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曾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在8日举行的中央文史研究馆第八届国学论坛上,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由此开篇,指出文化强国的文学路径:继承和光大文学的伟大传统是文化强国的基础。
另一位与会专家、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中文指出,“当前,汉语在使用中日益简单化、贫乏化、粗鄙化、公式化。”
西中文从社会上的“古诗词热”现象着手,讨论古典诗词的传承问题:“今天人们对于古典诗词的传统、社会功能和艺术特征都不甚了然,不懂写作的方法,因此写出来的作品缺乏诗词的韵味和艺术的感染力。”
他倡议,应当普及古典诗词教育,如此不仅有利于发展古典诗词,而且能提高全民族的汉语使用水平。
陕西省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西北大学教授郝润华更犀利表示,当前一些国学班、国学节目、古装影视剧、古城古镇出现急功近利、罔顾史实、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相去甚远。
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王玮同样认为,复兴民族文化并非单纯复古。“我们应有博大的胸怀,从世界文明中汲取营养。我们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精髓,不是追求读经、古服、礼仪这样一些外在的形骸。”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舒大刚则提醒,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价值准则和知识体系。“我们首先应当唤醒经典的记忆。”
陈晓明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正在让世界人民认识中国,莫言、刘慈欣等作家受到广泛认可。因此,我们应当珍惜当代文学来之不易的成就。
他提出:“我们需要重视为当代文学作出贡献的作家和评论家,需要文学评论去阐释这些重要作家和作品,需要社会给予宽松的空间让文学的伟大传统生长。”
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则鲜明指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力量,必须进一步向研究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华文明集中。”他说。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林阳的发言充满关怀:“1978年,我考入大学,除了上课,还能到北京大学等地听名家讲座,这些讲座对我的一生影响极大。但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怎么获得这种影响呢?”
他希望,地方可以积极兴办公共书院,为群众搭建传播思想、吸收文化的平台。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杨福泉则从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获得启发。他认为,如能建设更多留住各民族美丽乡愁记忆的乡村,便能为中华民族留下重要的人文景观。
本届论坛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来自中央及部分地方文史馆的60余位嘉宾参加。
记者:徐壮
编辑:陈冬书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