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经典之一。
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金刚经》是大乘的修行方法之经。《大般若经》说:“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严定,亦名金刚三昧,亦名般若波罗蜜多。佛佛道同,更无异路。若行人初发心时,能如是正观心佛性者,亦即名入如来定。”
然而理解不易,误解殊多。
何物金刚?殊不知,佛说《金刚经》的真正本意,就是无物金刚,又无物不金刚——无体无心,无色无法,无为无世界。
《金刚经》充满了大乘佛学随诠随遮的独特的辩证法。
兹不揣愚陋,谨摘要读经札记十则,略述私见及心得如次。第一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乃应身佛。应身佛之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肉生身。]
敬案:佛何以乞讨为生?盖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乃宇宙本体佛,相当于上帝、太阳神。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明光净土。
未来佛即如来佛,乃报身佛,即卢舍那佛。出梵语,译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释迦牟尼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的智慧的佛身。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佛处于实报庄严土。
现在佛即应身佛,乃释迦牟尼肉身佛。存在肉身是表示随缘教化,度世间众生而现世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过去佛。第二品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唯一无二的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
【佛有多身。如来,本体佛。】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即如何。住,放置、设置,禅定。】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奥义】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经文】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翻译】
须菩提,你意思怎样?可以认为看见我外表的身相,就是看见佛吗?
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以为看见身相就见得到如来。
为什么呢?
如来所说的身相,并非实有的身相。
于是佛告诉须菩提:一切世间现象诸相,都虚幻不实。
若能洞悉现象的空幻性,则能见察过去、现在、未来之佛性。
【词语解读】
须菩提:人名,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出身舍卫国之婆罗门。
相:人类目之所见曰相。
相引申而有事物之相,亦即外貌,状态之义,相即人类所感知、所知觉、所见闻者。
简而言之,佛经所言相,乃即近代西方哲学(如康德)之所谓现象,而区别于本质与本体者也。
本质与本体,即下文所言之真,真如。而相,现象,则乃为“如”(即仿佛)。
[附注:《楞伽经》卷五刹那品:“此中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
《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一切法有总相、别相二种。总括而言,无常等为其总相;别而言之,则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乃至色等之形状各别,而皆有其特殊之相。又以性为物之本体,相则为可识可见之相状。”]
如来:如来,又作如去,合称如来如去,出于梵语tatha^-a^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为佛性十号之一,亦为佛之尊称。
如来如去,即无上神通,无法无身无形无相也。
目之所见曰相,曰如。相,如,非自主。左右、决定诸相、诸如的之“如来如去”的,乃是真如。
故种种现象如来如去,皆非真如。
真如为现象之真实,为现象之真理。而佛陀即真理,唯佛陀为真理。佛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如去者”,简称如来者——即如来佛。
佛经《大智度论》卷五十五:佛“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略)故名如来;(略)智知诸法如,从如中来,故名如来。”
佛陀乃无上之尊者,为无上之无上,故亦称无上上。
据佛经《成实论》卷一、《行宗记》卷上之说,乘真如之道而来成正觉者,是为真身如来;而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者,是应身如来。
也就是说,示现人间之有身佛,乃应身如来,亦真亦幻也。而真如(即真理)之佛道,方是真身如来。
【奥义】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经文】第六品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翻译】
所以不应寻求佛法,也不可不寻求佛法。
对于这一矛盾的语义,佛陀常说:
希望你们这些修行者,能理解我所言说的佛法。
你们这些修行者,要想理解我所言说的佛法,犹如乘舟筏渡水的比喻——
[一到彼岸,即弃筏登陆]
万法都应舍去,
何况那万法之外[指色界]呢!
【词语解读】
取法:即求法,修习佛法。取非法,即不求法,不修习佛法。
比丘:梵语bhiks!u,本义乞食者,亦为佛道之修道者。男性为比丘,女性为比丘尼。
筏:舟筏,渡具。
非法:法外之物,即指色界,作为幻象的世界。
【奥义】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何新按语】
此段文字出自《第八品·依法出生分》,乃佛学特有辩证法之体现也。
此段文字表义殊为难解。往旧诸说之句读、解释,多谬,可谓一向被错解多年。
而此段最末两句“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言世间所谓佛法者,多非真佛法——乃一当头棒喝,而实际亦然。
此中奥义无穷,可破一切执。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
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其福胜彼,何以故?”
