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文/于学忠(辽宁盖州)

烟囱山的摩崖石刻之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日里,我们驱车来到市郊东南6公里的徐屯镇韩家沟村烟囱山附近,将车停在山脚下。仰望烟囱山,山峦叠嶂,风景如画。

烟囱山海拔高度约250米,主峰矗立,状如烟囱。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入门不久,山下的西南麓,是近年所建气势恢宏的太和寺,因势造型,宏伟壮观。那幽香的花草,那苍翠的古柏、鸟雀的呢喃,伴着香烟缭绕的轻纱,把人引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空灵境界。

太和寺僧人给我们做向导,寻找着山路迟缓而上向山顶进发,沿途的满目绿茵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由于绿茵覆盖,看不到山路,为了节省时间,太和寺僧人手拿长棍“打草惊蛇”,他说:“早上便在附近遇上一条近两米长、手腕粗的蛇;蛇类会随着天气回暖外出觅食和活动,最近我们发现,烟囱山上的蛇开始活跃了。”我们做好防护措施,紧跟其后。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立在山坡上的文物保护标志--1984年,烟囱山山城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宣统元年《盖平县志》记载:灶突山"山半有古城遗迹,半就堆圯,惟西面尚有城门在焉。倚门西望,闾山辽海,如在目前。门内峭壁上有灶洞峪山城五字。"灶洞峪山城题于何时,县志没作记载,山城时代也不曾言及。灶洞,可能是灶突二字的音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烟囱山山城,被看作高句丽山城。”从标志可以简单了解烟囱山山城记载的内容。

太和寺僧人体力较好,登山颇有经验。他说登山走之字型较省力,我边登山边观察边拍照。他说,烟囱山的摩崖石刻,有的高至绝顶悬崖,有的低至涧底山谷。古往今来,留下笔墨的名人比比皆是,张明孺、刘杨道人、黑继光……千百年来,人才辈出。这些摩崖石刻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融辉映,犹如意趣天成的艺术殿堂,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从另一角度展现了不朽的真史,是盖州古城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我们边走边谈,走过约半十多分钟,便发现城门址1处,门道路面不完全铺石,破坏比较严重,仅存门址宽约2米,两处靠近门址两侧筑有窄小的墙壁,对称分布;其中,西侧石墙长约9米,宽约1。4米,高约1米。

途径发现烟囱山山城遗物丰富,有石墙、石洞,残存的碑座等以及相当于明时期的祥云纹瓦当、绳花纹瓦当和筒瓦、板瓦、碾盘等残块。

约半个小时,我们登上山顶,西侧峰巅下石刻便呈现在眼前。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山上有多处摩崖石刻,在西坡东上折北处的东面石壁上,竖书“仙凡分界”四字,款字为“明万历三十年二月农肃师心书”十三字。皆为阴刻,书面高约2。5米,宽约0.8米。在山门外刻于岩石上“灶洞峪山城”五字,字为阴刻。据清宣统元年编修的《盖平县志》记载:“门内峭壁上有‘皂洞峪山城’五字、‘仙凡隔界’四字,并有昔人题咏披十行,镌刻半空,不可攀识。自下仰视,强半模糊,莫能成诵……”。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在山城内中心城墙北端悬崖处,竖书“天仙居”三字,字为阴刻书面高约0.86米,宽约0。627米。烟囱山自古以来就是辽宁的名山之一,景点有“女娲卧像、天仙居碧霞、仙人洞、龟突峰、望海亭”等,享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誉。岩刻作者引导人们在品味“天仙居”岩刻之时,把眼前的“仙源圣地”诱发人们掀起兴致无穷的联想。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在山城内北端西侧石崖上,竖书“天之始清湛而去云霞之灿烂气氛氲其色维何非赤非白四顾苍苍瑶空一碧天地之子是元君照临下土主宰人群齐明盛服伟诚荐芬博心一志伯礼殷勤有祈必应释及无垠百千万亿照灵□□”。为阴刻,字体圆润饱满,刻工细腻,十分耐看。书面约0。8米,宽约1。4米;款题“弟子张明孺齐沐谨书”共八十九字。虽然石刻已经风化,但还是能够清晰辨认出来。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西侧石崖刻面上方石壁上,刻有“碧霞”二字,字体苍劲有力,款为“黑继光书”四字;竖书,阴刻,书面为高约0。7米,宽约为1。2米。据《盖平县志古迹名胜》记载:“‘碧霞’二字,款志墨继光书,底层有‘仙凡隔界’四字,万历三十年刻。又有‘灶洞峪山城’五字。现存石门一座,门外列置碾磨并旧除菜畦一池。门内刻石为蹬,名曰‘倒天梯’,游人至此须翻身侧上,始能登峰造极,较之游华山者挽铁索,登石蹬挺身直上,为尤难也。”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山城内城中东石壁上,刻“灶突青峰”。竖书,高约0。7米,宽约0。5米。阴刻浅陋,现剥蚀难辨;另外两处,刻于山城内城东南隅东石壁上,竖书,皆阴刻,字迹浅劣,剥蚀不清。遗憾的是千余年来,历经风侵雨蚀日晒,其中已有多字字迹模糊,无法识读,整篇铭文需要前后推敲,才能读懂其中意思,实在可惜。

