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用字版本的问题,和某些字的发音一样,经常被人反复提及。杜牧的《山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这首诗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到底发哪个音,在网络上就争论了很久。而第二句中“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是否为“深”也是众说纷纭。
摘抄中的错误是在哪个时期形成的,现在已经无法可考。只知道“生”、“深”两种写法已经并存了许多年。不过,前不久“人教社”给出了统一的答案,这个字就是“生”。
一、“生”与“深”的不同
关于杜牧这首诗的第二句,该用“生”还是“深”。以及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网上有好几种不同的声音。
第一种,支持用“生”字。他们认为:“白云生处有人家”,是说“在白云升起的地方,有人家”。所以用“生”字会让诗句显得富有动感,而“深”字是表示程度,不具有前者的动感。假如用“深”字,仿佛是说山巅那一团白云一直就停在那儿,图像就变得一动不动了。
第二种,支持用“深”字。因为使用了“深”字可以表现出云层的纵深感,人往云朵的深处走去,就能看到人家,这样整个画面就仿佛带着一点寻仙访道的意境了。
并且在诗的第一句说明了是“远上寒山”,突出了寒山地理位置的遥远,那么第二句就该用“深”来突出寒山的高耸。踩着寒山上的石径,可以一直穿过云层,到达它最深之处的“天宫”。
第三种说法是,要判断这里用“生”还是用“深”。要看作者当时是在山脚底下看山上的云,还是在山上观察云。假如是在山下看,用“生”字就比较合适。因为山上的雾气走近了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山脚远远地看才会有。
从全诗的内容上来看,诗第一句写了“远上寒山”,表明了道路很远,第三句说了“停车”,证明是坐着车去的。于是可以判断作者当时离山上的“白云”比较远,因此当用“生”字。
由此才可以解释:因为距离山顶很远,坐车一会儿还坐不到,所以一直走到傍晚还没有到达。在途中,作者偶然看到了路旁的红枫树,于是就停下车坐着欣赏道边的枫树了。
另外还有一种看法,也是支持用“生”字的。不过这种看法是:白云指的是山上的炊烟。当时有人在生火做饭,“白烟生”的地方,就有人家。所以这里必须用“生”,而不是“深”。
不过,这种说法硬是要把“白云”的意象规定为“炊烟”,未免也太没有诗意了。诗的作用是言志、抒情,同时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山行》中的白云即使不解释成云,也可以解释成各种炊烟、白雾或者瘴气。越是朦胧,可供代表的意象越多,就越好。
对于上述出现的这些争议,人教社最近出面解释说:从杜牧自己的《樊川集》来看,用“生”的地方比较多。近几年的权威点校本都是采用的“生”字,用“深”的大多是他人“转引”的作品,可信度不如前者。因此,现在统一把它改成“生”。
二、我们为什么要抠字眼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宝藏。由于在古代,诗歌是古人最重视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在唐宋时期,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中,诗歌创作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民族的许多宝贵精神财富,都被创作成诗篇流传下来。
但是由于从前的诗篇主要是靠手抄来传承,所以在誊抄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还有一些错误则是后世的大才子们“人为篡改”,后世以讹传讹。
大部分我们熟知的诗篇,都有多个版本。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在一些版本里就是“床前看明光”。王之涣《凉州词》里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在一些版本里就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另外,因为李白《将进酒》敦煌版本的出土,有人怀疑我们现在看到版本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叹修改过的。金圣叹有“腰斩”《水浒传》的“前科”,所以有人感觉这种事他也干得出来。
而且在古代是没有版权意识的,古人随兴之所致,独家搜集整理前人诗篇成册。遇到个别令自己不满意的诗句,想必也有不少和金圣叹的一样的狂生,想改就改了。
这些传诵千百的名诗,将来还要继续流传下去,这就考验我们的文化教育部门的工作者们了。为避免出现更多的“谬种流传”,就必须对诗词的版本多花一些功夫进行厘清,进行正本溯源。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在课堂上得到正确知识的传授,把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代又一代地向下流传。让我们的孩子们在接受唐诗宋词熏陶的同时,从诗词中顺利获得“营养”,反过来加深对本民族的理解与热爱。
既然人教社公开发表声明,说明《山行》中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应该统一用“生”字,是好现象。普通的读者和学生的家长们也应该注意到,无论是自己学习或者是给孩子们选择教材版本的时候,一定要认准国家指定的权威出版社,避免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结语
中国的诗歌发源于《诗》、《骚》,历经千百年的演变与传承,到唐朝到达了一个顶峰,而后诗开始走下坡路,继起的是宋代的词,再到元曲。
明清时期小说兴起后,诗歌其实并没有没落。人们继续在小说创作中,原创或引用前人的诗篇。可惜到了近代白话文运动兴起后,古诗创作基本断了篇。
尽管唐诗、宋词都是用当时的“白话”写成,现代人如果不看注释,也很难读懂。诗词用字的一些“发音”问题,“版本”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现代人。
因此想要继承这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再将它向大众普及,扫除障碍是前提。以现代的常用字读音取代“古音”,现在还存在许多争议。而统一不同版本的诗词的用字,在教材里面已经开始实行。