“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翻译】
“须菩提,你说说,如果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财宝,布施众生,
这样的人所得到的福报功德,会不会多?”
须菩提答:“会很多”。
世尊:“怎样说呢?其实这个福德,并非真正的福德。”
因此,如来讲说什么才是福德多:
“假使有人每天读诵这本经,受持本经中的四句偈语,并且讲给别人听。
——那么这个人的福德就胜过那个人,为什么?”
“须菩提啊,一切已经成就佛果的诸佛,以及正在成佛的菩萨,
洞彻三昧及三种菩提法门,他们所修习的佛法都出自这里的经文。
但是须菩提,其实所说的佛法,却都不是真正的佛法!”
[《传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词语解读】
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认为,类如一个太阳系(内有千个小世界)叫做小千世界,一千个太阳系的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大智度论》:“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
七宝:佛教以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为七宝物。
布施:施舍食物及财物给佛的僧团曰布施,佛教认为布施是一种功德。
性:梵语prakr!ti,与相、修相对,有不变者之义,指事物及存在本来具足之性质、事物之实体(自性)、对相状而言之自体(本性)、众生之素质(种性)等。性即事物不会改变之本质。
[佛书论性:本体,本因。《唯识述记》曰:“性者体也”。《探玄记》十八:“性是因义”。《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卷三十二:"性名自有,不待因缘。”“不待其他因缘,无始以来法尔即有的本分之因种,称为性。"
佛学认为性有总、别之异。总性,如无常、苦、空、无我、无生、无灭等。别性,如火为热性、水为湿性、心为识性等。无常、无我为一切法共通之普性,热性、湿性等则为诸法各别之自性。又男女之“爱欲”,梵语Ka^ma,佛经亦称之为性。
《传心法要》曰:“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偈:梵语伽陀(梵ga^tha^)与只夜(梵geya)。伽陀即歌呵,只夜即吟雅,佛经中的歌谣口号也。
《金刚经》中有四句偈,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诸佛:佛教认为佛有十方(即空间佛,地佛,十方包括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三世(即时间佛,天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人间佛,合称一切佛。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觉悟、智慧,大彻大悟。三菩提法,即三种修行方法,“三乘”方法。包括声闻、缘觉、无上正三种菩提法。
《弥陀要解》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话,跟阿弥陀佛名号一样,都是属于尊重不可翻。只得音译。
具体说,阿是汉语无的意思,耨多罗是上,是至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是觉悟,三藐即三昧,汉语意义正等正觉。整个翻出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汉语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境,也就是成佛,菩萨行证到无上正等正觉,就成佛了。
根据佛经,声闻,即受教,缘觉即发自自心,得于心证。无上正菩提,又作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义即诸佛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广宣妙法普济众生,修行无上圆满智慧之方法。
[据佛经的解释,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通过三种缘觉达到"普遍的智慧和觉悟"。]
以上三乘喻,有经中设三种譬喻:三种人欲渡恒河,第一人以草为筏;第二人以皮囊为船;第三人造作大船乘,以船载渡百千人。所谓大乘即出此意义。
[参考《生菩提心经》、《杂阿含经》卷二十八、《大智度论》卷五十三]
【奥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经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
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何以故?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翻译】
佛告诉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
以前在燃灯佛的所在,对于佛法,有所证得吗?
没有,世尊。
以前在燃灯佛那里,对于佛法,实在没有所得。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
菩萨能庄严佛土吗?
不能,世尊。
为什么呢?
因为庄严佛土,如同虚幻,本来没有佛土待庄严,只是虚名叫做庄严。
所以,须菩提,诸大菩萨,要这样产生清净心——
不应当在色象上产生心意,不应当在声音、香气、滋味、触觉、法意等产生心意,
什么也不要沉迷,保持纯净之心。
须菩提,比如有人,他的身体如众山之王的须弥山那样高大,你的意思如何?这样的身体,大不大?
