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王学钧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问题。通报称,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下沉督察发现,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挤占了滇池生态空间。
问题的严重性令人震惊。没想到,房地产开发对长腰山的破坏“力度”竟是如此之大。位于滇池南岸的长腰山,是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池重要自然景观。然而,在地产商的野蛮开发下,长腰山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90%以上区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楼房,整个山体被钢筋水泥包裹得严严实实,变成了基本丧失生态涵养功能的“水泥山”。
没想到,面对开发商的违法行为,当地相关部门的反应竟是如此“迟钝”。按照2013年颁布实施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长腰山处于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只能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等建设项目,禁止开发建设其他房地产项目。但是,自2015年开始,当地一家企业一直打着健康养老产业的幌子,在长腰山上大兴土木,搞起了商品房开发。这么大的“动静”,当地相关部门不可能也不应该不知道。然而,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长腰山上的别墅开发非但没有被叫停、被追责,还顺利“坐大”,直到把几乎整个山体都变成了“水泥森林”。其间,肩负滇池保护治理之责的当地有关部门哪里去了?
更没想到的是,面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下沉督察,当地相关部门的应对竟是如此“顽梗”。虽然当地相关部门对长腰山上的违规开发熟视无睹,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早已将此纳入了视野——早在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就曾指出,长腰山上的有关开发项目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但是,相关方面非但没有就此罢手,而是一边虚与委蛇,一边变本加厉,加快了开发的速度。“回头看”也没能“看”住长腰山上的开发项目,直到今年4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再度下沉督察,云南省党政主要领导现场督办,事情才算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只是,此时长腰山上的开发项目已完成得差不多了,长腰上已成了一座“水泥山”。
如今,当地正投入大量人力对长腰山过度开发进行整改,并已对相关情况开展调查。“悔改”姿态值得肯定。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在查明真相的基础上,对有关各方严肃问责。对破坏长腰山的涉事企业要严加惩处,对纵容违法开发行为的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也不能轻易放过。涉事企业之所以能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顶风作案”,恐怕不仅仅是因为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觉悟不够高、工作不积极,很可能还存在各种贪腐与利益输送。为此,对长腰山过度开发事件的调查与问责不能完全由当地“说了算”。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