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马西良:黄土下的敬畏

正当桃花正红梨花雪白的时节,清明节到了。

站在这片黄土地上一边,我望着先辈们交付灵魂的地方,永远安放着我啼血的呼唤。

一碗黄土,三柱清香,奉上满满的一大碗甘冽的高粱酒。摆上水果鲜花,我们双膝跪地深深地向地下磕下三个头,默默地祝福地下父母安好。

清明||马西良:黄土下的敬畏

老林在村子的西头,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从这里经过。桃花正在盛开,棵棵松柏已经像华盖伫立坟头,被绿油油的麦田所包围,我的一位位先辈长眠在地下,那是我心灵始终寄托的地方。

清明祭扫日,我们在家的兄弟和晚辈们相约去祭扫。半生光阴,仿佛就是在这祭扫的一刹那间,别我而去。早已没了儿时的感动与欢天喜地。面对松柏常青却静寂冷森的坟头,周围碧绿的麦苗发出幽幽的清香,几株金黄色的迎春花开得正艳。

一块青石墓碑上刻着父母的名讳,我们站在碑前,看着一张张印满冥币的黄纸,化为灰蛾在空中飞舞,像一只只蝴蝶在坟前飞来飞去,想着老人的音容笑貌,我们默默地静听着他们的教诲。

每逢清明节我们兄弟几个都会聚在一起,带着孩子,拿着祭品,抱着一颗虔诚的心,来祭奠逝去的先人。拔掉坟头上的杂草没有声响,添上几锨新土,看着突起的坟头,模糊了的双眼,在静静的看着墓碑上母亲和父亲并列的名字。

父亲与1979年春天去世,当时我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两个弟弟也在上学,正是家庭困难的时候。父亲去世后,母亲不辞辛苦操持家务。我们兄弟团结、家庭和睦,当各自在事业上有了进步,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生儿育女时,母亲将孙子孙女看大后,也积劳成疾,于2009年春节后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八岁。 父亲12岁时爷爷去世,靠上过几天私塾学的经历,不仅会写一手好字,还担任了几十年的村会计,他做的帐常常受到市、乡奖励,成为村里的文化人。

清明||马西良:黄土下的敬畏

父母一直鼓励我们兄弟上学,再困难也不让我们辍学,平时对我们要求严格,家里再忙都不会让我们请假。母亲为人厚道,勤俭持家,平时乐于助人,谁家有困难,家里揭不开锅了,母亲总是挖一瓢面、提一点粮食送去。母亲是我们的中心,母亲是我们的依靠,母亲更是我们家庭团结的核心。每次回老家到母亲身边听听他老人的念叨,我们再有什么烦恼和不开心都会烟消云散!

我们无法把母亲的体魄从土地中请出,因为母亲走的时候是挂着微笑的,母亲在离开人间的时候,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痛苦和不忍。母亲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母亲对生活的的要求极其简单,母亲一粥一饭都是那么满足,母亲从不要求儿女们的特殊照顾。

站在墓碑前前,一阵阵南风吹来,一缕缕轻烟在坟前盘旋。我仿佛看到逝去的父母,在看着我,听着我默默地叙说,讲述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讲述着家庭的变化。父亲那威严的目光,母亲慈祥的面孔,都在监督着我们,审视着我们。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始终要谦虚谨慎,不能有半点松懈,要干好每一天,生活好每一天,在人生的路途上继续不断的追求。

清明||马西良:黄土下的敬畏

花花绿绿纸钱,在火苗里跳跃着腾空而起,变成灰烬在空中任意飞舞。弥漫的轻烟渐渐散去,一朵朵纸蛾像蝴蝶在天空飘舞,大地洒满灿烂的阳光。

朋友,如果您的父母亲还健在,如果这一切都可以在满足父母亲一起吃顿饭的要求,那么千万就不要做后悔的事情。生命的精彩并不一定是多绚烂,也许平淡、平常,只要无愧生活,就应该知足。或许,这就是父母亲一生给我的启示;或许,这也是父母亲的期待,因为阳光终究总会在父母亲的墓碑前灿烂着。

我敬畏这里的黄土地,因为这地下有我父母的灵魂。

------------------------------------------------------------------------

清明||马西良:黄土下的敬畏

马西良,山东滕州市人,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副刊签约作家。在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通讯、散文、随笔、小说作品300万字,出版了散文集《眷恋》《沉香》和文化读本多部。几十篇散文获国家省市大赛奖励或选入国家年度散文作品集。

壹点号山东马西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81 字。

转载请注明: 清明||马西良:黄土下的敬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