须菩提说:很大,世尊。
为什么呢?佛说:并没有身存在,大身只是虚名。
【词语解读】
然灯佛:释迦摩尼佛成佛前的老师。
庄严:相庄严,众宝装饰。
菩萨摩诃萨萨埵:菩萨,觉有情,摩诃萨,广大,萨埵,众生。
须弥山:意译作妙高山,佛教的地中最高山,应即喜马拉雅山。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何新按语】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宋明以后兴起的儒家心学,起源于此。
【奥义】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
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翻译】
须菩提,你意思怎么样?如来佛有看见物质的肉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看见物质的肉眼。
须菩提,你意思怎么样?如来佛有看见未知事的天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看见未知事的天眼。
须菩提,你意思怎么样?如来佛有照见众生根性的慧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照见众生根性的慧眼。
须菩提,你意思怎么样?如来佛有洞见规律的法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洞见规律的法眼。
须菩提,你意思怎么样?如来佛有无事不见的佛眼吗?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无事不见的佛眼。
须菩提,你意思怎么样?
恒河中所有沙子,佛说是沙子吗?
是的,世尊,如来说是沙子。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
如恒河中的所有沙子,沙子那么多的恒河,恒河所有沙数那么多的世界,你说多不多?
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那么多国中,所有众生,所有的心想,如来佛都知道,为什么?
如来佛说:一切种种心都是虚妄心,只是虚名的心,为什么?
须菩提!(因为,)对于过去心并不存在,对于现在心并不存在,对于未来心也并不存在。
【词语解读】
肉眼:梵语ma^m!sa-caks!us,指人之肉眼。佛经认为有五种眼,第一眼即肉眼凡胎,凡夫之眼。凡夫以此肉眼分明照见色境。《无量寿经》卷下:“肉眼清彻,靡不分了。”
天眼:五眼之二,能知照未来因果,称天眼。《大智度论》卷五,“证得色界四大种所造净色之眼根,称为天眼。以此眼能照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之远近粗细等诸物,称为天眼通。”
慧眼:梵语prajn~a^-caks!us,智慧之眼。五眼之三。能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大智度论》下:“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
法眼:梵语dharma-caks!u,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四。“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得证是道;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法,包括色法与心法。
佛眼:梵语buddha-caks!us。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系五眼之最高者。谓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为用,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而一切皆总见。故称佛眼。《无量寿经》卷下:“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心:华严五祖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将心分四种:1.肉团心,即心脏。2.缘虑心,指思想,思虑、心理活动。3.集起心,近似康德所谓先天综合判断,专指认识之第八识,阿赖耶识。4.坚实心,即如来藏,涅槃心,清净自性之心,宇宙之心,故又称真实心。
【奥义】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修行者心中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比较的执着、对众生区别的执着、对生死分别的执着,那他就不可能成为菩萨。]
【经文】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翻译】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诸位菩萨修行者,应该这样去降伏自我之心。
世间有生命之物包括:孵卵所生的(鸟类爬行类);母胎所生的(哺乳类);水湿中所生(鱼类);蜕变而生的(虫蛾类);有的存在显示生命(有色),有的存在没有生命(无色),有的存在有欲想,有的存在无欲想。
我都希望他们超越生命而得永恒清净解脱。
这样普度他们是令他们自觉,其实并没有一位众生受到我的救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须菩提!
你要知道,如果修行者执着于自我的私心(我相)、比较对待的人我心(人相),区别生命对待的不平等心(众生相)、以及希望自己不死的欲心(寿者相),——那他就不可能成为菩萨。
【奥义】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好坏之分。]
【经文】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翻译】
还有一方面要注意的,须菩提!
我们说的佛法,对人没有高低的区别,都只是修习无上正等的圆觉之法。
所以须摒弃自我心,排他心,分别众生的心,想自我永生的心,修习普济一切的佛法,而达到无上正等的圆觉。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另有什么好的佛法,如来会说那不是真的,只是虚名而已!
【附录】
玄奘译本《能断金刚经》:
“是法平等,于其中间无不平等,故名无上正等菩提。
以无我性,无有情性,无命者性,无士夫性,无补特伽罗等性,平等故,名无上正等菩提。”
【奥义】
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说偈语:若想以颜色见到我,以声音寻找我,这是俗人行为的邪念,不可能参见到如来。]
【经文】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翻译】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佛现色身的三十二种相而观见如来吗?
