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不忘祖,家谱是个什么存在

大家好,我们的汤姆来说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编辑:马歌
数典不忘祖,家谱是个什么存在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修建家谱之风的兴起与发展
家谱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因此可以说,家谱是中国历史上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
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致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正因为古代谱牒不复存在,加上迁徙的频繁,各姓氏修谱也都有了合理的“想象空间”。
魏晋时期,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也参与其事,官府组织编修谱牒。宋代修家谱关注的重点在于“尊祖敬宗收族”,以保持家族内部的团结互助。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 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家谱。随着家谱政治功能的消退,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
进入明清以后,官方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衷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
流传至今的祖传家谱很多都出自明清时期,但是,明清两代家谱造假现象却是络绎不绝,一些姓氏家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旧时甚至出现过所谓的职业“谱师”,专门帮人在修谱时添入名臣名人作为“先辈祖宗”。
家谱的内容与格式
一部完整的家谱内容十分庞杂,一共包含有谱名、谱序、谱例、谱论、恩荣录、遗像、姓氏起源、家训、祠堂、五服图、世系表、家传、谱系本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名迹录、任宦记、年谱、艺文著述、字辈谱、领谱字号、续后篇、捐资人名等共计二十四项格式。
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当属姓氏起源、世系表、家训和家传。没有家谱记载"姓氏起源",我们便不能知道自己来源于何处,更无法将其传承下去。世系表则囊括了所有家族成员,并清晰记录成员间的亲属关系,使人一目了然。家训在助推传统宗族教育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它主要推崇"忠孝仁义、清廉勤俭",如流传至今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家训族规对家族成员的规范与约束力很强。家传具体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专门记述族中伟人英豪的事迹,属于传记体。家传旨在以前人事迹树立后人学习榜样,从而进一步光耀门楣。
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任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阳修式、苏洵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数典不忘祖,家谱是个什么存在
欧阳修式家谱范例-山东海曲刘氏家谱
欧阳修和苏洵创立的五世图式小宗谱法:即欧阳修“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到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苏洵在其“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为后世修谱提供了范例。
数典不忘祖,家谱是个什么存在
苏洵式家谱范例
数典不忘祖,家谱是个什么存在
宝塔式家谱范例
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数典不忘祖,家谱是个什么存在
牒记式家谱范例
编修家谱的规矩
修家谱看似是各自家族内部的事,自古以来却有着很多规矩和讲究需要注意:
一、避讳
从家谱诞生之日起,避讳可以说就已经如影随形。避讳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秦朝时正式确立,唐朝时最为盛行,清朝康雍乾时期最为严格。
避讳主要是避讳君王的名字,这个在语文课本上经常看到。不仅仅平民百姓要避讳,甚至君王都不能幸免。比如宋太宗赵匡义,为了避讳兄长张匡胤的名讳,改为了“赵光义”。
除了避讳君王的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甚至大圣人孔子的名讳,也是要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即使是皇帝家谱玉牒,写到皇帝名字时也要避讳,或用一块黄绫盖住名字,或只写庙号、谥号。
正因为如此,明清时期皇帝们都为自己起了一些生僻字的名字,比如:胤禛、颙琰、旻宁等,这些生僻的名字,也是为了人们方便避讳。如果像唐朝“李世民”这名字,避讳起来很复杂。
到了民间,很多人效仿避讳体系,遇到与祖父、高祖父等家族尊者时,也要避讳。所以现在在农村很多地方,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忌讳与长辈名字重合,甚至音同都不行。
二、不能妄自攀援
古代修家谱还有规定,修家谱时最多只能追溯五世祖祖先,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不能攀援几十代甚至上百代,过度攀援都是违法行为。
每一个家族,多少都会有几个名人,要是无限的攀援,人人都成了望族,那还了得。清朝乾隆年间就曾严厉打击过这种行为。乾隆二十九年左右,江西境内曾大量出现过非正常连宗续谱现象。
那时,许多地方纷纷合族建祠,几个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同姓家族,在省城或府城合资建立姓氏祠堂,各家族在纂修家谱时大都远攀古代君主作为自己的祖先,人人以华族帝胄自居,行文中经常出现一些僭越之词。令朝廷非常不安,甚至威胁到了统治。
朝廷开始严厉查办,那时编撰好的家谱都必须上报官府由官府审核之后,才算生效,否则以违法论。其实,这也是引发清朝文字狱的原因之一。
三、不能刊载祖先画像
常人修家谱,不准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因为世、表、传、赞等是史书体例,只能用于皇亲国戚、达官显贵。
同时,族谱中不能刊载祖先画像。此外,对于明代以来家谱中经常采用的、只供形容古代帝王诸侯的用词,如说"始迁"为"开基"、"置业"称"创业"、"造屋"称"启宇","复兴"称"中兴"等,一律定性为僭妄之词,必须恢复原称,不能乱用。
四、遇到年号,要换行
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采用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
行文中如有晚明的年号,一律删掉,换算成清朝年号(写成"顺治前某年"),或直接写明唐王某年或桂王某年。另外,修家谱只能简单记载,不能用文学语言,像史书那样描述。
除了以上的约束和规定,古时候修家谱,还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非常讲究。就是有以下六种行为的人,不会被列进家谱,分别是:
编修家谱的目的与意义
一部完整的家谱实际上相当于一部家族史或者宗族百科全书。通过家谱,我们可以从历史起源、生息繁衍、族规家法、丧葬典制等多方文化视角,对该家族沿革发展有全面且清晰的认知。家谱之所以能与正史、方志并列为我国"三大文史宝库",正是因为它将这些内容以图、志等多种形式有效记录保存下来。
家谱中包含的族规、家训等,对家族成员的言行举止作出规范与要求,有助于培养家族成员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推动美好家庭氛围的建设。例如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对于现世来说,都是很好的教材范本,对于规范品性和培育操行有着积极意义。
家谱所维系的范围不仅只是一个家族,更是整个民族。在中国,一个庞大家族的迁徙、发展过程被形象地概括成为"开枝散叶"。而落叶总要归根,有归根之处才有心的安稳。在漂泊游子的眼中,研究家谱就是寻根探归的唯一途径。
通过对家谱的研究及考据,海外众多炎黄子孙"寻根求源"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家谱作为记载家族血缘关系的扭结,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密相连。海外华人们纷纷返回故土来寻根探祖,惊叹于家乡改变的同时也会慷慨解囊,积极助力家乡的经济建设与现代化进程。
能亲眼目睹、亲手助推家乡繁荣发展,他们的欣喜之情与自豪之感也是溢于言表、难以自持的。
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什么职业,都能积极发挥属于自己的"光"与"热",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快乐,以造福他人生活为自豪,从而将家族美好传承发扬光大,推动国家不断发展进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不辜负先辈修撰家谱时的良苦用心。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文化杂志(ID:dfwh-hk)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488 字。

转载请注明: 数典不忘祖,家谱是个什么存在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