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我国有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这四座名山是随着佛教的传入,从汉朝开始修建的寺庙,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这四大名山不仅得到了国家文化的保护,而且还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五台山作为四大名山之首,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五A级风景区,广义上五台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属于太行山系五台山脉的一段;狭义上的五台山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五台山景区周边的一片区域,其中有五座山峰峰顶平坦如台,所以被称作为五台山。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五台山地质古老,地貌奇特,地处华北大陆的腹地,与恒山-太行山连续,相对高差达2400多米,大面积露出了地壳不同层次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展示出中国大陆基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组成,是由大于25亿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层构成的最高山脉。

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却和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7至8月最热,分别为9.5℃和8.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18.8℃。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不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最为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时期,是当时两个南亚高僧在汉明帝的支持下开始传教修建寺庙。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北魏孝文帝便对五台山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直到唐朝,这也就使得五台山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更加强大。

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宗教活动场所86处,佛教组织以寺院为单位,按佛教传承之不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

青庙亦称和尚庙,僧侣大都为汉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称青衣僧。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青庙中又有十方庙和子孙庙之分。

黄庙亦称喇嘛庙,属于藏传佛教。五台山藏传佛教均属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信教喇嘛均穿黄衣,戴黄帽,称黄衣僧。明永乐年间,五台山由青庙改成黄庙。

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塔高达75.3米,塔院寺位居台怀镇中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历代屡经修造,明代又重建。据记载,大白塔内中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所以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都要朝拜这一圣迹。塔院寺内还有座文殊塔,传说塔内藏有文殊菩萨的头发。

菩萨顶位于显通寺后的灵鹫峰上,传说为文殊菩萨居住之处,又名文殊寺,也称真容院。寺前一百零八级石阶,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书“灵峰胜景”四个大字。

佛家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烦恼,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寺前的每一级台阶就象征着一个“法门”,踏上一级台阶,就意味着解脱一种烦恼,石阶尽处就是超凡脱俗的佛土。

菩萨顶主要殿宇,都用黄、绿、蓝三彩琉璃瓦覆盖。康熙御制碑,立于前院之中。乾隆御碑,矗立在东院,为方形巨石雕成,碑身高达六米,四面各宽一米,碑文分别用汉、蒙、满、藏四种文字镌刻,是五台山最高大的石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76 字。

转载请注明: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