须菩提说:可以,可以,可以佛现色身的三十二种相而观见如来。
佛说:须菩提,如果可以佛现色身的三十二种相而观见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不要修行就直接是如来了。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那么我了解佛说的意思,不应以佛现色身的三十二种相而观见如来。
这时,世尊说了如下偈语:若想以颜色见到我,以音声寻找我,这是俗人行事的邪道,不可能参见到如来。
【注释】
观:佛教术语,观察虚妄的表相世界,而达到空谛的智慧。
转轮圣王:即转轮王,治理凡世的圣王。
偈:梵语意译,又译颂,四句整齐韵语,用以表达一种对佛法的理解、赞颂。
佛教说佛有三十二相:“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麁相,静相,领纳相,分别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观察相,贤善定相,止相,举相,观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减相,方便相,引发相。”
【奥义】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的意义,没有所来,没有所去,所以名叫如来。]
【经文】第二十九品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翻译】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也是忽来忽去,时坐时卧,那此人没有理解我所说的意义。
为什么呢?
如来的意义是——没有所来,没有所去,所以名叫如来。
【注释】
如来与释迦牟尼佛如来(印度梵语:Tathāgata),音译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称号之一。tatha意思是“如”,agata意思是“来”。如指真如,绝对本体,绝对真理。此乃宇宙主宰之如来。又佛称如来者,则含两层意思:凭借真如之道,通过努力,不断累积善因,最后终于成佛,故名如来佛,也就是真身如来。通过传习,讲传真如之道,使众生增长智慧、消除烦恼、获取利益,故名如来佛,也就是应身如来。如来佛,也有解释作“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民间以为如来即如来佛,专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释尊,即成佛前的悉达多太子。——实际上这是不确的。如来是释迦牟尼佛的德号之一,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与佛,二者只能称其中一种。
来、去、坐、卧:这是佛教要求的四种举止,所谓四威仪。
行、住、坐、卧四法——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
【奥义】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形有为世界万物的总法,就是它们皆如梦幻泡沫般地在消散。
这世界有如露水闪电一样迅速幻灭,只有如此观察——才能洞见宇宙真谛。]
【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翻译】
须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满无量数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又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话,受持实践此经,甚至只用四句偈语来实践、读诵,为他人演说,他的福德胜过七宝布施。
那么,如何为他人演说呢?不要受惑于表相,心意宁静而不动。
一切有形有为世界万物的总法,就是皆如梦幻泡沫般地在消散。
这世界有如露水闪电一样迅速幻灭,只有如此观察——才能洞见宇宙之真谛。
佛讲说这部经文至此结束,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听佛所说,大家都欢喜,信受奉行。
【词语解读】
有为:有为,梵语sam!skr!ta,指运动与行动,即有所作为。
佛学认为,整个宇宙世界都是有为世界,所以永远变动不居。这种有为可以概括为“四象”——即四有为:生(发生)、住(存在)、异(变异)、灭(消灭,灭失)。
此四境界,即四种有为相,总言之则即一个字——变。
故世界的本质就是变幻而莫测。
法:法,梵语dharma,音译达磨、达摩、昙摩、昙无、昙。
法乃大乘佛教认识论之重要范畴。
唯识论认为法即宇宙及万物之自体,法乃轨则宇宙万物之规律。宇宙有自法,法体静谧不动而规范宇宙万物。
故法,指物之自性,宇宙之本体、本质。佛经所言法,区别于色界(现象世界)而有法界(法相世界)。法界,亦即宇宙自然规律所存在之世界也。
法有色法、心法之别。色法即自然法,自然规律之制约。心法,即轨则人心之法,包括认识之标准、规范、伦理道德、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念等。
于色法、心法等一切诸法言之,法系指所有存在之约束规律。法又分为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即有形而有限。无为,即无形而无限。
佛学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世界通过六境及六种认知工具——六识。
六种认知工具,包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之对境亦为五,即:色、声、香、味、触,称为五觉。
统摄此五觉者,乃第六识为“意”,即“心意”,“意识”。意所缘之对境,即规律之世界、本质之世界,法所在之境界,即法界dharma-dha^tu或法处(梵dharma^yatana)。
诸法之自性,称为法性、法体;其自相则称法相。
佛陀之教说,乃宇宙之大法,即佛法,佛法无边。
佛法之所聚集,称为法聚、法蕴、法藏、法集、法宝藏。
佛法之义理,称为法义。
透视诸法性空缘起真理、观察诸法者,称法眼。述说佛法之经论文句,称为法文。
佛法之威力,称为法力。佛之自体,称为法身。佛法为进入涅盘之门户,称为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