的最美“网红”。
每到最美“网红”花楸树叶变红的时节,每天徒步、驾车慕名到此赏红叶的游客不下500人次。为了保护好这棵“网红”花楸树,让游客每年都能欣赏到漂亮的红叶,当地政府还专门给树加了围栏。这是阿坝州绿水青山变为旅游资源的一个缩影。
从若尔盖湿地到九寨沟、黄龙,再看达古冰川、大熊猫……阿坝州给人以强烈的生态美感。
尽管拥有高密度、高品位的世界级自然旅游资源,阿坝州始终严格守住底线:绷紧生态保护这根红线,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做到取之有道。
花湖是若尔盖高原湿地的核心区。为保护好花湖湿地,构建良好的高原湿地生态环境,近几年来,若尔盖展开了一场持续的高原湿地生态保护战,采取限牧、禁牧等方式,保护花湖湿地。目前,景区已全面拆除包括2.86公里长的木质栈道、7处观景平台和休息亭、休息长廊、停车场等在内的14176.49平方米的旅游设施,并迁建到花湖湿地缓冲区之外的实验区。
严守生态底线,景区美丽的环境吸引了八方来客。2019年,若尔盖花湖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在花湖,看到的是湿地的美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发展最大的本底。
阿坝在全域旅游建设上,突出“三态融合、三微联动”,精心打造小型景点和田园景观,净化美化旅游通道和主要河道,做好传统村寨民居等文化元素保护,形成以九寨沟、黄龙为龙头,“三廊三圈”为骨架,四姑娘山、达古冰川、花湖等景区景点为支撑,以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为补充的全域旅游格局。
近年来,“云顶花海”“董马藏寨”“坝上农耕”“浮云牧场”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涌现,2019年,阿坝州接待海内外游客3157.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7.58亿元,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42亿元,旅游扶贫效益凸显。
夏日的岷江峡谷,就是一条飘香的果子沟。两侧山峦叠翠,遍植果树。果树染绿了山体,也充实了果农的腰包。5月17日,理县2020年浴温泉暨甜樱桃采摘节在理县通化乡卡子村开幕。理县全县有1万亩车厘子,主要分布在朴头镇、杂谷脑镇、甘堡乡、薛城镇、通化乡一带,采摘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理县一亩地的车厘子能为村民带来5万多元的收入。
依托生态产业,阿坝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从2015年底的9711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14252元,农村居民收入绝对额和增速位居全国藏区自治州前列。
山河,显其壮丽雄伟;草木,显其锦绣生机。有了绿色打底,生态阿坝方显勃勃生机。守护绿色担当责任,阿坝的未来必是绿色的、美丽的、富足的。(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