烟筒山又名“灶突山”。据清康熙二十一年《盖平县志》记载:“灶突山,城东南二十里,众山环绕,一峰屹立,故名。俗呼娘娘庙山”。据民国九年《盖平乡土志》对此山也有寥寥数语的记录:“皂突山,在城南十余里,上有前朝遗迹甚多。”当年有如此规模的寺院,文人墨客纷至,许多人文历史遗迹散落在群山之间,也在情理之中。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据《盖州文物景观》一书这样描述“灶洞峪山城遗址”:烟囱山山城遗址,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有历史记载,烟囱山是唐代政府高句丽族的重要战场,是唐代名将薛仁贵率领唐军安营扎寨之地与高句丽大将盖文激战之地。山城建在主峰西侧平坦之处的半山之中,城墙依石崖陡峻处叠砌而成,全城呈南北走向的不规则山城。南北长140米,东西宽56米,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分内、外、中三城。城墙皆为石筑,设一座城门;城门至今保存较好。山城中筑有两个高耸的石台,分立南北两端,山峰上有水井,烟囱山古城墙,还有筒瓦、板瓦、砖头及白灰块。山上还有明万历三十年的宝贵历史文物。有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刻的“碧霞”二字和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刘杨道人在峭壁上刻的“仙凡分界”以及“灶洞峪山城”,字迹清楚,字体苍劲有力,底蕴深厚,峭壁上还有多处石刻,历历可见。盖州烟囱山的摩崖石刻遗迹丰富、年代历史久远为世所罕见。

一方石刻,书法各异,刻风拙朴,由于题刻者身世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思想境界更是各有千秋。上述这些重要遗存的几处摩崖石刻围绕着烟囱山,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追寻历史,凭古吊今。残存的石刻,寂寞于风霜雪剑,相守于枯草乱石,是怎样的情景。若佛像可语,是否会道来千百年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石刻湮没在丛林中,人烟罕至,有的被尘土覆盖,未见天日。

至今人们在领略烟筒山风光奇丽的同时,也感受到烟筒山列入辽宁名山的当之无愧。

摩崖石刻是我们的祖先利用天然石壁刻文记事传载文明的一种方式。在存世于各地的摩崖石刻中,盖州烟筒山摩崖石刻也许是最有特色者之一。恒古至今,它静附于石壁之上,游客南来北往,阅者无数。

烟筒山之美,不独在群山之绝胜,更在于自然与人文的交相辉映。

追溯烟囱山石刻文化之源,“妙心驻苍崖,题咏留人间”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散布在烟囱山之上的众多摩崖石刻,都是先人们一笔一刀,赋予冰冷的石头以文化内涵,这一本本“石质书籍”,立于山水之间,岩崖之上,记录着历史沧桑变幻的脚步,闪烁着文化艺术之亮光,彰显出杭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及精神内涵。

探访归来,感慨万千。引用著名的书法家沈延毅先生于1959年在他的一幅水墨纸本屏轴《灶突山图》画作上的题识作为本文的结尾:“心上奇峰几往还,插天万仞迥难攀。烟岚今日尤生色,供作人民恣意看。灶突山在盖平东南三十里,孤峰斗绝、万仞插空,峰后有石城为高句丽遗迹,奇崛突兀、甲于辽左。晴窗无事,彷佛写此用以自遣。己亥嘉平,公卓题并志。”可想而知,当时沈延毅先生探访烟囱山摩崖胜迹,深味摩崖中的历史沧桑,晤对涵寓点画中的性灵,也许真能得到一种大智慧的浸润。烟囱山摩崖石刻由形胜之美而至书法之美,由书法笔迹之美而至奏刀刻石之美,由此及至题字、题诗之美,由物之美而至当时人物之美,凡此种种便是络绎不绝的美。诚然,名贤巨刻,光景宛然;晤对石刻,只要用“心”去阅读它们,用“情”去进入与摩崖的对话语境,便如旧雨新知,对眼相望。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摩崖石刻,渐渐湮灭的记忆。“摩崖石刻是盖州一种历史遗存,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烟囱山山城是古城盖州历史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城的发掘及摩崖石刻的保护为研究该山城的结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千秋留故迹,光彩耀残碑”。烟囱山摩崖石刻就像一座丰碑,屹立在烟囱山上,向世人述说着那段令人难忘的烽烟岁月。

作者/来源:天辽地宁十四城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83 字。

转载请注明: 烟囱山:摩崖石刻千古书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